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袁世凱秘書,民國最富才女,比張愛玲潮比林徽因雅,受萬千男性追求最終卻葬身魚腹

作者:四川正道文化
她是袁世凱秘書,民國最富才女,比張愛玲潮比林徽因雅,受萬千男性追求最終卻葬身魚腹
她是袁世凱秘書,民國最富才女,比張愛玲潮比林徽因雅,受萬千男性追求最終卻葬身魚腹

匆匆說法談經後,我到人間隻此回。--呂碧城

近百年前,中國文壇以至整個社交界,曾流傳着“绛帷獨擁人争羨,到處鹹推呂碧城”的說法。

呂碧城是何許人也?

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 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 中國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 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 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 民國第一位女性官員; 開創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先例; 堪稱第一民國奇才女。

她還曾被贊為是繼李清照之後,“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她是袁世凱秘書,民國最富才女,比張愛玲潮比林徽因雅,受萬千男性追求最終卻葬身魚腹

lv bicheng along with zhang ailing, xiaohong, shi pingmei were called the four women genius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she was reputed as the last woman poet in the recent three centuries.

呂碧城與張愛玲、蕭紅、石評梅被稱為民國四大女才子。她被譽為近百年來的最後一位女詞人。

民國四大才女,呂碧城是公認的排名第一。之後依次是蕭紅、石評梅和張愛玲,在我們眼裡名氣似乎略大一些的林徽因甚至都不在榜上。

她是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

在當時男尊女卑的時代裡,這些僅僅是她人生光環的一小部分。

她是袁世凱秘書,民國最富才女,比張愛玲潮比林徽因雅,受萬千男性追求最終卻葬身魚腹

呂碧城生于1883年,家裡原本也算書香門第。

而呂碧城天資聰慧,5歲時,父親随口吟哦一句“春風吹楊柳”,她便能自然地對出“秋雨打梧桐”。

7歲便能繪出巨幅山水畫,12歲時,書法已有一定造詣。

她是袁世凱秘書,民國最富才女,比張愛玲潮比林徽因雅,受萬千男性追求最終卻葬身魚腹

原本呂碧城可以在家中文藝熏陶下幸福的長大,但後來家裡突逢變故,身為一家之主的父親去世,族人借口呂家隻有四個未成年的女兒,沒有男丁,強行霸占呂家财産,母親還被擄走,官府也無作為。

年僅12歲的呂碧城沒有就此屈服,而是寫信向父親生前的好友和學生告援,最後不僅救回母親,還要回了财産。

事後,從小與呂碧城議下婚事的汪家覺得她為人太過“厲害”,提出退婚,呂母雖不願女子自此留下污名,但在那個年代,家裡面沒有男人,孤女寡母隻有被欺負的份兒,呂家隻能接受。

之後,呂母不得不帶着女兒投奔娘家,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她是袁世凱秘書,民國最富才女,比張愛玲潮比林徽因雅,受萬千男性追求最終卻葬身魚腹

在娘家呆久了之後,有親戚對此感到不滿,竟然唆使匪徒将當時留在家中的母親和小妹二人劫持,為免受辱,母女二人隻好服下毒藥。

幸好大姐向時任江甯布政使樊增祥求援,救兵及時來到,才救下母女二人。

長久以來寄人籬下的痛苦和這一刻的憤怒湧上心頭,呂碧城立志,即使身為女子,她也要不依靠任何人,活出最好的樣子。

1903年,呂碧城想去探訪女子學校,卻被舅舅一頓教訓,說她不守婦道,呂碧城一氣之下逃出家門,登上火車,去往天津,從此開始了屬于自己的道路。

with her strong character, she didn’t compromise to her life; she broke through the feudalism thinking ‘it is a virtue for women without talent’. she left and begun a journey of her very own, setting foot to the stage of the world.

她性格堅強,拒絕向生活妥協;她打破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她離開家,開始了她自己的旅程,踏上了世界的舞台。

她是袁世凱秘書,民國最富才女,比張愛玲潮比林徽因雅,受萬千男性追求最終卻葬身魚腹

初到天津,呂碧城身無分文,隻好寫信向一位住在《大公報》社的相識求助,巧的是,這封文采斐然的長信被時任《大公報》總經理的英斂之看到,英斂之欣賞她的文采,将她聘為《大公報》第一名女編輯。

那她的文采有多好呢?

法曲獻仙音·題虛白女士看劍引杯圖

綠蟻浮春,玉龍回雪,誰識隐娘微旨?

