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橋國際:2015年中國市場10大熱點預測

zdnet至頂網cio與應用頻道 01月04日 北京消息:在過去2年裡,中橋調研咨詢針對中國數千人次的最終使用者做了大量調研。綜合這些調研資料和分析,中橋認為以下10點将是2015 年的it大熱點,并驅動着中國市場it投資和it管理流程的變革。在中國經濟快速從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向服務驅動轉型的過程中,新it在快速成為數字經濟的新引擎,改變着傳統行業格局和産業鍊價值的再配置設定。

1.雲計算是企業級it投資的第一重點

雲演進在快速成為企業級it投資戰略重點,以完成從傳統it架構管理到it服務傳遞的轉型,應對it對業務響應速度和支撐能力的需求。中橋調研顯示,未來12個月,私有雲将持續成為企業級使用者的it投資第一重點。中國公有雲正在從市場教育,進入公有雲建設前期。未來12個月占比較高的公有雲,主要用于降低短期項目(測試開發)成本,以及對周期性資源短缺(零售峰期)和激增流量進行資源補充。

中國市場刺激混合雲需求的兩大主要驅動力為:(1)新應用部署和企業應用現代化。新應用部署過程中,使用者常常将邊緣應用雲化,資料庫持續基于現有資料中心資源。企業應用雲服務和移動應用功能外延過程中,使用者往往依托現有資料中心資源來發揮傳統功能,saas和移動應用則部署在雲端。(2)将雲作為測試開發,和短期/周期性資源補充,以及降低項目型it開支,同時降低資料保護和容災it總擁有成本。

2.新應用開發和部署成為it前三重點

web應用、移動應用、企業級應用外延(雲/移動功能),推動着應用形态的改變和新應用的開發部署。目前,50%以上的企業級使用者将移動應用的開發和部署,作為未來12個月it的前三戰略重點。智能手機定位系統和終端計算能力推動着新應用(如移動應用、web應用)開發部署需求的快速增長。移動應用快速改變傳統行業格局(網上銀行服務、零售),和業務模式(産銷鍊扁平化、網上直銷成為主流),決定着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的核心競争力。同時,新應用工作負載屬性驅動着以新應用為核心的架構資源和雲服務,以應對高并發查詢的架構技術和雲服務需求。

3.移動辦公和移動終端管理投入持續增長

移動辦公在快速成為中國使用者投資重點。其在提高生産效率的同時,加速了新服務投放推廣效率,并優化産業鍊上下遊協作和優化使用者使用體驗。中橋在2014年針對大量中國it決策者的深訪結果顯示,移動辦公和移動應用的主要推動者是業務決策者,也就是,移動辦公和移動應用決定着企業核心競争力。

實作安全穩定移動辦公,使用者不僅需要考慮終端虛拟化、終端管理、終端授權、終端資訊安全,以及移動應用相容性和移動網絡,同時要考慮到移動辦公的集中統一管理。目前,中國市場典型的移動辦公部署方式包括(1)建立在混合it環境下的移動辦公,如邊緣應用部署在雲端。資料庫運作在現有it環境;(2)融合架構或一體機部署形式。

4.使用者加大業務關鍵型應用虛拟化

虛拟化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在2015 年會持續成為企業it投資重點。中國市場業務關鍵型應用和生産應用虛拟化占比較低,制約着中國使用者通過架構與應用解耦,提高it資源整體使用管理效率。與此同時,也限制着使用者通過負載雙向遷移,利用混合it架構,優化it對業務支撐能力和響應速度。中橋調查顯示,在2015年,業務關鍵應用虛拟化是it前三戰略重點。

5.大資料分析投資加大

新應用産生了大量資料。如何将這些寶貴資料從it開支轉換為新增服務或業務發展空間,驅動着中國市場的大資料分析投入。以數字為核心的新興經濟環境,快速将大資料分析轉化為業務發展的新引擎。例如,京東不僅通過大資料實時分析,優化産品選擇、使用者服務水準和新服務推出效率;同時,通過微京東電商提供大資料分析服務,通過“高含金量”服務吸引更多電商,優化優質資源持有率。此外,阿裡通過“采雲間”資料分析平台,降低中國使用者從傳統批量分析到大資料淘金過程的初始投資,提供将數字從成本轉換為利潤和新業務模式的演進過程。中橋調查顯示,2015年,傳統行業企業級使用者在商業智能分析和大資料分析上的投入,将側重于“防禦性”計劃,即,如何提高批量分析效率、規劃大資料分析架構,加速業務模式改變,降低數字經濟環境下傳統業務模式的風險。

