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利企便民的“泉”心全意

作者:愛濟南新聞用戶端
利企便民的“泉”心全意

  政務服務作為行政主體所做出的一種行政行為,既與企業、群衆的生活密切相關,也是行政能力的一種直覺展現。今年1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印發,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

  對于一座城市而言,如何提升政務服務水準也是一道必答題。不久前,《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紮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進一步深化“在泉城·全辦成”改革的實施意見》聚焦企業和群衆辦事服務中的突出問題,從使用者角度出發,将“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便民利企,不斷提升企業、群衆辦事滿意度和獲得感。其中的“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正是換位思考、将心比心的使用者思維。

利企便民的“泉”心全意

  民呼我應,站在群衆角度把事辦好。快速便捷地辦理業務是群衆所需。線上下,政務服務大廳是服務企業群衆的前沿陣地。圍繞“知心、匠心、初心、愛心和挂心”的“五心服務”,津南不斷優化大廳功能布局,為企業群衆打造 “休閑空間”,推進政務大廳向政務綜合體轉變。今年6月底前,除必須保留的專業分廳外,其餘各專業分廳事項納入同級政務服務大廳運作,實作政務服務事項線下“一門辦理”,建成線上線下高度融合、友善快捷、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與此同時,“泉幫辦”線下幫辦隊伍還将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提供進出大廳的全流程幫辦服務。“一門辦理”讓群衆少跑腿,“泉幫辦”則針對特殊群體做出暖心之舉。繼續傾聽民意,業務更新才能走到群衆心坎裡。

  營商環境,以企業的眼光提質增效。對于企業而言,一座城市政務服務的水準與本地營商環境的好壞直接“挂鈎”。濟南完善“泉惠企”企業服務綜合智慧平台功能,持續推動惠企政策集中釋出、集中解讀、集中推送、集中兌現。對“泉惠企”等平台收集的企業訴求均實行“2110”快速辦理機制,即承辦機關對企業訴求2小時響應,1個工作日回報初步辦理意見,10個工作日内解決問題或服務确認,進而推動解決企業難點、堵點問題,確定企業訴求“事事有着落”。探索實施企業“定制套餐”服務模式、持續拓展“跨域通辦”服務事項、對拟遷入濟南重點企業開通“綠色通道”等舉措也将優化營商環境的腳步踏到實處。以企業的眼光觀察打磨服務細節,投資興業的沃土也就更加厚實。

利企便民的“泉”心全意

  數字賦能,省心省事才是智慧精準。在如今的數字化浪潮下,數字賦能讓很多工作事半功倍。濟南正在推動更多政務服務業務“上網”,讓群衆、企業可以足不出戶,線上上完成業務辦理。去年,濟南上線了全國首個數字化“政務服務沉浸式體驗館”,以模拟體驗的參與度、滿意度帶動政務服務的知曉度、便利度;打造全國首個政務服務“雲大廳”,實作309項高頻事項智慧受理、線上幫辦;拓展智慧審批,建設資質11類142條辦理項全部實作“24小時自動受理”。如今,數字賦能還将進一步“加碼”。針對線上業務分散的“痛點”,濟南持續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加大市政務服務平台統建統管和系統整合力度,完善全市各級網上政務服務站點功能,提升搜尋精準度。全面整合各級各部門政務服務事項辦事入口,加快推動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友善企業、群衆“進一張網,辦所有事”。政務服務“雲大廳”功能也将研發上線掌上端入口,優化企業、群衆“雲端”辦事體驗感。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讓大家辦理業務省時省事省心,這樣的數字化才是真正實作“賦能”。

  “民之所憂,我必思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以使用者思維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第一時間以真招實招回應期待,城市的政務服務就能做到效率和效果兼得,讓群衆和企業安心又舒心。(濟南日報 記者: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