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紙堆:追溯平台

整理文檔的時候看到多年以前我寫的一個資訊追溯平台的舊方案,其中關于未來的設想,我寫了以下一些内容(有删節):

社會化的追溯體系:社會化的生産、銷售模式 vs 手工作坊式的防僞追溯,現有追溯模式和系統都是針對一家核心企業,開展全流程的追溯。工作難度大,而且增加其他配合企業的工作。如果一家企業配合多家企業進行追溯,則需要使用多個系統,更是困難。應建立與社會化生産的社會化的防僞追溯模式/體系。在統一的規範下,按照“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模式,共建追溯體系、共享追溯資訊。可以打通支付平台,按資訊付費,提高參與方的積極性。

自适應的追溯體系:為了實作社會化的産品追溯,未來的追溯體系必須是自适應,自組合的。這就需要一個統一的管理體系,提供:商家認證,資訊認證,資料路由,支付管理等服務。

标準化的追溯體系:為了實作社會化的、自适應的追溯體系,必須建立标準。所有的追溯資訊按照一定的規範流轉。标準體系包括,編碼體系,認證體系,資訊接口等。很多技術層面的标準,其實在物聯網發展的過程中已經都建立起來了,關鍵是如何把它們關聯起來。

當時我覺得這幾點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而且當時我認為未來會出現一個核心化的大平台,同時我也覺得這個平台很難建設。但是現在過了幾年之後,我再看這個方案,發現随着技術的進步,當時的很多問題都已經解決了。完全可以用api經濟、物聯網技術、區塊鍊技術、雲計算,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相對簡單的來解決當年的問題。技術的發展和力量真的是無窮無盡的,技術人員不能不學習啊,否則真的要被淘汰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