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慈禧和光緒皇帝西逃時帶了多少人,路上都吃什麼?下面我們詳細來說一說。

作者:天氣白雲mL

1900年慈禧西逃,具體時間是陰曆的7月21日的早晨,走的是相當匆忙,早飯沒有吃,衣服、吃喝什麼的都沒帶,隻包了一點散碎銀子,帶走的人隻有光緒、隆裕、瑾妃、三格格、四格格、大阿哥、溥倫、以及李蓮英、崔玉貴及随身宮女。

慈禧出逃後,一開始是非常慘的,和逃荒要飯的沒啥差別,要吃的沒吃的,要穿的沒穿的。唯一的差別就是隊伍大一些,人多一些。從懷來縣吳永開始接駕後,才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到山西後又恢複了太後老佛爺的派頭。可謂是從地獄到天堂的經曆。

1900年陰曆的7月20日晚上,八國聯軍已經打進了北京城,子彈在天空是嗖嗖的飛。北京城裡有頭有臉的大官商人都已經逃出城去了,隻有一個人還蒙在鼓裡,這個人就是慈禧。

不過,慈禧這一夜也沒有睡好,早上4點就起床了。走,還是不走,這個問題困擾着慈禧。雖然慈禧已經知道,義和團是靠不住了,但是她始終不相信洋人能打進紫禁城來。是以,雖然有人早就建議她出去避一避,但她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要知道,當年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城的時候,慈禧是力勸她老公鹹豐留在北京坐鎮指揮。40年後,當年的噩夢重演,隻是這次主角是她自己。是以,她不願意走。

天亮的時候,軍機上值班的宗室大臣載瀾慌忙跑進來,向慈禧彙報,說洋人已經打進紫禁城了,讓慈禧趕快走。

慈禧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她讓所有人在外面候着,自己一個人在屋裡轉來轉去。在做激烈的思想鬥争。

準備吃早飯的時候,一顆流彈落在了樂壽堂西偏殿的房頂上,一聲巨響,吓壞了在場的所有人,那裡面的人,宮女的宮女,太監的太監,那一個經過這個陣仗,全都吓傻了。李蓮英大喊:‘老佛爺快起駕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慈禧這才決定走,連忙叫人去通知光緒和隆裕等人。李蓮英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一身漢人的行頭,給慈禧換上了,一番打扮之後,慈禧就從老佛爺變成了漢人老婆婆。

說話間,光緒等人也來了。光緒還迷糊着呢,還是穿着黃袍馬褂,帶瓜皮帽。慈禧急了,讓人趕緊給光緒換衣服。一會兒工夫,光緒就變成了一個跑堂小夥計的模樣。

神武門外,載漪給慈禧找來了三輛馬車,慈禧和宮女娟子一個車,大阿哥在前面駕車,光緒一輛車,溥倫在前面駕車,隆裕、瑾妃、三格格、四格格、元大奶奶和其他宮女擠最後一輛車上。

這裡介紹一下這支逃難隊伍裡一些人物,因為知名度不大的關系,吃瓜群衆們可能不太熟悉,不知道為什麼要帶着這些群衆演員。其實,這些人都是慈禧身邊的親人。

先說大阿哥,名字叫溥儁,是端王載漪的兒子,一個典型的纨绔子弟,一輩子的愛好就是玩兒,比于謙差點,至少于謙還會說相聲。戊戌政變之後,慈禧打算廢掉光緒,于是就立了一個大阿哥,相當于儲君、太子的地位,就等着接班呢,可惜,朝廷内外一緻反對,慈禧也不好動手,就讓讓他先當着大阿哥。是以,地位在那裡放着呢,是必須要帶走的。

再說說三格格、四格格、元大奶奶。三格格、四格格是慶親王奕劻的兩個女兒,深的慈禧的喜愛,平時經常被慈禧叫進宮裡陪她說話、遊玩,慈禧把她倆當閨女看,是以必須要帶走。元大奶奶其實不是奶奶,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她是慈禧的弟弟的兒媳婦,但是命不好,她還沒過門,老公就翹辮子了,但是按照以前的規矩,定了親就算是婆家人了,是以也不能改嫁,沒啥智商,平時就知道吃。在慈禧眼裡,地位比三、四格格低一點。

好了,主角、配角、群演都到了,好戲就要開始了。

慈禧一行3輛馬車出了神武門,直奔城北的德勝門。這個時候的德勝門早就水洩不通了,全北京城的人都在往外逃,慈禧他們根本擠不到跟前。後來軍機大臣趙舒翹過來了,去城門口說了幾句話,慈禧等人才順利通過德勝門。

說一個這個趙舒翹,當時是軍機大臣兼刑部尚書,對慈禧是忠心耿耿。他是支援義和團鬧事的,是以後來被洋人列為戰犯,慈禧下旨讓他自殺,結果這老東西命硬,喝農藥不死,上吊不死,後來被人悶死了。

