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履薄冰,勇闖禁區——記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清玉教授

作者:清華一附院
如履薄冰,勇闖禁區——記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清玉教授

在中國醫療衛生領域有這樣一位醫學專家,他幾十年孜孜不倦的奮鬥、鑽研、求索、創新,創造了一個個生命的奇迹,在心髒外科領域打破了一個個手術的禁區。他常年超負荷工作,每天工作十幾小時甚至二十幾個小時,把那些不幸患心髒病頻臨死亡的患者的生命挽救回來重獲新生。他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帶領醫院隊伍在各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1990年以來,他成功解決了許多心髒病手術治療的重大疑難問題,在國内率先開展了25項高難複雜心髒手術,開創性地完成了心外科領域的多項“第一”,全部獲得成功。

2014年,國内第一例出生僅2小時的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新生兒實施了大動脈調轉術,術後恢複良好。

2008年,國内第一例出生11小時患有完全性大動脈轉位的新生兒成功實施了根治手術。

2006年,世界第一例罕見的複雜心髒畸形(右旋心、大動脈左轉位、單心房、左室雙出口、完全性心内膜墊缺損、肺動脈瓣及瓣下狹窄、永存左上腔)合并無脾綜合征的患者成功實施了根治手術。患兒目前生長發育良好。

2005年3月,國内創紀錄地使用人工肺(ecmo)長達17天,成功救治了一例左室雙出口術後頑固性低氧血症瀕死的患者。這是國内首例應用人工肺時間最長的患者,為中國危重心肺病變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2001年3月,國内第一例為晚期心衰患者置入體内人工左心輔助裝置,25個月後又為其進行了心髒移植,是我國迄今安裝左心輔助裝置時間最長并成功進行心髒移植的患者,在亞洲也僅有個别成功的記錄。

2001年,成功開展了非常複雜的心房+心室雙調轉手術,為矯正性大動脈轉位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法。

1999年,國内第一例非體外循環下雙向格林手術,并獲成功。

1998年,國内第一例ross手術。該手術由于需要主動脈、肺動脈根部的替換和心髒冠狀動脈的重新移植,被認為是心血管外科領域的最難手術之一。他借鑒國外經驗,對手術方法進行了改進,效果明顯優于人工瓣膜替換。

1998年,成功開展了冠狀動脈搭橋合并特發性心肌病同期手術。

1997年,在國際上第一次報告了室間隔夾層瘤的手術治療方法和結果,并對病因進行了探讨。

1997年,改進了傳統治療主動脈弓中斷或縮窄合并心内畸形手術方法,使原本需分次手術的疾病一次手術即可治愈,顯著提高了手術成功率。

1997年,成功開展了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血栓内膜剝脫術,為本病的外科治療進行了開拓性工作。

1994年,成功開展心肺移植手術。患者為終末期心肺病變,手術異常順利,死于意外和感染,手術後存活15天,為當時國内最好記錄。

他――就是中國心髒外科事業的“墾荒者”,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席顧問專家,心髒中心主任吳清玉教授。

吳清玉教授從事心血管外科臨床和基礎研究四十餘年,是我國心外科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和學科帶頭人,是現今國内第一位美國胸外科學會(aats)會員、美國胸外科醫師學會(sts)會員、我國唯一歐洲心胸外科學會(eacts)會員、亞洲心胸血管外科學會(ascvts)榮譽會員、世界兒童及先心病外科學會(wspchs)亞洲代表常委、美國《胸外科年鑒》中國大陸編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副主任。經他手術患者逾萬例,其中大部分為複雜疑難危重病例,創新了很多手術方法,使很多瀕危患者重獲新生。2014年至2018年連續入選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榜單,在心外科領域排名第一。他曾6次赴國外進行手術示範,應邀參加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并作特邀報告50餘次。在先天性心髒病、冠心病、心髒瓣膜病、大血管疾病、人工左心輔助等領域皆有突出建樹和創新成果,特别是冠心病、瓣膜病及疑難複雜先天性心髒病手術療效達世界領先水準。

