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六甲困境”還在嗎?中國在下一盤大棋,還缺一個支撐點

作者:鷹鴿分析
“馬六甲困境”還在嗎?中國在下一盤大棋,還缺一個支撐點

談及中國的國家安全,我們更多的時候講第一島鍊,講美軍在東北亞的軍事基地群,講所謂的東海、台海和南海三海關聯。用美軍20年前提出的“ANTI-ACCESS”和“AREA-DENIAL”的兩個概念來看,我們對于國家安全的認知眼界格局終究還是小了。

“ANTI-ACCESS”概念的核心内容是美國認為中國希望控制台灣、巴士、馬六甲和巽他四條海峽;“AREA-DENIAL”概念則是美國認為中國要通過建構不對稱作戰體系達到區域拒止的目的,進而實作對黃海、東海、台海和南海的控制。兩個概念綜合起來,美國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要把美國從這3萬公裡長的海上地帶擠出去。

是以,美國從很早便開始對中國進行布局。美國深入分析了中國的發展情況,比如我們經常充當論證依據的資料,中國進口石油57%走馬六甲海峽,26%走巽他海峽,總量占到了83%。這些資料是美國人為我們計算的。

美國很早就看清楚了中國發展的弱點,中國經濟重心集中在沿海200公裡範圍内,在這個範圍中聚集了41%的人口、50%以上的大中城市、70%以上的GDP、84%的外來直接投資以及90%的出口産品生産地。是以美國中央情報局在緻美國國會的報告中得出一個結論:該經濟帶的命運決定中國的生死存亡。

“馬六甲困境”還在嗎?中國在下一盤大棋,還缺一個支撐點

2012年,美國國防大學教授赫爾姆斯提出了著名的“離岸控制”概念。認為隻要美軍進行離岸封鎖,在諸如馬六甲等遠端封鎖海上國際通道,中國遲早都會坐下來和日本、菲律賓等國簽署一個不利于中國的城下之盟。赫爾姆斯提出該該概念的依據,主要還是清楚的看到了中國海外利益拓展和中國遠海作戰能力發展不比對的現實。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海外利益前所未有的突出,超過了過去任何一個曆史時期。僅僅一個石油,中國自産2億噸,進口5億噸,從1993年中國開始石油轉進口,這個安全問題便一直嚴重困擾着我們。再加上今天中國經濟“兩頭在外”的現實,這個安全訴求俨然成為中國面臨的首要安全問題。

美國人自然不會放過中國所面臨的安全問題,盯着中國的軟肋頻頻出刀,搞印太版小北約、南海興風作浪都是基于這一根本而來的。

馬六甲困境便是由此而産生的,中國如何從這個困境中脫身出來呢?中國正在下一盤大棋。

基本國情決定安全追求,中國的國家安全籌劃的關鍵起點便在于此。2012年中國首次提出海洋強國戰略,2015年在釋出的《中國軍事戰略》中首次提出“海外利益攸關區”。中國經濟發展“一頭重,兩頭在外”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必須走海洋強國戰略,提出海外利益攸關區隻是這條新征程的第一步。

“馬六甲困境”還在嗎?中國在下一盤大棋,還缺一個支撐點

國家戰略這個總架構搭建起來後,逐漸細化具體實施随即鋪開。第一步,兩條腿走路,實施備份方案。中國嚴重依賴石油海外進口,這個事實不可逆轉,我們換個思路,用陸上管道替代傳統的海上運輸,雖不能完全解決,但也可以有效降低比例,将相關的威脅降至最低。

中國-伊朗石油管道項目便是其中之一,這不僅能解決石油進口輸送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帶動管道沿線的經濟發展,是一個互惠雙赢的舉措。除了陸上管道項目,我們還通過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緬甸等國合作,繞開馬六甲這個咽喉,将原油從這幾個國家通過陸路轉運至中國國内。至于經貿,中歐班列、中巴經濟走廊、中緬國際通道等都是我們繞開海洋,尋求陸地國際通道的具體選項。

