天天看點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作者:雨花釋出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5月16日下午,一場以“育心賦能 雨潤花開”為主題的雨花區校家社教育促進行動主題活動舉行,在活動中還精心設定了一場以“積極共育 賦能成長”為主題的沙龍。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家庭教育教研員李豔,長沙市委黨校法學副教授、律師伍賢華,以及多所學校書記、校長、教師代表,社群書記、家長代表等家庭教育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主要煩惱和問題産生的原因及對策,并就學業壓力、手機管理、人際交往等熱門話題有針對性地給家長們提供了科學的育兒觀念。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家庭教育專家們現場都說了啥?花花整理了一份文字稿,家長們速速圍觀!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雨花區佳兆國小書記、校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李華英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孩子們有煩惱很正常,這隻是他們人生成長中的一段經曆,我們家長正确引導,不必過度焦慮。當然,對于孩子的煩惱我們也不能視而不見,很多的煩惱,如果我們不去做處理,是很容易演變成問題的,并且越來越嚴重。在校園裡,會有孩子跑到我面前抱怨:“校長媽媽,我媽媽昨天又給我布置了兩張試卷。”“我媽媽周末又給我增加了兩個課外班。”……像這種類型的問題,如果家長不去傾聽孩子的心聲,重視孩子的表達,有可能有的孩子就會産生對抗情緒,一旦這種情緒多了,孩子和家長的關系就會特别緊張,也就會衍生學業壓力相關的心理問題。此外,還有手機管理、人際交往方面引發的問題也是非常普遍的,對孩子成長影響非常大的,特别需要我們學校、家庭、社會的重視和關注。因為這些問題發展到一定程度,孩子産生心理問題的同時很有可能會伴随着生理反應,比如食欲不振、心跳加速、失眠等,這些生理症狀還可能進一步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形成惡性的循環,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孩子就有可能會發生自我傷害的極端行為。

是以,當孩子有煩惱時,我們要去識别它,要看見孩子的問題,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給予孩子支援,必要時候還可以尋求外援,嚴防孩子的煩惱衍變成真正的心理問題。

雨花區砂子塘教育集團黨總支書記、總校長 李臻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共同的心願。我認為,我們不僅要從下遊幫助已經出現了問題的家庭和孩子,更要從上遊歸因,從源頭找到解決問題的治本之策。究其原因,有三個方面值得我們反思:

其一:雖然《家庭教育促進法》已經釋出兩年多了,但部分人對未成年人教育責任仍存在認知偏差,沒有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教育之前必須有養育,養在前,教在後。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注重言傳身教,使得孩子潛移默化地感受生活中的習慣、樸素的情感、日常的交往,還有對生命的敬重。相反,如果孩子缺失家庭教育,父母陪伴孩子的品質不高,孩子很可能出現行為偏差和心理問題。

其二,時代變了,孩子變了,家長的教育行為卻跟不上。現在的孩子聰明活潑,接受能力強,但青春期提早了,也面臨了更多的挑戰,他們渴望被看見、被尊重、被鼓勵。著名家庭教育專家盧勤老師指出,當今家庭環境面臨着五大沖突,家長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過多的幹涉帶來孩子的無奈,過多的指責帶來孩子的無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發展中的生命,家長們應該讀懂孩子,堅持“育人”一定比“育分”更重要。

其三,家庭教育指導存在供需沖突,很多家長都希望得到更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提升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力是新時代家校社協同共育的新要求,我們學校正在大力鼓勵老師們考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證”,培養一批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的生力軍。

最後,希望家長們更加了解和支援學校老師,我們攜手一起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一起積極反思,積極改變,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長郡雨花外國語學校副書記、副校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陳芳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學業壓力是中學生最主要的壓力,是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作為在中學一線工作了很多年的老師,也作為中學生的家長,我對學生面臨的學業壓力感受直接而真切。學業壓力的産生有很多原因,比如課業負擔重、家長期望值過高、學生自我加壓、競争激烈等,于是有孩子找不到學習的快樂;有孩子每天學習到晚上十二點導緻睡眠嚴重不足,還有的孩子非常努力但拿不到理想的成績,于是自我否定,迷惘,甚至emo。

怎麼幫孩子減壓?我覺得家長朋友要做到尊重和接納!

