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boot中分區和核心MTD分區關系

一、u-boot中環境變量與uImage中MTD的分區關系

分區隻是核心的概念,就是說A~B位址放核心,C~D位址放檔案系統,(也就是規定哪個位址區間放核心或者檔案系統)等等。

一般我們隻需要分3-4個區,第一個為boot區,一個為boot參數區(傳遞給核心的參數),一個為核心區,一個為檔案系統區。(但是有的核心就會有很多分區,比如核心參數會有兩個,還有會Logo的位址)

而對于bootloader中隻要能将核心下載下傳到A~B區的A位址開始處就可以,C~D區的C起始位址下載下傳檔案系統…….這些起始位址在MTD的分區資訊中能找到。是以bootloader對分區的概念不重要,隻要它能把核心燒到A位置,把檔案系統燒到C位置即可。

是以,在bootloader對Flash進行操作時,哪塊區域放什麼是以核心為主(核心中MTD的分區資訊可以從核心的代碼中看到)。傳遞給u-boot的參數隻要和核心中MTD分區資訊一緻即可。

而為了友善操作,bootloader類似也引入分區的概念。例如,可以使用“nandwrite 0x3000000 kernel 200000”指令将uImage燒到kernel分區,而不必寫那麼長:nand write 3000000 A 200000,也就是用分區名來代替具體的位址。

這要對bootloader對核心重新分區:這需要重新設定一下bootloader環境參數,就可以同步更新核心分區資訊

如:

setenv bootargs 'noinitrd console=ttySAC0root=/dev/mtdblock3 rootfstype=jffs2 mtdparts=nand_flash:128k(u-boot)ro,64k(u-bootenvs),3m(kernel),30m(root.jffs2),30m(root.yaffs)'

解析:在這裡的挂載檔案系統的地方mtdblock3,可以從mtdparts中看出來,第一個檔案系統(jffs2格式)在第四個分區,是以使用mtdblock3,關于分區和檔案系統的挂載在下面有解釋。

在設定了mtdparts變量之後,就可以在nand read/write/erase指令中直接使用分區的名字而不必指定分區的偏移位置.而這需要核心MTD最好沒有規劃分區。

如果你是通過uboot的核心指令行給MTD層傳遞MTD分區資訊,這種情況下,核心讀取到的分區資訊始終和u-boot中的保持一緻(推薦的做法)

如果你是把分區資訊寫在核心源代碼MTD裡定義好的方法,那最好保證它和u-boot中的保持一緻,即同步修改uboot及核心的相關部分。

解析:從分析的内容可以看出來,首先使用bootargs是可以重新設定核心分區的,使用的mtdparts,也就是說,如果核心中沒有指定好mtd分區資訊的話,使用uboot給與分區是很好的辦法,如果核心中指定好了分區的資訊,最好保證uboot中的分區和核心中的分區一直,如果不一緻的話,自我感覺是使用uboot的分區資訊,或者是uimage啟動不成功。

Uboot中分區和核心MTD分區之間的關系了解:

首先覺得這兩者是有關系的,但是關于在NAND分區過程中,是哪個依附于哪個,我覺得是uboot依附MTD,在核心flash device驅動中,如果有聲明NAND分區資訊的話,在uboot中可以再進行mtdparts分區,但是最終的結果是依照MTD進行挂載檔案系統的,例如:

如果核心分區資訊如下:

staticstruct mtd_partition smdk_default_nand_part[] = {

     [0] = {

          .name     = "uboot",

          .offset = 0x00000000,

          .size     = 0x00040000,

     },

     [1] = {

          .name     = "kernel",

          .offset = 0x00200000,

          .size     = 0x00300000,

     [2] = {

          .name     = "yaffs2",

          .offset = 0x00500000,

          .size     = MTDPART_SIZ_FULL

     }

};