一、作為我國複雜先心病外科的領軍人物,取得了多項創新性研究成果,為推動我國先心病外科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1.他在國際上獨創性地提出三尖瓣下移(ebstein畸形)解剖矯治的新概念,使98%以上的該病患者免于人工瓣膜替換,這是治療該病的重大進展。ebstein畸形是一種少見的複雜先心病,手術難度大、死亡率高。自1997年,吳清玉首創解剖矯治術,手術以右心室整體重建為目标,可最大限度的保持右室解剖形态和三尖瓣功能。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胸外科年鑒》,被國際上最負盛名的治療小兒先心病的專家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小兒心髒外科主任roger b. b. mee教授認為是治療ebstein畸形的重大進展。美國梅奧診所著名心髒外科專家dearani joseph. a.教授率領的手術小組,于2004年專程來我院學習此項技術。迄今吳清玉教授是世界上治療ebstein畸形患者數量最多、療效最好的心血管外科專家。

2.他制定了法洛四聯症根治手術的技術标準,并被寫入心血管外科教科書。該标準擴大了該病手術适應症,使手術死亡率由10%左右降至0.8%以下,保持至今,達國際領先水準。相關論文發表于美國《胸外科年鑒》,世界心外科創始人之一、世界上第一個實施法洛四聯症根治術的c.w.lillehei教授在特邀評論中正式評價:所得出的結論正确,手術結果是英文文獻中最好的。他提出的治療法洛四聯症的原則和手術方法至今還在指導着臨床工作。

3.他在國内率先開展新生兒複雜心髒手術,為出生僅2、5、11、26小時患有大動脈轉位的患兒實施了大動脈調轉手術,全部獲得成功,改寫了國内不能治療此類疾病的曆史。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是常見的紫绀性先天性心髒病,大動脈調轉術(switch)可以根治,但手術難度大,死亡率高。1997年至2002年,吳清玉為30例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患兒(年齡從出生後66 h~12歲)實施了switch手術,手術死亡2例,死亡率為6.7%,使switch手術變成正常手術。矯正性大動脈轉位畸形複雜,常合并室間隔缺損和肺動脈瓣狹窄,常用的rastelli手術治療,遠期效果較差,易緻左側房室瓣關閉不全和心室衰竭,而心房和動脈水準雙調轉(double switch)手術效果好,但手術難度大。2001年11月,吳清玉在國内首次行double switch手術成功。

二、對冠狀動脈搭橋的手術技術、心肌梗塞合并症的處理等進行了臨床研究,在國内率先解決了冠狀動脈搭橋術的關鍵技術問題,并進行推廣。

2000年,他首次在網上向全世界直播冠脈搭橋手術全過程。他親自手術治療各種疑難複雜危重冠心病患者3500餘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成功率99.5%以上。作為第一完成人,他負責的“提高冠心病外科治療效果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獲得國務院頒發的“2002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他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幹,使全國百餘家醫院都能完成此種手術,通過“十五”攻關,将全國5000多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死亡率降至1.7%(美國2-3%)。“十五”攻關評審專家評價:對體外或非體外循環下手術等做了規範,為我國冠心病外科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他主持制定了《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技術指南》,為我國冠心病外科所通用。主編《冠狀動脈外科學》,首次在網上直播冠脈搭橋手術全過程。為我國冠心病外科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使我國冠心病外科治療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三、他在國内首次成功開展肺動脈内膜剝脫術治療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

在國内首次為晚期冠心病、心功能衰竭患者置入體内“人工心髒”,25個月後,又成功将其拆除,進行心髒移植,該患者是國内作為bridge應用該裝置時間最長、成功進行心髒移植的唯一患者。1994年成功實施心肺移植術一例,該患者在當時成活時間最長。