要尊重孩子的差異性。世界是因為不同才豐富,絕不能隻用學習成績這個單一的标準來衡量孩子。家長要看見孩子的閃光點,也許孩子會唱歌,或者體育好,或者動手能力強,或者情商高善于溝通……家長需要找到孩子的優點去鼓勵孩子,尊重他的不同,因為孩子沒有缺點,隻有特點!

要尊重兒童發展規律。成長有過程,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拔苗助長。視訊中孩子煩惱教育訓練班太多,家長困惑孩子不願上教育訓練班或者上了教育訓練班也沒有效果,這種現象真不少見!有的孩子一周都有六七個教育訓練班,幼稚園學國小内容,國小學國中内容,國中學高中内容……請家長想想,這樣提前學習,孩子在課堂上“炒剩飯”時,還會有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嗎?收效甚微的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還要接納孩子的平凡。有人做過統計,世界上95%的人是普通人,4%的人有點小成績,隻有1%的人能做大貢獻。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自己,都要接納自己也許“生而平凡”。“逆天改命”可以成為人向前的信念,但不應該成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現在臨近畢業季,面臨中考、聯考的孩子學業壓力已經很大了,請家長朋友幫孩子減壓,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讓孩子身心愉悅地迎接生命的重要時刻。

最後借用作家梁曉聲在其作品《人世間》裡的一句話:“孩子若是平凡之輩,那就承歡膝下;若是出類拔萃,那就讓其展翅高飛。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從來沒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麼優秀一樣”。

長沙市雨花區雅境中學名班主任工作室首席 肖妹芳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作為一名國中班主任和一名家長,我覺得學習壓力不僅是一種主觀感受,更是一種客觀存在,青春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他們會面臨很多壓力,與其焦慮,不如行動,我現在給大家提供三條政策:

第一,我們家長要做好自己,身教重于言教。

與其我們過度焦慮,還不如把我們的注意點從過度關注孩子身上轉移到做好我們自己身上,我們自己好好工作,積極上進,在生活中修身養性,好好閱讀,孩子耳濡目染受到感染,她自然而然也會朝着理想的方向發展。

第二,我們要注重與青春期孩子的對話溝通。

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才願意聽?我們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心中的真實想法,并且要及時回應。教給大家一個技巧,就是重複孩子的話,如:孩子說他的壓力大。我們可以回應:“是的,最近學習壓力是挺大的。”然後他會噼裡啪啦說他的煩惱,這時我們隻要配合他“嗯”“啊”“哦”“是這樣的”,靜靜聽他說完,孩子說完後心裡會痛快很多,煩惱随之就會減少一半。

然後,再跟孩子溝通,我們可以先描述我們觀察到的事實,“我看到你一直在努力”;然後描述我們的感受,“我感到你在學習方面确實付出了很多”;再說出我們的希望,“我希望我們一起來解決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

最後,和孩子在一起,商讨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遇到學業壓力問題時,我們可以先問孩子,“你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然後肯定她,“你能想到這些方法已經很不錯了,媽媽這裡有幾條緩解學習壓力的經驗,你覺得哪條适合你……”,接着家長可以詢問,“你需要媽媽怎麼幫助你?”家長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幫助,陪伴他一起解決問題。