從中可以發現,uboot和kernel是存在間隙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在NAND的最低端可定是uboot的資訊,那麼這個開發闆的uboot的分區資訊如下:

bootargs=noinitrdroot=/dev/mtdblock2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0

mtdparts=mtdparts=nandflash0:256k@0(bios),128k(params),128k(toc),512k(eboot),1024k(logo),3m(kernel),-(root)

從上面便可以看出來,挂載檔案系統的塊并不是按照mtdparts中順序數出來的檔案系統塊,因為在核心代碼中,檔案系統是挂載在mtdblock2上,但是在uboot分區中不是這個樣子,如果按照uboot的話應該是mtdblock5,但是核心中uboot和kernel之間是有間隙的,這個間隙正好别kernel之前的東西填充結束,總共2m,從核心資訊中的mtd分區資訊可知,在kernel聲明中,偏移量offset=0x200000,也就是2m,但是uboot的大小是size=0x40000,也就是256K,

這兩者中間是有間隙的,間隙的部分正好被填充滿,但是挂載檔案系統依舊是依照核心資訊而不是依照uboot中的分區。

         但是也有人說,修改nand分區,直接修改uboot中的mtdparts就可以,也就是說,

1.如何對nand 分區。修改mtdparts環境變量就可以了麼?

對于目前的U-boot而言,是的.而且, 設定了mtdparts變量之後,你可以在nand read/write/erase指令中直接使用分區的名字而不必指定分區的偏移位置.

set bootargs noinitrd console=ttySAC0 root=/dev/mtdblock3 rootfstype=jffs2  mtdparts=nand_flash:128k(u-boot)ro,64k(u-boot envs),3m(kernel),30m(root.jffs2),30m(root.yaffs)

2 核心通過bootargs找到檔案系統,bootargs中的mtdblockx即代表分區,block1,2,3代表哪個分區是如何确定的。

事實上,bootargs中的"root=/dev/mtdblockx"隻是告訴核心,root fs從第x個(x=0,1,2...)MTD分 區挂載,mtdblock0對應第一個分區,mtdblock1對應第二個分區,以此類推.至于這個分區對應MTD device(NAND Flash)的哪一段範圍,取決于核心讀到的MTD分區資訊,這個分區資訊可以通過:

1) 寫死在MTD層的NAND Controller驅動或者核心其他部分代碼裡

2) 通過U-boot傳遞給核心的指令行中的mtdparts=...部分解析得出,解析的規則同u-boot中mtdparts變量的指派規則

3) 其他可以讓核心知道分區資訊的任何辦法

3 在u-boot中給nand分區後是否要對應修改kernel的代碼?

如果你用的是通過核心指令行給MTD層傳遞u-boot中的MTD分區資訊,那是不需要的,在這種情況下,核心讀取到的分區資訊始終和u-boot中的保持一緻(推薦的做法)

如果你用的是把分區資訊寫死在核心源代碼裡的方法,那最好保證它和u-boot中的保持一緻,即同步修改核心的相關部分代碼

從上面這幾個情況看出來,如果在uboot中進行nand分區,那麼盡量保證和核心一緻,如果核心中沒有聲明分區資訊的話,在uboot中的分區就可以當做分區資訊使用。從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出來,那麼挂載檔案系統的部分還是依靠核心的mtd分區的。

nand write0x3000000 kernel 200000 這條指令是說從記憶體中往flash中寫核心,從記憶體位址為0x30000000的地方開始寫,往flash的偏移位址為200000的地方寫kernel這麼多位元組,也可以這麼了解:從記憶體位置為0x30000000的地方讀取kernel這麼大的位元組全部寫到flash偏移位址為200000的地方

nand read.jffs2 0x30007FC0 kernel;

從nand讀出核心:從哪裡讀?   從kernel分區

        放到哪裡去?-0x30007FC0

二、常用的分區方法

核心通過bootargs找到檔案系統,bootargs中的mtdblockx即代表分區,block1,2,3代表哪個分區。

事實上,bootargs中的"root=/dev/mtdblockx"隻是告訴核心,root fs從第x個(x=0,1,2...)MTD分區挂載,mtdblock0對應第一個分區,mtdblock1對應第二個分區,以此類推.

