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郝聯峰:掌握大資料需要讀懂三個關鍵詞 四個核心

郝聯峰:掌握大資料需要讀懂三個關鍵詞 四個核心

10月26日,由中華保險研究所和華研資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研究所長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大資料的應用與變現”。論壇主持人、中華保險研究所總經理郝聯峰表示,掌握大資料,要讀懂三個關鍵詞:第一,大資料是什麼?第二,大資料為什麼重要?第三,大資料如何變現?同時,他認為,資料分析能力,規模經濟、使用者資料和創新能力是大資料的四個核心。

掌握大資料需要讀懂三個關鍵詞

郝聯峰說,大資料的第一個關鍵詞是“大資料是什麼?”很多人經常用“海量”、“動态”來描述大資料,其實大資料的核心價值是管道,誰掌握了大資料,誰就掌握了管道。以後做任何生意,都要使用大資料,“不然你是接觸不到消費者的”,以前的傳統管道是商場,但是現在像連鎖超市這樣的模式越來越萎縮,新管道bat、今日頭條等等的市場佔有率越來越大,這些都是新湧現的管道,實際上它們的本質上都是大資料,“有了資料,就控制了管道,而管道為王”。

第二個關鍵詞“大資料為什麼重要?”郝聯峰說,“因為它是高科技的基礎,現在科技創新最活躍的地方,最尖端的領域,都是以大資料為基礎的,如人工智能、雲計算、vr、ar等等,它們的基礎都是大資料,絕大部分最頂尖、最活躍的科技創新都是以大資料為基礎的,未來國家間的頂層競争,很大程度是大資料的競争,是以政府才這麼重視大資料。”

第三個關鍵詞“大資料如何變現?”他認為,現在工農商學兵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基礎設施都要用到大資料,就像都要用電一樣,大資料逐漸成為一個基礎設施,它既基礎又尖端。如果真掌握了大資料,變現也非常容易。“就比如你掌握了管道,很多人想投廣告,賣東西,都得需要經過你的管道。大資料變現不是特别難,難點在于怎麼把使用者吸引過來,并且把使用者黏住。使用者本身就是資料,你擁有資料,也就有了管道。資料為王、管道為王,可以通過vip業務、衍生業務等千千萬萬種方式變現,變現本身并不難”。

大資料有四個核心 使用者資料最值錢

大資料的核心是什麼?郝聯峰認為,一是大資料涉及到資料的來源、存儲、分析、應用等環節,其中核心是大資料的分析能力。 “其實資料來源還不是最關鍵的,現在資料太多,資料泛濫,如何利用資料,怎樣分析,可能是一個最核心的環節”。

大資料的第二個核心是規模經濟。大資料和其他行業不一樣,有的行業有規模經濟,有的行業沒有規模經濟,但是大資料這個行業是典型的規模經濟行業,規模越大越厲害。比如在大資料領域,搞垂直營運(如垂直搜尋、垂直電商等)的不如搞綜合的。“搞垂直營運,可能在某一個階段有優勢,但通常最後都不行了。”

郝聯峰表示,各行各業搞垂直營運的,可能一開始具有資源優勢。“比如你搞一個醫療行業的垂直搜尋,因為有很多醫療行業的專家資源,但是可能集中搞個三五年,最後還是不行,因為你比不過綜合營運的。老百姓用着不友善,他不可能搜尋一個醫療資訊,到你這裡搜尋,搜尋其他的,再到其他地方搜尋,也記不住那麼多網址。這個行業就是規模經濟,最終就是綜合的厲害。”

大資料的第三個核心是使用者。大資料公司裡面,使用者多的,使用者粘性高的,公司就值錢。郝聯峰說,“比如你有很多金融資料,或者有很多醫療資料,但是如果沒有使用者資料,那麼很難成為一個超級大公司。必須有海量的使用者,并且使用者的粘性又很強,那一定是一個超級大公司。因為你有海量粘性使用者,你便是超級管道,做什麼都會很友善。”

大資料的第四個核心是創新。如果想做大資料這個行業,總跟在别人後面是不行的。因為它是一個規模經濟,“别人先做,規模比你大,那你跟在後面,追是追不上的。是以你必須跟他不一樣,做一個新東西,才可能成功。如果你搞一個跟微信差不多的産品,即使功能更好一些,也沒用,你也做不起來,你必須做一個完全跟微信不一樣的,你才有可能超越它。做搜尋也是這樣的,這個行業就是這個特征。”他表示,在大資料這個領域,跟在别人後面是沒有希望的,必須通過創新才能實作超越。

本文作者:辛聞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