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渝綜合交通運輸标準體系釋出!官方解讀來了!

作者:第1眼新聞

第1眼-重慶廣電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綜合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标準體系》

于5月17日釋出

該标準體系有何特别之處?

對推動兩地經濟社會發展有何意義?

當日,交通運輸部舉行專題新聞釋出會

就此進行了解讀

成渝綜合交通運輸标準體系釋出!官方解讀來了!

新聞釋出會現場 闫隆頔 攝

着眼提升“雙圈”

交通基礎設施聯通水準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共同構成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四極”。交通運輸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明确了成渝地區交通一體化發展的主攻方向。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準,前提就是要加強各類交通網絡基礎設施标準跨區域銜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表示。

成渝綜合交通運輸标準體系釋出!官方解讀來了!

動車列車(資料圖) 鄒樂 攝

提出建構“1+3+N”

區域标準化協同體系

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實施以來,川渝兩地交通運輸部門以标準為引領,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運作管理協同關聯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兩地交通基礎設施實作“連點成線、連線成網”,成渝“雙核”間基本實作1小時通達。

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步入第五個年頭,區域合作進入聚力推進、深度融合的新階段。

作為面向區域協調發展的标準頂層設計,标準體系提出,要建構“1+3+N”區域标準化協同體系,即建立1套部省關聯、區域協同的高效能标準化工作機制,聚焦基礎設施、運輸服務、協同管理3個方面高品質交通标準需求,加快制定N項特色鮮明、科學适用的高水準标準。

成渝綜合交通運輸标準體系釋出!官方解讀來了!

位于重慶市銅梁區的成渝中線高鐵玄天湖大橋建設現場。(資料圖)圖:新華社

體系建設兩步走

2027年完成第一階段目标

市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标準體系聚焦五方面重點工作,即以标準提高綜合交通網建設品質、提升出行服務品質、促進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打造協同治理樣闆、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突出了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運輸服務一體銜接、運作管理協同關聯三方面的需求。

50項重點标準主要包括兩地要聯合立項、共同制定、協同釋出的區域性地方标準28項;鼓勵先行先試、強化實施應用的國家标準和行業标準22項。

據介紹,标準體系建設分兩步走:

第一階段,到2027年,基本建立起推動成渝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的标準體系;

第二階段,到2035年,通過持續完善和優化,進一步建構起更加系統全面、先進适用、開放相容的标準體系。

釋出會問答精選

中國日報記者:推動交通一體化發展是重慶、四川兩地交通強國試點的共性任務。按照國家區域标準化建設要求,兩地具備哪些良好的标準化合作基礎?在推動落實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方面有哪些助力?

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郝祎介紹,圍繞成渝地區交通一體化發展,我們與四川攜手,積極推動交通運輸領域區域标準化先行先試,具備良好的标準化合作基礎:

①戰略定向提供了政策基礎

重慶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總抓手,與四川開展了大量緊密合作,為兩地交通領域标準化發展築牢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②機制創新提供了協同基礎

兩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成立了交通互聯互通專項工作組,簽訂交通建設、運輸服務等“1+8”架構合作協定,将标準協同作為推進交通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内容,并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五年行動方案(2023—2027年)》中明确區域标準化建設任務。

③标準供給提供了實踐基礎

以成渝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更新為突破口,整合兩地交通運輸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優勢資源,共同制定釋出了一批區域性地方标準,交通行業釋出數量居成渝地區首位。

兩地以标準為引領,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落地實施了一系列智慧、綠色重大項目,在運作管理協同關聯方面開展了重點工作試點示範,積極助力成渝交通一體化走深走實,有力推動了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①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陸上,成渝中線高鐵、成渝高速擴容改造加快推進,在建和已建川渝間省際高速公路通道21條;水上,萬州新田港二期工程、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建設全面提速,兩地交通基礎設施“連點成線、連線成網”。

②出行服務便捷高效

重慶中心城區與成都都市圈城市軌道交通、地面公交實作了“一卡通”“一碼通”,兩地300多個汽車客運站、1123條線路實作聯網售票。

③協同治理精準精細

“川渝通辦”實作線下“異地可辦”、線上“全程網辦”,“跨省通辦”從“能辦”向“好辦”轉變。老百姓對交通運輸發展的期盼一步步成為現實,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下一步,将以《成渝綜合交通标準體系》為引領,進一步深化兩地标準化協作機制,強化創新成果标準轉化,一體推動标準實施應用,為成渝交通一體化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标準動能。

中國交通報記者:“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是人民群衆對交通運輸發展最大的期盼。請問《成渝綜合交通标準體系》建設,在服務社會民生方面有哪些重點考慮?

郝祎介紹,讓成渝地區群眾出行從“走得了”向“走得好”邁進是我們的重要使命。在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的基礎上,今年将進一步思考服務的“軟聯通”,把标準協同提升運輸服務效率和品質作為落實《成渝綜合交通标準體系》的首要任務。

①以标準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品質

重慶、四川兩地高速公路營運的服務區有258對,停車區74對,每年服務駕乘人員超5.3億人次,通過統一兩地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設施配置、标志辨別等标準,滿足兩地交通運輸服務均衡、同頻發展的需求,增強“一家人”的認同感。

同時,強化服務區資訊釋出和引導服務,改善高峰時段出行群衆停車難、充電難、就餐難、如廁難等問題,進一步提升區域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品質。

②以标準提升省際公交營運服務能力

目前,重慶11個區縣與四川6個市之間已經開行城際公交線路22條,日均班次550班,日均客流1.1萬人次,周邊群衆跨省出行便捷度顯著提升。

例如,重慶市雙江鎮到四川省磨溪鎮距離僅10餘公裡,原來出行需要多次輾轉換乘,川渝1路開通後實作了兩鎮公交直達,群衆在家門口擡腳就能坐上跨省公交。下一步,将加快營運服務标準研究,提升線路覆寫、優化站點設定、加密發車班次、加強資訊服務、豐富支付模式,讓群衆真切感受到車站離得近、車輛來得快、出行更便捷。

③以标準提升涉企服務協同有序水準

随着川渝一體化發展,省際客運包車業務爆發式增長,僅2023年,川渝兩地包車承接業務就超過47萬趟次,包車客運标志牌的辦理量也随之大幅上升。

為此,我們加快省際包車客運電子标志牌規範标準制定,推動實作運輸企業線上申請、即辦即用,極大簡化稽核查驗流程,降低道路客運經營者負擔,提升車輛排程效率。同時,我們還将通過協同區域執法标準、強化執法資訊共享等措施,進一步淨化兩地運輸市場,有效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保障群衆出行安全。

來源:重慶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