3:分區方法

1) MTD層的分區

2) 通過U-boot傳遞給核心的指令行中的mtdparts=...

3) 其他可以讓核心知道分區資訊的任何辦法,(核心預設的指令參數)

下面說到mtdparts,及它的用法:

mtdparts

mtdparts=fc000000.nor_flash:1920k(linux),128k(fdt),20M(ramdisk),4M(jffs2),38272k(user),256k(env),384k(uboot)

要想這個參數起作用,核心中的mtd驅動必須要支援,即核心配置時需要選上Device Drivers  ---> Memory Technology Device (MTD) support  ---> Command line partition table parsing

mtdparts的格式如下:

mtdparts=<mtddef>[;<mtddef]

<mtddef>  := <mtd-id>:<partdef>[,<partdef>]

 <partdef> := <size>[@offset][<name>][ro]

 <mtd-id>  := unique id used in mapping driver/device

<size>    := standard linux memsize OR "-" to denote all remaining space

<name>    := (NAME)

是以你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按照下面的格式來設定:

mtdparts=mtd-id:<size1>@<offset1>(<name1>),<size2>@<offset2>(<name2>)

這裡面有幾個必須要注意的:

a.  mtd-id 必須要跟你目前平台的flash的mtd-id一緻,不然整個mtdparts會失效 怎樣擷取到目前平台的flash的mtd-id?

在bootargs參數清單中可以指定目前flash的mtd-id,如指定 mtdids:nand0=gen_nand.1,前面的nand0則表示第一個flash

b.  size在設定的時候可以為實際的size(xxM,xxk,xx),也可以為'-'這表示剩餘的所有空間。

相關資訊可以檢視drivers/mtd/cmdlinepart.c中的注釋找到相關描述。

U-boot的環境變量值得注意的有兩個: bootcmd 和bootargs。

引用:

u       bootcmd

    前面有說過bootcmd是自動啟動時預設執行的一些指令,是以你可以在目前環境中定義各種不同配置,不同環境的參數設定,然後設定bootcmd為你經常使用的那種參數。

u       bootargs

    下面介紹一下bootargs常用參數,bootargs的種類非常的多,而且随着kernel的發展會出現一些新的參數,使得設定會更加靈活多樣。

A. root

用來指定rootfs的位置, 常見的情況有:

    root=/dev/ram rw  

    root=/dev/ram0 rw

  請注意上面的這兩種設定情況是通用的,我做過測試甚至root=/dev/ram1 rw和root=/dev/ram2 rw也是可以的,網上有人說在某些情況下是不通用的,即必須設定成ram或者ram0,但是目前還沒有遇到,還需要進一步确認,遇到不行的時候可以逐一嘗試。

    root=/dev/mtdx rw

    root=/dev/mtdblockx rw

    root=/dev/mtdblock/x rw

    root=31:0x

上面的這幾個在一定情況下是通用的,當然這要看你目前的系統是否支援,不過mtd是字元裝置,而mtdblock是塊裝置,有時候你的挨個的試到底目前的系統支援上面那種情況下,不過root=/dev/mtdblockx rw比較通用。此外,如果直接指定裝置名可以的話,那麼使用此裝置的裝置号也是可以的。

    root=/dev/nfs

在檔案系統為基于nfs的檔案系統的時候使用。當然指定root=/dev/nfs之後,還需要指定nfsroot=serverip:nfs_dir,即指明檔案系統存在那個主機的那個目錄下面。

B. rootfstype

    這個選項需要跟root一起配合使用,一般如果根檔案系統是ext2的話,有沒有這個選項是無所謂的,但是如果是jffs2,squashfs等檔案系統的話,就需要rootfstype指明檔案系統的類型,不然會無法挂載根分區.

