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有遭遇過才懂:不管多有錢,都不要買這3類汽車,都是教訓!

作者:烏鴉君的急救職場

在生活裡,買車是一件讓人興奮又頭疼的大事:

畢竟,選對了車,它能成為你生活中的好夥伴;但要是選錯了,那簡直就是自讨苦吃。

這不是開玩笑,最近幾年裡,不少人得到過這樣的教訓,他們表示:不管多有錢,都不要買這“三類汽車”,都是花錢找罪受!

這并不是因為它們價格昂貴,而是因為背後的很多坑,真的填不平。

隻有遭遇過才懂:不管多有錢,都不要買這3類汽車,都是教訓!

第一個就是,不容置疑、無法維權的汽車

說白了就是,你買其他品牌的汽車,但凡出了問題,該維權維權,該投訴就投訴,基本沒什麼問題。

但有一類汽車,你要是出了意外,網友不僅不站在你這邊,還全網聲讨你。

要麼就是說你不會用,這麼好的車浪費了;要麼就是強調版本不對,誰讓你買低配的;或者強調不是車企的問題,其他汽車更糟糕…

總而言之就是——車,絕不會有問題,有問題的一定是車主。

這類汽車的粉絲群體,顯得比“軍國主義”還狂熱,根本沒有道理可講,甚至出車禍了,他們還要批評家屬特别不懂事,給車企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就這樣的車,買來幹嘛呢?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隻有遭遇過才懂:不管多有錢,都不要買這3類汽車,都是教訓!

更離譜是,要是你找電視台曝光,不僅沒解決問題。車企還會利用強大的影響力,找到你的直屬上司,直接表示:“有人找過來,給個面子算了。”

什麼個人隐私,公正在這樣的品牌面前,基本不值一提。

與其說這是一個企業,倒不如說是宗教,因為隻有宗教才會高高在上、永遠正确、不容置疑。

宗教的什麼都是好的,即便用較差的材料都能化腐朽為神奇,能吊打同行和友商,能讓材料學、實體學、科學都不複成立——幾十萬的車,比幾百萬的都還牛逼。

隻有遭遇過才懂:不管多有錢,都不要買這3類汽車,都是教訓!

第二個就是,銷量極差的汽車。

什麼叫銷量極差?說白了就是,感覺汽車還行,但每個月還賣不到500輛。

這樣的車,或許折扣很低,優惠很大,但我勸你,最好别買——因為背後的風險可不是一點點大。

畢竟,銷量都到這個程度了,還能支援正常的維保嗎?或許很難!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一個朋友費盡口舌,以7折的價格入手了一輛車,看上去占了大便宜,但結果卻很凄慘。

僅僅過去不到3個月,當地唯一一個門店就倒閉了,每次維保都要跑省城。

隻有遭遇過才懂:不管多有錢,都不要買這3類汽車,都是教訓!

僅僅是這個問題也就算了,畢竟頻次不高,難受的還在于,因為它銷量不行,配件也比較少。

有次事故,居然折騰了一個月,才拿到配件,簡直是折磨人。

不過相較于某些車主來講,這還算幸運的,畢竟,他們的問題還能解決,隻是效率低點而已。

某些車主則是品牌直接倒閉了,一系列問題,都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這還真不是開玩笑,前段時間我就坐過一輛威馬汽車,車機全黑了,大部分功能都成了擺設。

是以,不管有多麼便宜,優惠力度多大,買車還是要慎重,别買銷量極差的汽車。

隻有遭遇過才懂:不管多有錢,都不要買這3類汽車,都是教訓!

第三個就是, 油改電的汽車

所謂油改電,是指在傳統燃油車的基礎上,改造開發的電動車。

乍一看,似乎沒什麼問題,好像隻是換了個殼子,但實質上卻并不是。

首先,油改電的汽車,在設計機構上不合理。

畢竟,傳油車的底盤結構、重量配置設定和空間布局,與電動車需求有巨大差異。

電池組的布置,就能說明問題:

因為燃油車的底盤,通常沒有為大型電池組,預留足夠的空間,這往往會導緻電池布置不合理,影響車輛的重心和平衡。

說白了就是這樣的車,最多也就300公裡的純電續航,操控還一般——勉強做個增程倒是可以,純電就别想了。

隻有遭遇過才懂:不管多有錢,都不要買這3類汽車,都是教訓!

其次,在電氣系統和控制系統上,存在相容性問題。

畢竟,油車主要考慮的是發動機、變速箱、傳動裝置這些部件的存放,沒有很多電氣化的設計。

但電車就不相同了,變成了電池、電控和電機,還加入了很多電氣線路。

直接采用油改電的方式,可能會電路過載、電池管理系統不完善等問題。

這可能帶來短路、過熱等安全風險。

最後,就是安全隐患大。

由于結構限制,很多部件的放置并不合理,一旦發生嚴重事故,電池容易被擠壓,引發起火或爆炸。

盡管這種布局在結構上,已經被工程師盡力優化,但仍然不能完全避免風險。

隻有遭遇過才懂:不管多有錢,都不要買這3類汽車,都是教訓!

總的來說就是,不是對這“3類汽車”有偏見,而是在實際的使用中,确實存在隐患和風險。

作為普通人而已,最好還是遠離這些車型,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