慈禧出了德勝門後,直奔頤和園而去。到了頤和園剛歇歇腳,端王、慶親王、肅王、載瀾等王爺們都随後趕到了,慈禧臨時開了一個會,會議的主題就是“快點走”。怎麼走,慈禧還是很冷靜的。

慈禧吩咐,由崔玉貴帶一個人打前站,慈禧、光緒等人走第二批,端王、慶親王等王爺們帶領頤和園的一隊親兵走在最後面護駕。為什麼讓兵馬走在後面呢,慈禧考慮的還是怕洋人追上來。

中午的時候,慈禧等人走到了一個叫“溫泉“的地方。天氣太熱,慈禧等人已是口幹舌燥,宮女榮兒找到一個大戶人家,給了二兩銀子,用大戶人家的廁所友善了一次。就着井口,打了幾瓢涼水,慈禧也就就着瓢喝了幾大口。

慈禧手裡到是有銀子,但是卻沒有東西給她吃,沒辦法,因為戰亂,北京郊區的老百姓也都跑光了。後來還是車夫說地裡有豆角和玉米,于是慈禧出大價錢包下一塊地,宮女太監們去地裡采了豆角玉米,用清水煮了吃了。這是慈禧出逃後的第一頓午飯。

太陽落山的時候,慈禧等人走到了西貫市,現在昌平一帶。這個村是回民村,是以沒有人肯接待這一大群“難民”。後來,李蓮英在村頭發現了一個破敗的清真寺廟。

隻有三間土房,沒有門,沒有窗,一個破炕,沒有任何被褥。宮女榮子從騾子車上拿來了一個給騾子飲水的大盆,給慈禧打了一盆水,洗漱了一下。李蓮英弄了一壺涼茶過來。崔玉貴找來了一盆小豆粥,慈禧、光緒等人一人吃了一小碗的豆粥。這是慈禧出逃後吃的第一頓晚飯。

吃完飯後,跟在屁股後面的王爺們都陸續趕來了,不過,他們沒有地方睡覺,都在各自的馬車上迷糊了一晚上。

天亮了以後,村民們才知道是慈禧老佛爺來了,有個李姓的镖師趕緊給慈禧找了兩乘騾轎,還給慈禧派了一個向導。後來李姓镖師被慈禧封為新疆伊犁縣令,那個向導被封為“引路侯”。

7月22日,慈禧一行出了居庸關,來到延慶州,可惜這個州官是個膽小鬼,不敢來見慈禧,因為兵荒馬亂的,他什麼也給慈禧準備不出來,隻是貢獻出來了兩頂轎子。

7月23日,慈禧一行到達榆林堡鎮,這裡屬于懷來縣管轄,離懷來縣城還有30裡路。這裡是一個重要的地方,也是慈禧逃難的一個重要分水嶺。有兩個标志性事件。

第一,懷來縣令吳永親自跑30裡路來榆林堡鎮接駕了,這是慈禧出逃後,第一次有地方官接駕,以後,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有人接駕了,從此擺脫了缺吃少穿的日子。

第二,甘肅藩司岑春煊帶了2000兵馬趕來護駕了。這讓慈禧感動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此後岑春煊也是官運亨通,慈禧剛到西安就任命岑春煊為陝西巡撫,直接為慈禧服務。

當天在懷來縣過夜,懷來縣令吳永回家把他媳婦的衣服都找出來,給慈禧送了過去,慈禧才得以換了一身衣服。本來吳永是給慈禧準備了一桌上好的酒菜,可惜啊,被散兵們給搶了,吳永拼死才保住一鍋大炖菜。慈禧想吃雞蛋,吳永翻箱倒櫃最後找到了5個雞蛋,給慈禧煮了吃了。

慈禧見吳永辦事很有章法,就決定帶着吳永一起走,還給吳永官升一級,讓吳永當慈禧的前路糧台。對了,這個吳永是曾國藩的孫女女婿。為人耿直,是個清官,慈禧非常喜歡他,但是慈禧知道,他的耿直性格不适合在朝為官,後來給他外放到地方上了。民國以後,吳永寫了一本書《庚子西狩叢談》,詳細記錄了這段曆史。

從懷來出發後,慈禧的隊伍就龐大了,馬車幾十輛,2000兵馬護駕,簡直就是浩浩蕩蕩的出遊隊伍。每到一個地方,都有地方官接待,北京方面,慈禧已經派慶親王奕劻回去和談。

是以,從懷來開始,慈禧的心情就開始好起來了,沿途經過山西,小住幾日後,慈禧感覺還是不安全,決定繼續跑,又跑到陝西西安才算落腳,在西安住了一年多,直到《辛醜條約》簽訂以後,才回到北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