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31.4億公裡外,飛船傳回的照片,科學家:人類絕不是唯一的生命

作者:小嘉說科普

第一個生活在空間站内的宇航員,彭德爾頓(Gus Grissom)說:“永遠不要往外看,如果你的頭還在你的身體上的話。”

為什麼?這樣做是對的嗎?人們永遠無法逃脫太陽系的束縛,而相對于整個宇宙,太陽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是以果不其然,旅行者一号在231.4億公裡确定自己的荊棘。

231.4億公裡外,飛船傳回的照片,科學家:人類絕不是唯一的生命

NASA / JPL站在長期自動運作的旅行者一号的肩膀上,它将人類通過太陽系的照片帶到這個世界上從未見過的地方。1977年9月5日,旅行者一号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第41發射台(LC-41)發射升空,使他成為科技史上最遠的一個。

在繁星閃耀的夜空下,哪個是他的家鄉地球?它就像一個飄移的塵埃,迫使人們重新思考人類在整個宇宙中的位置。曾經有人說,旅行者一号是宇宙中的馳騁者,宇宙中的孤獨漂流者。而一旦它穿過水晶宮,和人類徹底地告别,恐怕這一切美好都将成為未完成的最後旅程。

NASA / JPL旅行者一号的精準導航,隻能用時間的齒輪推動。那些碎石隻是時間腳下的壓痕。太陽系隻是時間長河中的無名小卒,而科學家也明白這一點,是以他們非常珍惜旅行者一号到達任何一個過程的資料。在千裡之外傳來的圖檔中,最讓人震撼的是拍攝軌道上的地球照片。

231.4億公裡外,飛船傳回的照片,科學家:人類絕不是唯一的生命

宏偉的銀河系中隻有一個地球,而唯一的地球也如同太陽系一樣渺小不堪,直徑2光年的太陽系對比930億光年的觀測宇宙,再如銀河系也如一沙粒般渺小。更何況銀河系中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是以,想要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尋找另一個地球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生命的來源。

即使在如此微小的太陽系中,類似地球這樣生命的搖籃也非常珍貴。它提供了令人驚歎的條件,如液态水、氧和溫度。在這樣良好的環境下,生命終于誕生了。但是,這并不意味着在太陽系外的地方也會誕生生命。

231.4億公裡外,飛船傳回的照片,科學家:人類絕不是唯一的生命

宇宙中的條件繁多複雜,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生命的誕生。是以,科學家的任務就是尋找到一個既有适合生命誕生的條件,又能适宜生命繁衍的地方。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改進衛星和望遠鏡,已經找到了很多類地系行星。

類地行星就像地球的孿生姐妹,他們的環境、位置和大小都很相似。例如,開普勒452b就是受到廣泛關注的一顆類地系行星之一。這顆行星位于離地球1402光年的位置,她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但是品質是地球的5倍,一年有385天。

離她最近的恒星也适合宜居,是以科學家們認為她的表面可能存在很多分子品質很大的物質,這就意味着她的環境相當溫暖,适合植物的生長。有點令人吃驚的是,科學家還發現其他與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系行星,它們有着适合人類居住的環境,甚至行星的地貌都和地球一模一樣,讓人不由得想起《銀河系漫遊指南》中的土星。

231.4億公裡外,飛船傳回的照片,科學家:人類絕不是唯一的生命

這一切都表明,生命的奇迹非常可能并不隻出現在地球上,隻要有适合生命誕生和繁殖的條件,生命就會如火如荼地生長。但是,在神奇的生命誕生過程中,要适應這一切的漫長過程,是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必定還有其他的生命存在,而不隻是人類這一個物種。

筆者認為。無論科學家們在宇宙中尋找到多少相似的地球,也不要忘記,地球隻有一個。隻有珍惜它,人類才有更好的生存空間。而生命誕生于宇宙,又是一驚人的奇迹。

在這無邊無際的星空中,人類可能不是唯一的生物。隻有不斷探索,才能讓這一切變為現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