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了夏侯淵、夏侯惇兩兄弟,你知道夏侯家還有這麼多猛将嗎

作者:切割地球

文 | 江隐龍

“荀氏八龍”、“司馬八達”、“馬氏五常”、“李氏三龍”,這四個名号雖然在名望上高低不同,但同樣都是名士組合。東漢一朝,儒學基本為世族豪門所壟斷,故而同門出身的名士謀臣多而将領少。隻是,少不等于沒有,“夏侯四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除了夏侯淵、夏侯惇兩兄弟,你知道夏侯家還有這麼多猛将嗎

曹魏名将夏侯淵有七子,其中夏侯霸、夏侯威、夏侯惠、夏侯和四人合稱為“夏侯四傑”。“夏侯四傑”背後屹立着沛國夏侯氏,而夏侯氏則代表着曹魏朝廷的谯沛集團。夏侯氏與曹氏均為沛國谯人。《曹瞞傳》中直接提出曹操之父曹嵩為夏侯氏之子,不過《曹瞞傳》本為孫吳人所撰,對曹操多有诋毀,是以曹操是否真出于夏侯氏尚存疑。可以肯定的是,曹氏與夏侯氏關系非同一般,曹操起事後最先加入了一批骨幹便是“諸夏侯曹”,其中夏侯惇、夏侯淵兄弟尤為出彩。

除了夏侯淵、夏侯惇兩兄弟,你知道夏侯家還有這麼多猛将嗎

以“諸夏侯曹”為核心,曹操帳下在汝颍集團之外組成了谯沛集團。曹操帳下的武将,谯沛人占據了何止半壁江山,除了夏侯兄弟之外尚有曹仁、曹休、曹真、夏侯尚、以及外姓的許褚、史渙等,其中不乏當世名将——而“夏侯四傑”之是以能成為“四傑”,除了四人本身關于用兵之外,自然也是依據谯沛集團本身的政治勢力。

除了夏侯淵、夏侯惇兩兄弟,你知道夏侯家還有這麼多猛将嗎

由此,曹操帳下的文武兩大勢力逐漸形成,而曹操顯然更加信任與其有着姻親與同鄉關系的谯沛集團。曹操實行屯田制,武将大多掌權;曹操又發《舉賢勿拘品行令》,征辟人才不以德行節操為要,這自然會引發士族清流的抵制與反彈。曹操欲進九錫、稱魏公,以荀彧為代表的汝颍集團與以夏侯氏為代表的谯沛集團态度截然相反。夏侯惇恥為漢臣,一度“上疏自陳不當不臣之禮”;而荀彧則以“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振漢朝”為由,認為曹操不宜進九錫。

除了夏侯淵、夏侯惇兩兄弟,你知道夏侯家還有這麼多猛将嗎

夏侯惇之恥與荀彧之勸,表達的自然不僅僅是個人态度。從曹魏内部的勢力紛争來看,“荀氏八龍”與“夏侯四傑”正好代表了反對或支援曹操代漢與否的兩股力量,而“司馬八達”一方面是“荀氏八龍”主張的延續,另一方又取曹氏而代之,意外地成為了兩者的綜合體。

除了夏侯淵、夏侯惇兩兄弟,你知道夏侯家還有這麼多猛将嗎

“夏侯四傑”中的夏侯霸,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投奔蜀漢,随姜維北伐。此時的曹魏天子名義上姓曹,但實權已經漸歸司馬氏。無論是“荀氏八龍”還是“夏侯四傑”,最終還是在“司馬八達”的運籌帷幄下黯然失色。“夏侯四傑”是東漢末年名号中的異類。名門雖多貴子但大多出謀臣而非武将,夏侯氏在三國時期的将門英才如此之多,也的确在世族豪門的壟斷之下,譜寫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除了夏侯淵、夏侯惇兩兄弟,你知道夏侯家還有這麼多猛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