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渝中線、成德S11兩大利好,能否助力成都北門重振雄風?

作者:中華城事

文|漩渦

近期,有關成都發展的好消息接連傳來。9月26日,成渝兩地以視訊連線的方式共同啟動成渝中線高鐵建設,自此備受關注的經濟第四極迎來了第四條經濟大動脈。

9月29日,“四川成德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在成都高新區成立,注冊資本金為3億元,其中成都出資47%,德陽出資53%,這标志着貫通成德兩地的市域軌道S11線迎來了重大進展。

無論是成渝中線高鐵建設還是成德市域軌道S11線都與成都北門的發展息息相關,如今兩個大項目蓄勢待發,被民間戲谑為“阿富汗”的北門能否重振雄風?

成渝中線、成德S11兩大利好,能否助力成都北門重振雄風?

成都火車北站圖示

“北門”在成都人眼裡很重要但也很複雜。

北門在成都的地位就像北京離不開故宮、上海離不開外灘、廣州離不開珠江。一方面是這裡很有老成都的煙火氣,另一方面是這裡有成都城市屬性的象征,同時也是新成都人的價值窪地。

改革開放之初,在那個草莽時代,隻要膽子夠大,踩着風口就能上天,新老成都人紛紛紮堆聚集北門淘金,荷花池等一大批專業批發市場應運而生,這也和成都自古的消費城市屬性十分比對。

值得一提的是北門是成都城鎮化起步較快較早的區域,與東郊的工業紮堆不同,這裡曾是成都各類大型國企的家屬區。當年成都城市規模連一環都沒有填滿時,北門卻擴到了二環,尤其是“鐵”字号的家屬區,當時别稱“鐵半城”(形容半個成都規模)最高峰時達10萬餘人。

成渝中線、成德S11兩大利好,能否助力成都北門重振雄風?

圖示(據金牛地方志)

不過邁入新世紀,成都全面啟動“向東向南”發展的步伐,2003年3月成都一舉釋出《城市東部新區以及南部副中心的規劃》随後成都高新區快速崛起、成都東郊騰籠換鳥,萬象城等大型商業體拔地而起。

與此同時,北門也在不遺餘力地推進城市更新,據統計2003年~2006年間成都舊城改造面積超過去十年的改造總和。但相較于東門和南門,北門的發展政策支撐明顯不足,直到2011年成都才首次出台了北改,但轟轟烈烈的北改規劃并沒有完全兌現。

到2017年傳統北門區域又被納入“中優”範疇,盡管北門取得了許多成績,但對比東、南、西門,北門确實要落後不少,尤其是成都火車北站改造問題一直懸而不決。

成渝中線、成德S11兩大利好,能否助力成都北門重振雄風?

成都中優規劃

作為北門的象征地标,北站何時改造一直是個謎。近幾年來圍繞成都北站改造的資訊時常傳來,但總是隻見“打雷不見下雨”,究其原因還是北站這類鐵路樞紐不是地方城市能夠推動的,是以北站的改造需要外部機遇來撬動。

而今天這個機遇來了,成渝中線高鐵作為我國高鐵建設的兩個新“最”(建設标準最高、運作速度最快)它起于重慶北站,終于成都北站,它代表着西部經濟騰飛的最強音,借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家戰略,這一次火車北站将再次成為北門絕對地标。

成渝中線、成德S11兩大利好,能否助力成都北門重振雄風?

成都火車北站改造效果圖

事實上,這一次成都對北門的期待也很高。成渝中線高鐵的啟動儀式就在北站舉行,盡管當天有蒙蒙細雨,但在場的人無不懷揣着一顆炙熱的心。同時今年7月,成都釋出了《成都市中優“十四五”規劃》該規劃明确提出:将推動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園商圈、成都蓉北商圈等核心商圈的服務能力提升和服務形态疊代。

春熙路作為成都的“宇宙商圈”其地位自不必多言,日前交子商圈也喊出了第二個春熙路的口号,而蓉北商圈作為與兩大商圈平行的超級地标,能否成為第三個春熙路,值得期待。

成渝中線、成德S11兩大利好,能否助力成都北門重振雄風?

圖示

S11市域軌道是成都市區連接配接德陽市區的交通大動脈,也是成德眉資同城化(成都都市圈)的标志性項目之一,據最新規劃該項目起于:成都地鐵1号線偉家碾站-止于德陽北站。

從目前的規劃來看,這條市域軌道就是為北門量身定制的。它不僅可以有力地帶動傳統北門區域發展,更能往北延伸80餘公裡,打通整個大北門的經濟脈絡,這對于北門彙聚各類要素流具有核心樞紐作用。

2010年廣州和佛山開通了第一條跨市地鐵,從此廣佛緊密聯合,在軌道交通的重塑下,整個珠三角的發展格局都得到了重塑。而成德市域軌道S11線,時速可達130km/h,這還能發揮一個準高鐵作用,顯然這對于北門的商貿發展能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另外,天府大道北延線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越來越多利好,北門正迎來新生。

關注公衆号(見證成都城事)|成都發展、城市戰略、城市分析、區域經濟、産業、經濟、商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