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人的聖誕“劫”正在路上

作者:星星飛翔

危機一個接着一個。距離聖誕節還有大約10周,剛剛焦頭爛額地暫時解除債務危機警報的美國拜登政府悲催地發現,聖誕危機又來了。

想買買不起,有錢買不到,是當下許多美國人最頭疼的事情。美國媒體感歎,今年聖誕節注定會“印象深刻”。

美國人的聖誕“劫”正在路上

圖說:10月13日,人們在紐約一處農貿市場購物 新華社

錢包癟太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感歎,美聯儲對通貨膨脹的評估似乎同美國消費者的實際認知相差甚遠。

美聯儲始終認為,疫情期間的标志性經濟現象——價格飙升隻是暫時的。

“暫時”?美國人覺得,自己的錢包已經癟了太久太久。

自從去年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人的生活成本就一直居高不下。盡管機票價格不斷下降,但每天都用得上的東西越來越貴。統計資料顯示,9月美國食品價格上漲0.9%,租金上漲0.5%,能源價格上漲1.3%,天然氣價格上漲1.2%,新車、機動車保險、家具、家居用品價格也統統在漲。

一個寒冷的聖誕還在等着美國人。美國能源署報告顯示,今年美國人大機率得花更多錢取暖。與去年冬天相比,家庭用于燃燒丙烷取暖的費用将增加54%,購買取暖油的費用将增加43%,天然氣将增加30%,電力取暖的支出将增加6%。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通貨膨脹率一直高于美聯儲的2%目标,這種現象似乎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而美國勞工部本周最新統計顯示,由于食品和住房成本上升,9月美國通貨膨脹率達到驚人的5.4%,創13年來新高。

美國人的聖誕“劫”正在路上

圖說:10月13日,約一家加油站的電子屏顯示油品價格 新華社

沒法買買買

盡管一些美國人的工資也在上漲,但根本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

光是租金這一項,就迫使美國人改變财務習慣。24歲的郵差佩瑪爾和一個大學同學一道,在俄亥俄州托萊多的郊區租了一套兩房間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兩年來,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租金一直保持在每月540美元的水準,但今年房東将租金一下子上調了100美元,他不得不減少儲蓄和投資。

而即便兜裡有錢不愁吃住,美國人也沒法随心所欲買買買。

離聖誕節還有兩個月,到了采購聖誕禮物的時間了,家長們卻發現“聖誕老人”今年可能買不到孩子們想要的禮物。

“耐克已經警告庫存緊缺,開市客也難以保持足夠的衛生紙供應,家居用品零售商BBB稱其面臨的供應鍊挑戰前所未有……”《金融時報》寫道。

與空空蕩蕩的貨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最大的港口洛杉矶港和長灘港擁擠不堪。滿載着五顔六色集裝箱的船隻在港口排着長隊,嚴重的時候光一個港口就有80艘貨船在等待進港。

不少準備發往美國的貨還在原地等待集裝箱,對法國家具品牌特馬霍姆的首席執行官莫尼爾來說,運輸方面的困難就是一場噩夢。“我們在6、7月間想把16個集裝箱運到美國,但直到8月也沒辦成,到美國的交貨時間至少是以前的2倍。”

美國人的聖誕“劫”正在路上

圖說:10月13日,行人從紐約一家超市的貨架旁走過 新華社

不慌不可能

迫在眉睫的聖誕危機,讓拜登政府感到了壓力。

拜登本周召集相關企業和港口負責人,希望解決糟心的供應鍊問題。一番溝通之後,拜登宣布貨物積壓嚴重的洛杉矶港和長灘港将實施“7×24”工作制,并宣稱政府已經獲得沃爾瑪、塔吉特、家得寶、UPS、聯邦快遞等私營巨頭延長工作時間的承諾。

“但問題是,這些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通過複雜的全國網絡來改善貨物流通?這個網絡已經緊張到崩潰,況且還有倉庫空間和卡車司機不足的問題。”《金融時報》并不看好私營巨頭們的承諾,因為據物流專家分析,即便堅決落實“7×24”工作制,每周也不過多運送3500個集裝箱,這隻是目前積壓的集裝箱中很小一部分。

而美國财長耶倫還在堅持“通脹是暫時的”,“消費者沒有理由為聖誕節期間買不到想買的商品而恐慌”。

但美國人怎麼可能不慌呢?“如果找到了孩子最想要的玩具,今天就買!”《玩具内幕》雜志編輯贊恩說,“因為明天可能就沒貨了,誰也不知道假期前是否還會進貨。”

來源/新民晚報

編輯/樊宏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