C. console

console=tty<n>  使用虛拟序列槽終端裝置 <n>.

console=ttyS<n>[,options] 使用特定的序列槽<n>,options可以是這樣的形式bbbbpnx,這裡bbbb是指序列槽的波特率,p是奇偶校驗位,n是指的bits。

console=ttySAC<n>[,options] 同上面。

看你目前的環境,有時用ttyS<n>,有時用ttySAC<n>,網上有人說,這是跟核心的版本有關,2.4用ttyS<n>,2.6用ttySAC<n>,但實際情況是官方文檔中也是使用ttyS<n>,是以應該是跟核心版本沒有關聯的。可以檢視Documentation/serial-console.txt找到相關描述。

D. mem

mem=xxM 指定記憶體的大小,不是必須的

E. ramdisk_size

ramdisk=xxxxx           不推薦  

ramdisk_size=xxxxx   推薦

上面這兩個都可以告訴ramdisk 驅動,建立的ramdisk的size,預設情況下是4m(s390預設8M),你可以檢視Documentation/ramdisk.txt找到相關的描述,不過ramdisk=xxxxx在新版的核心都已經沒有提了,不推薦使用。

F. initrd, noinitrd

當你沒有使用ramdisk啟動系統的時候,你需要使用noinitrd這個參數,但是如果使用了的話,就需要指定initrd=r_addr,size, r_addr表示initrd在記憶體中的位置,size表示initrd的大小。

G. init

init指定的是核心啟起來後,進入系統中運作的第一個腳本,一般init=/linuxrc, 或者init=/etc/preinit,preinit的内容一般是建立console,null裝置節點,運作init程式,挂載一些檔案系統等等操作。請注意,很多初學者以為init=/linuxrc是固定寫法,其實不然,/linuxrc指的是/目錄下面的linuxrc腳本,一般是一個連接配接罷了。

H. ip

指定系統啟動之後網卡的ip位址,如果你使用基于nfs的檔案系統,那麼必須要有這個參數,其他的情況下就看你自己的喜好了。設定ip有兩種方法:

 ip = ip addr

 ip=ip addr:server ip addr:gateway:netmask::which netcard:off

這兩種方法可以用,不過很明顯第二種要詳細很多,請注意第二種中which netcard 是指開發闆上的網卡,而不是主機上的網卡。

說完常見的幾種bootargs,那麼我們來讨論平常我經常使用的幾種組合:

1). 假設檔案系統是ramdisk,且直接就在記憶體中,bootargs的設定應該如下:

setenv bootargs ‘initrd=0x32000000,0xa00000 root=/dev/ram0 console=ttySAC0 mem=64M init=/linuxrc’

2). 假設檔案系統是ramdisk,且在flash中,bootargs的設定應該如下:

setenv bootargs ‘mem=32M console=ttyS0,115200 root=/dev/ram rw init=/linuxrc’

注意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要在bootm指令中指定ramdisk在flash中的位址,如bootm kernel_addr ramdisk_addr (fdt_addr)

3). 假設檔案系統是jffs2類型的,且在flash中,bootargs的設定應該如下

setenv bootargs ‘mem=32M console=ttyS0,115200 noinitrd root=/dev/mtdblock2 rw rootfstype=jffs2 init=/linuxrc’

4). 假設檔案系統是基于nfs的,bootargs的設定應該如下

setenv bootargs ‘noinitrd mem=64M console=ttySAC0 root=/dev/nfs nfsroot=192.168.0.3:/nfs ip=192.168.0.5:192.168.0.3:192.168.0.3:255.255.255.0::eth0:off’

或者

setenv bootargs ‘noinitrd mem=64M console=ttySAC0 root=/dev/nfs nfsroot=192.168.0.3:/nfs ip=192.168.0.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