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螽之神竟然《山海經》中的怪物,令人詫異

作者:生态植保達人小綠
黃螽之神竟然《山海經》中的怪物,令人詫異

說到女作家賽珍珠所著的大地,浮現在大家腦海中的應該都是大群蝗蟲襲來的景象。突然之間,大群的蝗蟲遮蔽了天空,如同黑雲壓頂一般,發出天搖地動一般的嗡鳴聲。刹那間,辛苦耕種的勞動成果便都被其一掃而光。而噩夢過後,等待農民的則是嚴酷的饑荒。

黃螽之神竟然《山海經》中的怪物,令人詫異

蝗災與稻谷的大敵葉蟬或黑邊葉蟬導緻的災害,與大洪水或幹旱帶來的災難并沒有什麼不同。王祯的《農書》對此進行了如下叙述:”《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書‘大有年’僅二,而水、旱、螽、蟲屢書不絕“

黃螽之神竟然《山海經》中的怪物,令人詫異

另外,根據《農政全書》的作者徐光啟的調查,據說從春秋時代到戰國時代的四百年間,記載”有蝗災“的件數實際多達111件。總而言之,蝗蟲等大群害蟲的襲來,自古以來便是巨大的威脅,能讓人們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詩經.大雅》中的”大田“是一首慶賀收獲的喜悅的祝歌。其中在提高适度降雨的同時,還歌唱了谷物沒有被蝗蟲、螽等害蟲所損傷一事。與洪水、幹旱的怪神相同,黃螽也是農作物的天敵。

黃螽之神竟然《山海經》中的怪物,令人詫異

蝗螽這樣的蟲群出其不意地從外部世界飛來,将内部世界變成混亂與饑餓的地獄。從這一點看,他們與洪水和幹旱的怪神之間并沒有什麼不同之處。或許正因如此,蝗螽的災害也被認為是由超自然存在所引起的。在馀莪山一帶的村邑中,人們相信一種名為”犰狳“的獸形怪物便是蝗螽之神。

黃螽之神竟然《山海經》中的怪物,令人詫異

馀莪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鸱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叫,見則其螽蝗為敗。

”見人而眠“指的應該是裝死。《廣韻》中稱”犰狳獸似魚,蛇尾豕目,見人則裝死“。那是像魚一樣栖息在水中,長着尖嘴、長尾,形體如兔一般的野獸。雖然看似一副怪物的模樣,但 這個犰狳的形象卻實際與水陸兩栖的穿山甲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