6.未來兩年,閃存市場需求在中國快速增長

相對于歐美市場,中國企業級使用者,新技術市場教育和市場預熱周期較長。使用者對閃存技術的穩定性、安全性、耐用性尚處于評估階段。中橋調查顯示,中國使用者已經意識到閃存不僅可以改變傳統存儲經濟性,同時,可以經濟有效地實作應用加速、滿足iops線性更新的需求,和滿足業務關鍵型應用虛拟化、雲計算sla 驅動動态資源配置,以及大資料對oltp和olap的需求。

閃存在中國新興行業(web2.0)的廣泛使用,加速了閃存在中國市場的普及。未來兩年,中國市場對閃存需求呈強增長。閃存快速取代15kpm硬碟,與10kpm和7200pm硬碟并存,提高資料生命周期管理效率。靈活的閃存技術組合、閃存容量優化、閃存高可靠和可用性,以及閃存與存儲的高度整合能力,是使用者評估閃存産品和技術的最主要因素。

7.軟體定義存儲成為中國使用者評估存儲的重要名額

虛拟化和雲計算推動着軟體定義存儲的市場需求。2015年, 軟體定義存儲将成為中國使用者選擇存儲的重要考核因素之一。中橋調查顯示,對于應用開發商、雲計算服務商(saas、paas),使用者選擇軟體定義存儲最主要評估因素是,子產品化按需更新擴充和開放性,以加速應用開發、部署和傳遞。對于社群雲,評估軟體定義存儲最重要名額是靈活性和超融合,實作負載選擇資源,保證架構高密度、低耗能、簡單部署管理。對于企業級使用者,通過軟體定義實作異構存儲整合管理,是評估軟體定義存儲最重要考核因素之一。

8.開源軟體将得到廣泛使用

如何降低新it演進過程的軟體許可開支,提高應用開發高可控性,降低新應用開發測試流程,簡化新應用相容性管理強度,将進一步推動2015年開源軟體在中國市場的增長。中橋調研顯示,2015 年,中國使用者在新應用部署、虛拟化、雲計算和大資料分析,會加大對開源技術的使用。在這種過程中,圍繞開源,會出現:(1) 國内it廠商根據開源開發研制的一體機種類快速增加,提高廠商方案量身定制的能力;(2)針對企業級使用者需求,商用軟體和開源套件的推出将降低使用者基于開源的開發部署難度和降低業務安全隐患,讓使用者綜合商業軟體的高備援和企業級功能,與開源的開放性,提高it靈活性和業務穩定安全性。

9.融合架構的快速發展

提高it對業務響應的速度,推動着中國使用者快速從傳統異構為主的it架構,向同構和融合架構演進。中國使用者清晰意識到,傳統分層部署管理限制了他們實作以工作負載為核心的資源配置和集中統一管理,成為生産應用虛拟化和雲計算演進的巨大障礙。

在選擇融合架構過程中,架構的子產品化部署、持續可更新擴充、跨異構集中統一管理,以及根據負載線性更新擴充,是中國使用者選擇融合架構最重要的幾個評估名額。在評估融合架構供應商過程中,廠商服務響應速度、地域覆寫能力、服務水準和成本,以及廠商在中國市場的持續投入戰略,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10.混合it集中統一管理

在it演進過程中,如何保證從傳統it到新it(以雲計算為特征)的平滑過渡,在保證傳統應用在it演進過程對it資源需求的同時,滿足新應用需求,是企業級使用者在it演進過程面對的最大挑戰。保證it演進過程中跨異構資源的負載性能、透明監控和管理效率,直接決定着業務的穩定安全,驅動着中國企業級使用者對it資源和it服務集中統一管理平台的需求。

中橋調查顯示,目前,大量中國使用者運作在實體、虛拟和雲混合環境,存在隔離建設(實體、虛拟和雲相對隔離)。分離管理,導緻了it演進過程的新型孤島。不同的實體環境、虛拟化環境、開源架構,和各種雲的整合,其難度高于傳統架構下實體環境的資料中心整合。2015年,使用者逐漸意識到,如何實作跨異構、跨平台、跨不同資源(實體、虛拟、雲)和各種雲(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和社群雲)架構和it服務的集中統一管理平台,直接決定着it服務效率,同時企業将混合it的集中統一管理納入it戰略規劃範疇。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年01月04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