我們不可回避成長中學業的壓力,但以怎樣的心态來面對是需要我們探索的。期待智慧的父母能成為孩子最堅強的支援者,化學習壓力為動力,助力孩子朝夢想前行。

長沙市委黨校法學副教授、律師 伍賢華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對于手機等電子産品,我們的感情是如此複雜,可謂愛恨交織,既愛不釋手,也恨之入骨。我對手機是愛得少,恨得多,因為我親眼目睹了那麼多的孩子在手機的摧殘下,現在已變得面目全非,有抑郁的,也有自閉的。有一名高中生,就因為沉迷手機與網絡,于是将自己關在出租屋裡不出來,一年多了,他媽媽每天下午五點将飯菜放到門口,讓孩子不要餓死了。那麼,面對如此嚴重的手機沉迷網絡成瘾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

其實,全國從上至下都在考慮這個問題,今年元月1日,一部新的法規實施了,那就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既保護未成年人正當網絡權益,又預防與治理手機等電子産品的沉迷問題。此時此刻,我想對政府說,請加強對平台的監管,讓那些涉恐、涉黃的内容,沒有機會來侵害我們的青少年;其次,我想對學校說,讓孩子們完全與網絡手機隔離開來是不現實的,尤其是AI技術撲面而來的今天,請注重提升青少年學生的網絡素養,同時依法加強對學生手機等電子産品的管理,加強手機沉迷與網絡成瘾的早期識别與幹預;第三,我想對家長說,家庭要承擔起更重要的責任,因為孩子是我們自己的,孩子出問題了,你怪學校也沒有用,怪社會也沒有用。在這裡,我有四點經驗與各位家長分享:

一是從我們自己做起,扮演好示範者角色。要想孩子不沉迷手機,家長就絕對不能沉迷手機。

二是我們要扮演好陪伴者角色,實作對孩子高品質的陪伴。比如說親子閱讀,帶孩子在假期去欣賞祖國大好河山,讓孩子從手機沉迷當中解放出來。請記住,我們不陪伴孩子,手機就會乘虛而入。

三是依法理性面對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有些家長除了打就是罵,嚴重損害孩子身心健康,有時你在公共場合搶孩子手機或打罵孩子,他(她)會和你拼命,甚至做出更極端的舉動。

四是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要有久久為功的理念。不是一次教育或者沒收一次手機就能解決問題的,在這方面我們并無捷徑可走。

行動起來,救救孩子!

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家庭教育教研員 李豔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數字化浪潮下,家長應當如何引導孩子合理手機使用?我有三點建議:不輕易、不沉迷、不武斷。

第一、不輕易給孩子配置智能手機。若配手機,先儀式感簽訂《家庭手機使用公約》。約定需父母自律,父母需要先提高自身素養,要求孩子做到前,自己先做到。約定對孩子做要求,約定手機的用途、使用時長。親子一起約定家庭“無手機時間”。吃飯時不刷手機,建議睡覺時不把手機放入卧室,配置智能手表減少手機依賴。

第二、手機适度斷聯,豐富線下社交。我們可以通過玩伴進行手機斷聯:如長沙有國小多家庭“伴玩團”持續開展周末閑暇教育,海洋館奇妙夜、跟湘菜大師學做菜、春季農村體驗等。這些活動是熱心家長輪流主動組織,為何能持續開展?說明了線下同伴共玩“上瘾”啊!我們還可以通過運動進行手機斷聯:長沙有國小開展了“爸BA”籃球賽、親子跳繩比賽等,學校帶動了家庭的運動熱情。作為父母,要持續培養孩子一項運動興趣,如球類等對抗性運動的興趣,幫他找到運動“上瘾”的感覺!手機是個好工具,但我們不能當工具人。我們可從資訊的接收者變成輸出者。長沙有位爸爸就做得特好。他每天和孩子讨論一則熱點網絡新聞,聽孩子觀點促孩子主動思考,進行價值引領。我們有的家庭也開家庭會議,但常常開成了“秋後算賬會”。其實家庭會議的一環就可以讨論近段時間社交媒體浏覽的内容。