第二步,台海、南海一點一面同步發力,借勢取得南海-台海-東海的實際控制權。台海局勢緊張,對中國來說有利有弊。弊在于牽制中國的精力,利則展現在台海局勢緊張,中國借勢完成對台海的控制,順理成章,誰也指責不了中國。解放軍通過常态化對台巡航,完成了宮古水道隔斷美日,以及控制巴士海峽的戰略布局,解決困擾中國解決台海外部勢力幹涉的問題。

美軍在台海、南海搞雙海關聯,台海攪弄風雲,南海興風作浪,看似對中國很不利,實際上為中國推進南海建設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中國在南海進行了陸地吹填作業,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濟礁三角基地群成型,18個月内中國造地近3200英畝,深水港、3000米長的跑道以及相關的軍事設施建設同步完成,馬六甲第一次進入解放軍戰機的作戰半徑之内。

“馬六甲困境”還在嗎?中國在下一盤大棋,還缺一個支撐點

盡管美軍在南海的動作從未停止,時不時還放出一些要攻擊中國南沙島礁的言論,但是今天我們可以毫不客氣的講,過去美軍掌控的南海控制權今天全部在中國手中。同時解放軍還強化了南海方向的軍事部署,山東艦航母、055萬噸大驅、075兩栖攻擊艦以及戰略核潛艇,都部署在海南基地,南海這個軍事堡壘正在成型。

第三步,通過反介入作戰體系,進一步擴大優勢,鞏固中國近海的戰略主動權。今年上半年,美媒曾炒作美國海軍航母一入南海,中國轟炸機便起飛。這實際上是中美南海主動權易主的一個縮影。這兩年,解放軍對美軍的挑釁滋事給予強硬回擊,轟炸機充當陪練隻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去年中國還在南海給美國現場直播了反艦彈道飛彈打航母。

中國新一代重型戰鬥機、轟-6K/J中遠端轟炸機以及東風家族中遠端彈道飛彈大批量的服役和武庫更新,使得解放軍具備了對中國海岸線之外2000公裡各類軍事目标打擊的能力。反介入作戰不再隻是一個概念,而是切切實實的存在。

“馬六甲困境”還在嗎?中國在下一盤大棋,還缺一個支撐點

這盤大棋已經下的差不多了,所取得的效果亦是顯而易見的,馬六甲困境有其形無其實了。但目前解放軍僅将馬六甲納入到作戰半徑之内,很顯然還不能滿足中國的安全訴求。畢竟美軍24小時内便可完成對馬六甲海峽的封鎖,目前隻能是解決一時之慮,難解長久之憂。

中國想要長遠解決這個困境,還缺一個支撐點。

美軍在馬六甲海峽的軍事支撐點便是位于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中國完成了南海三角基地群的建設,馬六甲進入解放軍戰機作戰半徑之内,但是這遠遠不夠,我們隻是完成了馬六甲東部能力的拓展,西部還需一個支撐點,因為美印正在強化合作,馬六甲西口的安達曼-尼科巴已經是個威脅。

從地理上看,我們所能選擇地點分布在緬甸、斯裡蘭卡、孟加拉國三個國家。比如孟加拉國的達卡港、吉大港,斯裡蘭卡的漢班托塔港以及緬甸的科科群島等等。如果我們能在這三個國家尋求一個類似于吉布地的海外保障基地,我們便可保證在安達曼-尼科巴地區的存在,将這個西口安全威脅排除在外。

“馬六甲困境”還在嗎?中國在下一盤大棋,還缺一個支撐點

同時還可以與中國南海的基地群形成犄角之勢,在馬六甲兩端維持海上戰略通道的安全,即便是未來在泰國開辟一個人工運河,中國也能最大限度的保證中國海外利益的安全。這個支撐點,将解決中國的長久之憂,馬六甲困境将真正不複存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