四、專注醫院管理,帶領學科發展

2004年3月4日,吳清玉教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調入清華大學,同時開始在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工作。2004年3月擔任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2006年7月至2017年7月擔任院長、黨委副書記。2017年7月,受聘為醫院首席顧問專家。他在清華大學任職醫學學科建設上司小組成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曾任醫學院副院長、醫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2012年參與籌建醫學中心工作,醫學中心成立後,兼任醫學中心主任。十多年來,他盡職盡責,在清華大學各位校長和書記的上司和支援下,在醫院黨政班子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第一附屬醫院秉承學校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在困境中艱苦奮鬥、埋頭苦幹,使醫院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作為心外科專家和學科帶頭人,吳清玉教授于2004年3月建立了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髒中心,由麻醉科、心内科、體外循環組和手術室、icu醫務人員共同組成國内外一流的優秀團隊。始終以 “再塑生命,從心開始,争為天下先”為宗旨,以國際領先水準為目标,堅持以疑難、危重和複雜畸形及心血管疾病治療為特色,發揮心髒内外科密切合作的巨大優勢,在醫療、教學、科研、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成立了國内第一家内外科密切合作的心律失常診治中心,救治40多例重危患者全部成功,包括國内首例新生兒心外起搏器的安裝。還成立了中國複雜先心病救助中心。十餘年來已完成各類心髒手術6000餘例,85%以上為輾轉全國各地無法醫治慕名而來的疑難、危重症和複雜心髒畸形患者。年齡從出生2小時到80歲以上,體重從1.75公斤的低齡低體重患兒(占10%)到100公斤以上的各種心髒及大血管高難度手術,包括世界上最複雜的三尖瓣下移畸形矯治術、單心室分隔術、室缺合并肺動脈閉鎖矯治術、危重冠脈搭橋和複雜瓣膜手術等。其中小兒主動脈瓣成形、巨大左室惡性良性腫瘤切除、大動脈轉位調轉術後升主動脈瘤合并主動脈縮窄矯治、改良nikaidoh手術後成功應用人工心髒輔助等手術療效達世界領先水準。到目前為止,心髒中心各種疑難複雜心髒手術成功率達95%以上,治愈率和療效均達國際先進水準,其中三尖瓣下移畸形矯治、右室雙出口、法洛氏四聯症根治術等的手術療效居世界領先水準。

五、科研、教學工作

作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兩個科研項目“疑難先心病外科治療的臨床和基礎系列研究”、“提高冠心病外科治療效果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分别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總計共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獎10項。發表論文278篇,sci收錄39篇。主編參編專著14部,培養博士、碩士59人。

如履薄冰,勇闖禁區——記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清玉教授

2004年,美國mayo clinic心髒中心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德拉尼教授率領的手術小組于2004年專程到清華大學一附院心髒中心觀摩吳清玉教授三尖瓣下移畸形解剖矯治手術。

如履薄冰,勇闖禁區——記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清玉教授

吳清玉教授與世界心外科創始人之一、世界上第一個實施法洛四聯症根治術的c.w.lillehei教授合影,c.w.lillehei教授對吳清玉教授發表關于法洛四聯症根治術文章正式評價:所得出的結論正确,手術結果是英文文獻中最好的。

如履薄冰,勇闖禁區——記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清玉教授

2007年,吳清玉教授應邀在學術水準最高的美國胸外科學會第87屆年會上作“關于ebstein畸形解剖矯治”的專題報告,是該年會舉辦87年來我國第一個有關先心病的大會報告。

想了解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最新消息,請關注我們的微信。

關注方式:

1.點選文章上方的“北京華信醫院”。

2.搜尋公衆号“北京華信醫院”。

3. 掃描左邊的二維碼。

醫保編碼:05110006

咨詢電話:010-64369999

如履薄冰,勇闖禁區——記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清玉教授
如履薄冰,勇闖禁區——記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清玉教授

乘車路線 :★運通107 線、401 路、402 路、408 路、413 路、418 路、421 路、445 路、494 路、503 路、659 路、677 路、701 路、973 路、988路、991路到酒仙橋商場、酒仙橋中心國小或酒仙橋下車即可。★地鐵14 号線,将台站c出口(出地鐵站向南900 米)。

駕車路線:東三環燕莎橋、東四環東風北橋向東,紅綠燈左轉即到。機場高速大山橋出口向南3公裡即到。

長按識别我院科室二維碼,為您提供更多專業資訊

婦産科公衆号

兒科兒童呼吸健康科普公衆号

兒科生長發育科普公衆号

綜合icu重症醫學公衆号

臨床營養科營養公衆論壇公衆号

人事處人才招聘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