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PU都一樣了,華為伺服器憑什麼與别人不一樣?

衆所周知,今天市場上的主流伺服器均是采用英特爾的cpu,于是有一種聲音:“cpu都一樣了,伺服器們又有什麼不一樣!”如果說過去的伺服器跟随cpu做設計就可以了,今天不再是。

今天的伺服器需要比對雲、大資料等新技術,它是一個計算平台。伺服器行業已經打破過去多年的穩定,加劇創新和變革。而對于華為伺服器來說,十幾年來秉承着“持續創新,讓計算變簡單”的理念,針對客戶應用場景,不斷優化。cpu都一樣了,華為伺服器還真的與别人不一樣。

為什麼?華為從2002年面向營運商行業到2008年進入網際網路行業,再到2012年進入企業行業,在伺服器領域耕耘近15年,實作多元度基礎技術與産品的創新,包括工程創新、架構創新、應用方案創新,還包括晶片創新,本文帶您來看下華為伺服器除cpu之外的自研晶片創新。

CPU都一樣了,華為伺服器憑什麼與别人不一樣?

華為擁有自主研發的管理晶片、nc互聯晶片、網絡控制晶片、ssd控制晶片等,這是華為伺服器與友商競争的技術優勢所在。

· bmc管理晶片:獨特的故障管理系統,變被動為主動,内置硬體加密引擎,保障管理安全可靠。

bmc管理晶片能夠支撐對伺服器進行全面精細的監控,如cpu的核心溫度、電壓、風扇轉速、電源故障、總線故障等。它能夠在伺服器當機時儲存當機之前螢幕上輸出的最後資訊,用于故障定位。還支援實時的螢幕快照,可以設定定時或周期性的進行螢幕截屏,不需要手工檢視伺服器,為維護人員節省大量時間。并且提供了豐富的使用者接口,如指令行、基于web界面的使用者接口、ipmi管理接口,所有使用者接口都采用了高度安全的加密算法,保證接入的安全性。

· nc互聯晶片:突破intel x86晶片最多8個cpu的限制,是實作多于8*cpu關鍵業務x86架構的關鍵,全球也僅有幾家廠商有此技術實力。

傳統英特爾晶片最高支援到八路伺服器,nc互聯晶片可以把8路伺服器擴大到32路,并且支援增強的ras特性,系統更可靠。它打破了高端多路伺服器cpu之間資料傳輸瓶頸,為計算子產品之間提供高帶寬、低延遲、無阻塞的高速資訊交換通道。

· ssd控制晶片:io是伺服器的性能瓶頸,而ssd可以極大的提升io,但ssd的壽命又比普通硬碟短,華為ssd控制晶片具備80萬iops,3.2gb帶寬,充分發揮閃存的性能。除了提升io外,還通過獨特算法(比如磨損均衡、ldpc、動态raid、資料巡檢)來提升ssd的壽命。

· 網絡i/o晶片:業界主流網絡從ge都10ge,從25ge到100ge,自研晶片可以進行網絡歸一化降低成本。網絡速度越高,更利于發揮伺服器的處理性能,比伺服器承載視訊、大資料處理等與外界頻繁資料交換的業務。華為網絡i/o晶片,支援16g fc、10ge、40ge多種接口,支援toe/ioe/fc/fcoe等多種協定解除安裝 ,進而消除i/o瓶頸、提升性能。

是以現在回答開文提出的問題,cpu是伺服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并不是唯一。憑借長期持續投入的底層晶片到解決方案的端到端創新和積累,華為伺服器正在做最具競争力的計算平台。通過技術能力的布局,華為以持續創新,讓計算變簡單。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年8月14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