第三、注意識别風險,科學斷聯。有個爸爸苦惱女兒情緒異常,對我說:“她隻玩手機,我已經不知道怎麼和這麼大的女兒聊天了。”聊天本是親子日常,如果是親子信任的缺失,我們可以想方設法修複。但如果是孩子過度依賴手機,家長要特别重視,必要時需專業咨詢和治療。此外,孩子高度興奮玩手機遊戲正上頭時,父母别怒搶手機,甚至砸他的手機,這容易激發孩子的應激反應,此時他的理性腦被關閉了,他可能對你做出出格的事情。

總之,手機使用也是一種習慣培養。他不是青少年能獨自完成的任務,而需要學校引導、社會支援,以及所有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貴在用心,成在堅持。

雨花區楓樹山教育集團黨總支書記、總校長 張洪波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近段,學校發生了兩起因學生打鬧而引發家長沖突的事件,是以,人際交往這個話題我想來聊聊。

各位,我們大家都是人。人是群體性的動物,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群體而獨自存在。尤其是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脫離群體就意味着将被社會無情地抛棄。

我們的孩子同樣需要在群體中交往。有交往就難免有肢體上和語言上的接觸。是以,孩子們之間的撩撩打打,推搡拉扯、甚至是踢打,都屬于孩子之間的一種交往互動,尤其是男孩子。隻要對方不是惡意,不是多次,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我們就不要過度關注,可以讓孩子自行解決,也可以交由老師幫忙處理。我們也不要輕易将某些孩子的行為定性為學生欺淩,更加不要是以讓家長和家長之間惡語相向,甚至拳腳相加。我們有的孩子人際交往本來就有困擾,這些困擾如果得不到妥善地處理,他們會焦慮、會抑郁,會影響學業成績,甚至身心健康。家長們粗暴地介入,會讓本來人際交往經驗就不豐富的孩子更加無所适從、不知所措。

當然,孩子的人際交往也包括了孩子與父母,孩子與老師等成人之間的交往,我們成人可以更多地對孩子進行示範和指導。幫助建立孩子交往自信心,學會合作分享,學會情緒管理,為他們創造社交機會,教他們一些溝通技巧,那孩子就一定能夠很好地融入同伴,融入集體,融入社會。

孩子身邊有很多同伴,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孩子們會覺得自己幸福且有力量,今後走上工作崗位更加容易成功,即使遇到挫折,悲觀失望的時候也不會輕易走上絕路。

雨花區黎托街道東瀾灣社群書記、主任 秦文林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我們知道,現在很多孩子在家不開心,但一走出家門就開心了。我在想,這是為什麼呢?在我們社群,我們特意為小朋友們打造了一個300平方米的情緒直通車沉浸式體驗中心,來到這裡的小朋友如果不開心時,可以在裡面盡情發洩釋放,嚴重的話我們還有專業心理老師跟進心理治療;如果小朋友有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擾,我們有專業的社工和心理老師為他們答疑解惑,疏解情緒;如果小朋友覺得親子溝通不暢,我們也會定期邀請家庭教育專家開展講座,寒暑假還有各色各樣的親子活動。

而之是以我們社群可以為小朋友提供這麼多服務,是因為我們社群充分發揮了作為資源平台的作用,一方面我們社群和長沙市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戰略合作,在社群建立實踐基地,各系的老師和學生都來社群支援服務;另一方面我們社群還整合了轄區内48家企事業機關資源,共同為小朋友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是以在這裡,我也呼籲各位家長帶着小朋友走出家庭,走出學校,走進社群,體驗一個除家庭和學校外,能夠傾聽、宣洩、釋放、治療的第三空間,謝謝大家。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來源丨區融媒體中心記者李蕾 區教育局

責編丨顔開 編輯丨符雅梅

值班副總編輯丨李蕾

總編輯丨熊其雨

- END -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點分享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點收藏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雨花家長速圍觀!如何科學育兒,聽家庭教育專家怎麼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