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腫排膿、祛風止癢、治療痤瘡和皮膚瘙癢,還能止痛的皂角刺中醫功效西醫研究臨床使用經驗

作者:賈超磊醫生

皂角刺是豆科植物皂莢的幹燥棘刺,這個藥在臨床上使用廣泛。臨床單方或者複方使用,常用來治療痤瘡、膿腫、皮膚瘙癢、盆腔感染等。

消腫排膿、祛風止癢、治療痤瘡和皮膚瘙癢,還能止痛的皂角刺中醫功效西醫研究臨床使用經驗

皂角刺,味辛、性溫、歸肝胃經。具有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的功效。

主要用于癰疽初起或者膿成不潰。如果膿還沒有成膿,可以預防膿的形成。如果膿已經形成,可以讓膿快速消散。

現代醫學藥理研究皂角刺中含有的黃酮、酚類等物質具有抗菌、抗炎、調節免疫、抗過敏、抗惡性良性腫瘤的作用。

1.我在臨床上,經常使用皂角刺來治療痤瘡。可根據情況使用10~30g左右。尤其是對于化膿的炎性丘疹,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消腫排膿、祛風止癢、治療痤瘡和皮膚瘙癢,還能止痛的皂角刺中醫功效西醫研究臨床使用經驗

《本草彙言》:“皂莢刺,拔毒祛風。凡癰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頭,已潰者能引之以行膿。于瘍毒藥中為第一要劑。”

對于囊腫型痤瘡,一般在辨證基礎上,使用皂角刺、乳香、沒藥。可促進囊腫的吸收和膿液的排出。

有些醫家認為膿已成,不适合再使用皂角刺。但從臨床上看,已經成膿的情況,同樣可以使用。它可以使膿液及早排出,促進肌肉新生。

不過在此時應用皂角刺時,應該加一些補益氣血的藥,如黃芪、白術、當歸等,益氣托毒,扶正祛邪。

2.另外皂角刺在臨床上也常用來治療頑固性瘙癢性疾病。《本草綱目》記載:“皂角刺,治風殺蟲,功與莢同,但其銳利直達病所為異耳。”

趙炳南老先生制定“全蟲方”,治療慢性頑固性瘙癢性疾病。皂角刺辛散溫通,治風殺蟲。對于頑固蘊久之濕毒作癢,用之最為相宜。

消腫排膿、祛風止癢、治療痤瘡和皮膚瘙癢,還能止痛的皂角刺中醫功效西醫研究臨床使用經驗

3.皂角刺還具有通經活絡、化瘀止痛、祛風散寒的作用。臨床在治療痹證時,可酌情使用。

如寒症明顯,可以使用麻黃、桂枝、細辛等加減治療。如果濕濁較盛,可以使用蒼術、木瓜、薏苡仁加減治療。如果肝腎虧虛,可以使用杜仲、續斷、寄生加減治療。如熱症明顯,可以使用土茯苓、忍冬藤、桑枝加減治療。

對于骨刺、疼痛等症,還可以外用皂角刺,白術、桂枝、川芎等熬水熱敷患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