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亞太創新日:産學政研砥砺同行,探索未來智能社會

今日,華為亞太創新日在澳洲悉尼開幕。本屆亞太創新日以“探索之光”為主題,由華為與悉尼委員會、澳洲科技大學聯盟聯合舉辦,吸引了150多名來自産學政研的行業精英、學界領軍人物和媒體代表,共同探讨面對未來智能社會的不确定性,如何通過建構開放的産學政研生态圈,以生态創新和技術創新,驅動社會經濟發展。

澳洲創新、工業、科學與研究部部長greg

hunt為亞太創新日開幕,并就探索和創新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在科技創新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發表緻辭。greg

hunt表示:“目前,澳洲的生産力有60%靠創新驅動。創新是創造就業、社會繁榮和發展的根本驅動力。ict産業和科技又在創新過程中起着支柱作用。政府的角色就是要通過鼓勵創新來促進經濟和個人發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是以,澳洲政府通過超過1億澳元的項目培養更多青年創新人才。”

“在ict産業面向未來的探索之路上,需要來自各方夥伴的精誠合作,以應對人類即将踏入智能社會程序中,所面臨的不确定性問題。”華為亞太區總裁李今歌表示:“華為的成長與成功,緣于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的核心價值觀的力量。華為的探索,不是無源之水,而是基于對未來社會的洞察,以及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理念,一以貫之,從未改變。産學政研的良性互動也是基于這樣的價值觀,是建設ict産業生态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産學政研各方隻有在創新的探索之路上砥砺同行,才能走出更多的成功路徑。”

亞太創新日:産學政研砥砺同行,探索未來智能社會

華為亞太區總裁李今歌 在亞太創新日上緻辭

産業生态創新是各公司面向智能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華為在産業生态的定位是做未來智能社會ict生态圈的土壤和能量,通過聯盟促進行業和社會持續進步。openlab作為華為ict生态圈建構的戰略選擇,聚合全球和區域的領先業務夥伴,形成面向行業的解決方案創新能力,做大蛋糕、利益分享。華為在亞太創新日上表示,華為openlab已展開全球布局,在慕尼黑、墨西哥城、迪拜、新加坡、莫斯科和中國,已設立6家企業業務openlab,與全球400多家解決方案夥伴開展了廣泛合作。并且計劃于2017年初,在泰國曼谷設立亞太地區第二家企業業務openlab。

人才是發現新世界的關鍵。面對未來智能社會不确定性的探索,華為主張“炸開人才金字塔塔尖,與世界交換能量”。通過産學政研的緊密合作,讓人才創造出更大價值,實作創新到價值的轉換。

大學和科研機構作為華為重要的開放合作夥伴,是華為基礎技術的來源和平台創新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亞太創新日上,華為公布了與全球學術界合作的創新研究計劃最新累計資料:華為創新研究計劃已覆寫全球20多個國家,300多所高校,在全球範圍内資助超過1200個創新研究項目,其中亞太區覆寫澳洲、南韓、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2位諾貝爾獲得者,100多位ieee和acm院士,以及全球數千名專家學者參與到該計劃。

同時,華為在全球實施了“未來種子計劃”,為大學在校生提供更寬廣的平台,幫助他們提升專業技能、開拓國際視野,激發他們探索、建構未來智能社會的動力。該項目在澳洲被正式納入政府出資的“新哥倫布計劃”。

在亞太創新日上,悉尼委員會ceo,sap亞太及日本地區cio,富士通澳洲公司cto,沃達豐澳洲公司首席戰略官等ict産業精英,以及來自斯坦福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悉尼大學等學者代表,也分别分享了其在不同行業和領域的探索創新。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年11月2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