夜雨談兵,春風說劍,沖天美人虹起。

把無限時恨,都消樽裡。

君未知?是天生粉荊脂聶,試淩波微步寒生易水。

浸把木蘭花,談認作等閑紅紫。

遼海功名,恨不到青閨兒女,剩一腔毫興,寫入丹青閑寄。

民國兩江總督樊增祥第一次讀到這首詞時便贊不絕口,而這首詞正是呂碧城所作,作這首詞時她年僅12歲。

呂碧城除了文采斐然,還大力支援女子解放與教育,積極籌辦了北洋女子工學,開創了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先例。

lv bicheng is a forerunner of women's liberation. she threw herself in feminist movement in her early years, preached female education, advocat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set up beiyang women school. besides, she studied abroad and traveled around europe and america. her practice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modern female liberation movement.

呂碧城是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早年投身女權運動,倡導女性教育,倡導教育改革,創辦北洋女子工學。此外,她還在國外學習,并遍遊歐美。她的實踐為現代女性解放運動作出了巨大貢獻。

她發表的詩詞作品中顯露出的率真灑脫,和她宣傳女子解放與女子教育的文章更是讓她聲名鵲起,成為許多新女性向往仰慕的風向。

清末時期,她以一介女流身份,在公開的社交場合,與男子們談論詩詞與時事,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奇談。

她是袁世凱秘書,民國最富才女,比張愛玲潮比林徽因雅,受萬千男性追求最終卻葬身魚腹

她對女子解放的新看法讓很多人前來慕名結交,其中包括秋瑾。

說來兩人也有些緣分,秋瑾之前曾以“碧城”為筆名寫過一些詩文,後來在《大公報》上看到另一位佳作疊出的“碧城”,不自禁的生了興趣,讀了她的作品,更是對這位傳說中的碧城十分神往。

兩人初見便相談甚歡,呂碧城還請秋瑾留宿,兩人徹夜長談兩人結識不久,但已然情同姊妹,還被人們稱為“女子雙俠”。

數年後,秋瑾因徐錫麟安慶暴動一事被捕,被殺于紹興古軒亭口,無人敢為其收屍,呂碧城冒險派人到紹興為秋瑾收殓遺體,事後還險受牽連。

她是袁世凱秘書,民國最富才女,比張愛玲潮比林徽因雅,受萬千男性追求最終卻葬身魚腹

呂碧城不僅才貌雙全,經商也是一把好手。

29歲時,她擔任袁世凱的秘書,但時間久了,她覺得官場的那一套作風并不合她胃口,于是在32歲時離職去了上海。

她投資了數萬元股票,與洋人做起茶葉生意,僅僅兩三年的時間,她就成了上海富甲一方的女商人。

之後她周遊世界,到紐約時,她曾受當地的女富豪席帕爾德夫人邀請參加晚宴,發型師聽說此事,眉飛色舞的談起席帕爾德夫人多麼多麼富有,教她如何讨得這位席帕爾德夫人的歡心。

結果呂碧城隻是淡淡道:“你知道嗎?我比席帕爾德夫人還要富呢!”

作為女子,呂碧城一向愛美,穿着打扮一向時髦華麗,她最喜歡孔雀裝:頭戴孔雀翎,衣裙類似西式,顔色漸變,到裙擺處幻化作五彩的雀屏。這樣的奇裝,比張愛玲要早幾十年。

像她這樣一位才貌雙全,還獨立富有的女子本來是不乏追求者的。其中追求的最猛烈的便是袁世凱之子袁克文。

袁克文長得眉清目秀,人也聰明伶俐,首次讀到呂碧城的詩文時便對她生了欽慕之意,認識呂碧城之後更是像蜜蜂一樣整天圍着她轉。

但或許是呂碧城自幼被退婚帶來的陰影,她對婚姻一事是十分慎重的,這樣一位公子哥,在呂碧城看來不過是“他隻合在歡場中,依紅翠綠”。

對待感情,呂碧城始終沒有找到最稱心的那一個人。

對于自己的單身,她隻是說“自己手裡有積蓄,不愁衣食,隻有以文學當自娛爾”。

有人說她是太自視甚高,也有人說愛情對她來說并非必需,隻是錦上添花之物,而她的一生已經足夠精彩了。

1943年,她于香港病逝,她在遺囑中要求“遺體火化,把骨灰和面粉為小丸,抛入海中,供魚吞食”。

于是,這樣一位民國奇女子,就這樣随着茫茫大海散去了。

她是袁世凱秘書,民國最富才女,比張愛玲潮比林徽因雅,受萬千男性追求最終卻葬身魚腹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删除内容!特别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于商業宣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