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讓農業玩出新花樣

本文講的是 : <b> 網際網路+,讓農業玩出新花樣</b>  , 【IT168 案例】一連串事件昭示着網際網路+農業大潮正撲面而來,更多農業創新機會出現。

網際網路+,讓農業玩出新花樣

    5月8日,國務院出台“電商國八條”,提出加強網際網路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中央财政将拿出2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

    随後傳出消息,商務部等二十多個部委參與的《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指導意見》初稿已經完成,最終檔案将以國辦發文的形式出台。這是首個全面部署農村電商發展的檔案。

    5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明确提出今年新增1.4萬個行政村通寬帶,在1萬個行政村實施光纖到村建設,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動寬帶;明後兩年,80%以上的行政村實作光纖到村。

    今年以來,網際網路+農業的概念不僅展現在政策層面上,市場大佬也正進行一系列布局。

    5月18日,國内最大的農産品資訊交易平台一畝田宣布和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将攜手建構“網際網路+産業鍊”的協作新模式,為傳統食品生産企業的采購、生産和銷售環節,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

    此前,阿裡巴巴和京東均宣布全速啟動農村電商戰略。阿裡推出農村淘寶千縣萬村計劃,未來3到5年,将投資100億元在全國建立1000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覆寫全國三分之一的縣以及六分之一的農村地區。京東也啟動“鄉村代理人”招募和“京東幫服務店”的落地,探索農村市場雙向流通模式。

    “‘網際網路+’開創了大衆參與的‘衆籌’模式,對于我國農業現代化影響深遠。”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訊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文生說,“網際網路+”促進專業化分工、提高組織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産率。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通過便利化、實時化、感覺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為農地确權、農技推廣、農村金融、農村管理等提供精确、動态、科學的全方位資訊服務,正成為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

    他認為,“網際網路+農業”是一種革命性的産業模式創新,必将開啟我國小農經濟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電商仍是網際網路+農業的熱門

    扶溝縣韭菜研究所所長劉順德賣了20多年的蔬菜種子,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麼忙。春節期間他趕了一把時髦,用微信派發“種子紅包”,6個新品種共5000份種子通過微信公衆平台贈送給全國各地菜農。

    “這些種子紅包隻用了一天就搶完了,電子商務的威力太強大了!”劉順德說,活動過後,他的新品種廣為人知,在網上訂購的菜農絡繹不絕。

    電商,仍是目前網際網路+農業領域最熱門的創業方向。

    “20天内報名人數超過750人,很火爆。”5月23日上午,孟州市舉行第二場農村淘寶合夥人招募考試。農村淘寶,就是向農民提供農用商品、農資農具、日常用品,同時也代理農産品的網上銷售。農村淘寶合夥人享受由阿裡巴巴配備的電腦、電視等網上交易必需品以及相關技術支援、業務教育訓練、營運支援、物流教育訓練等。

    阿裡集團“農淘”河南事業部經理楊麗琴說,農淘就是支援農村青年在網上創業,讓農民既能上網淘寶,也能上網“淘金”。孟州是阿裡集團在河南舉辦的首個農村淘寶示範縣,未來将在全省鋪開。

    阿裡農淘事業部資深總監孫利軍表示,随着越來越多的村民返鄉創業,會逐漸衍生出圍繞農村淘寶産生的生态圈,提供更多的創業、就業機會,進而讓更多年輕人返鄉紮根農村,緩解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農村民生問題。他認為,這是網際網路時代帶給農村的福利。

    阿裡農村電商講師、新鄉山之孕土特産專賣店創辦人杜千裡是農村電商踐行者,他上周遠赴新疆開了一場農村電商講座。杜千裡說,現在農村電商競争越來越激烈,需要創新和改變。“做農業電商需要網際網路思維,但更需要熱情和堅守。”他說,“是否真正願意紮根農村生活,是否能認清家鄉農業優勢,是否能承受外界壓力。想明白這三點,才可能幹出名堂。”

    智能化,讓農業充滿想象

    吳迪說,這就是農業物聯網技術,擁有遠端視訊監控系統,遠端智能節水灌溉控制系統、噴淋、滴灌系統。除了運用網際網路管理果園,他還注冊了微信、微網誌賬号,通過網際網路招徕客戶,網友在農場承包果園和菜地,玩現實版的開心農場遊戲,一年就能帶動600多萬元的銷售。

    2014年,吳迪的“樂活自然園連鎖農場”項目獲得了中國青年涉農産業創業創富大賽創意組全國總冠軍。吳迪說,他已經将洛陽一個蘋果生産基地和猕猴桃基地納入旗下,以同樣的模式營運。他身邊朝着這個領域創業的小夥伴也越來越多。吳迪希望,三年後連鎖農場能夠覆寫全省,帶動全省5000名青年創業和就業。

    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南,在主糧小麥産業上,也早已用上了“網際網路+”。在我省9個地市建有近20個小麥苗情數字化遠端監控點,這套系統同樣使用農業物聯網技術,可以監測到當地的土壤溫濕度、空氣溫濕度、太陽總輻射等資料名額,了解小麥生長的環境狀況。通過設在鄭州的監控室,科研人員可以實時監控圖像和資料,進而做出診斷分析。

    業内專家指出,從田頭到餐桌,農業+物聯網正帶來巨大的創業機會,農田、氣象、水利、設施、病蟲害防治、農機裝備、農産品品質溯源等環節都有網際網路應用的創新空間。

    網際網路+農業,要讓農民增收得利

    “網際網路+農業”,一切看上去都很美,但有一句老話:“櫻桃好吃樹難栽。”

    推進網際網路和農業的融合,應着眼整條産業鍊,而不是一個點。

    比如,聯想搞農業的模式,就标志着網際網路農業邁入産業深度融合的新層次。聯想對農業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不僅用網際網路技術改造生産環節提高生産水準,而且運用網際網路技術管控整個生産經營過程確定品質,同時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創新産品營銷,最終将農業的各個環節打通,形成了完備的産業鍊。

    同樣,網際網路+農業融合而成的農産品電商,不單是把農産品搬到網上售賣,而應該考慮對農業産業鍊的完善和革新。

    曾經熱議的“京東送種子下鄉”活動,就是由京東提供農産品優質種子,由農民在農村培育種植,收獲後通過京東平台銷售。京東現在還開始涉足農資市場,如果這個産業鍊布局能形成,将給農業生産帶來變革,農民隻負責生産,其他環節交給平台。

    阿裡集團也在布局網際網路與農業深度融合的産業鍊模式,它計劃将農村電商依托于旗下整個生态圈發展,支付寶、餘額寶、招财寶、螞蟻微貸等業務都已跟農村挂鈎,未來運用大資料将直接介入農村金融市場,滿足農民的資金需求。

    當然,作為網際網路+農業這場變革的主體,農民能否接受網際網路的洗禮,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農人”,才是網際網路與農業進行深度融合的關鍵。早在今年2月,阿裡研究院就正式釋出了《中國新農人研究報告(2014)》,報告提出,新農人群體的形成是網際網路賦予“三農”的必然産物。

    随着農村網際網路的普及和網際網路技術在農業的應用推廣,未來的農民都是“新農人”。“網際網路+農業”首先要以提高這些農民兄弟收入為目标,要讓農民增收得利,而不是打着各種旗号到農村去圈地圈錢。隻有真正為農民增收提供幫助的“網際網路+農業”創新,才能獲得農民發自内心的認可,才可能獲得更加廣闊的市場。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年7月6日

本文作者: 陳輝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IT168,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IT1684

原文标題 :網際網路+,讓農業玩出新花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