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玉竹:酷似黃精,曾藏在深山無人識,如今成香饽饽,每挖1斤掙8毛

作者:三農小毛
導讀:每挖1斤賺8毛,曾經不起眼的它,如今成了稀罕貨,農民包山頭種植

“小毛,你爸媽吃飯了嗎?”

“正在吃,你們等一下啊!”

一大清早,村裡幾個大爺大媽就來找小毛的爸媽了,因為他們最近幾天商量好了,天天早出晚歸出去“掙快錢”。

一天如果努力能掙300多,而且中午還管飯。

對于我爸媽這些60多歲的老人來說,一天有這個收入,他們心裡也很高興。而這個所謂的“掙快錢”就是去隔壁村的山上挖一種中藥材。

玉竹:酷似黃精,曾藏在深山無人識,如今成香饽饽,每挖1斤掙8毛

這個老闆連續幾年承包山林地種植它,因為種植的規模大,而且又必須要用人工采挖,是以周邊村子裡的一些老頭老太太就去幫忙幹活。為了鼓勵大家的積極性,都是多勞多得,每挖一斤就能掙8毛錢,誰挖得多就掙得多。

而且這種藥材,估計很多愛煲湯的朋友們都是比較熟悉的,它就是“尾參”,是不是常用它來煲湯呢?而且在以前山中也常見,隻是很少人知道其價值而已。可是如今野生的難覓了,有些人就專門承包山頭種植它,利潤非常的可觀。

尾參是它的一個中藥名稱之一,它在民間也叫地管子、鈴铛菜、葳蕤等,而它的學名則更加具有書香氣息——玉竹,是不是給人一種很有詩意的感覺呢?

玉竹:酷似黃精,曾藏在深山無人識,如今成香饽饽,每挖1斤掙8毛

玉竹在過去農村的山上是比較常見的,它長得很像竹子,莖幹和葉子都有點相似,隻是這種植物比較的低矮,一般不會超過50CM。

而且因為這種植物因為和黃精非常的相似,有些人就常把他們兩搞混了,甚至是傻傻分不清。之是以玉竹和黃精如此的相似,那是因為它們本來就是“近親”關系,玉竹是百合科、黃精屬的一種多年生植物。

并且相比于黃精,玉竹在農村的出鏡率更高,隻因它對環境的适應性更強,并且對土壤環境要求也不太嚴格,常常生長在一些偏潮濕、土層深厚,土壤疏松的環境。

它既能耐寒,也能耐幹旱,但是卻和黃精一樣害怕陽光的直射,是以主要是生長在林下或者是山坡的陰面。

在過去,玉竹是山林中一種不怎麼起眼的植物,由于長得很像百合,有些人也常把它誤認成是野百合。

玉竹:酷似黃精,曾藏在深山無人識,如今成香饽饽,每挖1斤掙8毛

當時山裡的環境比較好,也很少噴灑除草劑,更沒有像近幾十年一樣有人到處去山裡挖“山貨”,是以野生的玉竹分布較多,當時也沒人把它當一回事。

可是後來,随着玉竹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并且随着市場的需求量大。常有一些商販去農村收購玉竹,于是就有農民不斷進山去采挖玉竹了,隻因它的根莖是一種很珍貴的藥材,具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等功效。

而随着越來越多的人進山采挖野生玉竹,山中的玉竹資源已經越來越少了。明顯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了,但是它的售價卻不低,經過幹制以後的玉竹高達30元一斤,是以有些農民就開始嘗試種植它了,并且給他們帶來了很可觀的利潤。

玉竹既然在野外都能大面積的生長,可見它種植起來也并不困難。尤其是玉竹适應能力較強,并且也沒有什麼病害,是以種植、管理都還算簡單。

玉竹:酷似黃精,曾藏在深山無人識,如今成香饽饽,每挖1斤掙8毛

不過唯一的一個缺點,就是它的種植周期偏長,這也是多數的藥材都有的一個特征。種植玉竹一般當年不會出苗,它的根莖在地下緩慢的生長,要等到第二年的4月份以後才出苗,而且普遍都要三年以後才能采挖,甚至更長的時間。

不過玉竹的産量不低,而它入藥的主要是地下的根莖,,鮮貨能達到畝産4000斤以上,而經過幹制以後更是要二三十元一斤。

在我們這裡,當地的老闆每年到了玉竹采挖的季節,就會到各村找一些老人來幫忙采挖玉竹。

因為這些老人雖然年紀大了,可是以前幹了一輩子的農活,他們也懂得如何去采挖玉竹。

玉竹:酷似黃精,曾藏在深山無人識,如今成香饽饽,每挖1斤掙8毛

是以幹活的效率還是比較高的,一般一天采挖兩三百斤都不是問題,這樣平均一天也有二百多元的收入。

不少采挖的農民紛紛表示,在以前這種東西山裡面多到沒人要。想不到現在卻這麼值錢,隻是可惜了山裡面野生的已經難找到了。

其實玉竹的價值非常高,它在《神農本草經》中還被列為上品,這可是最早的一本記載中草藥的典籍,并且它所記載的一共草100餘種中草藥,可見玉竹的價值之高,說它是尾參,和人參相提并論也一點不為過。

玉竹:酷似黃精,曾藏在深山無人識,如今成香饽饽,每挖1斤掙8毛

而且在近些年玉竹不光是入藥,還常被當成一種煲湯的食材,另外它還被加工成為了飲片、保健食品、保健飲料和美容護膚品等産品,也就不難了解為何玉竹的市場需求如此大了。

溫馨提示如今多地已經有農民種植玉竹了,如果你們有想法,可不要盲目跟風種植,小心後期又爛大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