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修水縣杭口鎮雙井村:依托文旅資源優勢 帶動村民創業就業

作者:紅色江西
修水縣杭口鎮雙井村:依托文旅資源優勢 帶動村民創業就業

杭口鎮雙井村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推出《體驗脫貧成就·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案例選編》,收錄了全國範圍内100個典型案例。《案例選編》的宣傳推廣,将為廣大幹部群衆開展“四史”學習體驗活動提供更多選擇,助力實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修水縣地處江西省西北部,面積4504平方公裡,人口89萬,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九江市人口最多的縣,地處湘鄂贛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不通高鐵,交通主要以公路運輸的方式,離南昌、長沙、武漢等周邊大中城市均在2小時車程,是九江市唯一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同時,修水縣是北宋詩書雙絕黃庭堅、國學大師陳寅恪的故鄉,全縣文旅資源十分豐富,修水縣充分依托本縣文旅資源優勢,以文旅大項目促進旅遊大發展,以旅遊大發展促進旅遊大扶貧,帶動當地貧困人口創業和就業,進而實作脫貧緻富奔小康的目标。

一、基本情況

修水縣杭口鎮雙井村:依托文旅資源優勢 帶動村民創業就業

雙井村位于修水縣杭口鎮,處修河上遊與甯州鎮黃田村相連接配接壤,距縣城5公裡,背靠杭山,修河穿村而過。境内山青水碧,環境優美,是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的祖居地和出生地,在宋代僅黃氏一族就出了48位進士,五位官至尚書,被譽為華夏進士第一村。全村面積6平方公裡,其中耕地1028畝,林地12400畝。轄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73戶1950人,現有貧困戶43戶,貧困人口131人。

二、旅遊扶貧成效

(一)村域即景區,村容村貌徹底大變樣

雙井村從一開始就被定位為國家級旅遊資源,縣委縣政府先後編制了《修水縣旅遊休閑區總體規劃》和《雙井村黃庭堅故裡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整個項目規劃面積1.4平方公裡,按照“一村一心、一帶一街三園”的規劃理念進行更新改造。項目總投資2.8億元,到目前,除景區核心景觀項目已完工外,進村道路已改造成标準旅遊公路,并形成環線雙向通行。村内修河沿河景觀、農田、茶園、瓜果采摘園和市政、綠化及亮化工程均已高标準完成改造。拆除空心房和危舊房135棟,對45棟村民民房進行風貌改造打造商業古街,按照仿宋風格高品位打造虎形章家秀美鄉村建設示範點,全村房屋完成風貌改造和污水治理,雙井村俨然成為一幅山水田園畫卷,全村面貌徹底大變樣。

(二)家園即景區,家門口實作就業創業

随着雙井黃庭堅故裡景區的建設和打造,為全村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雙井村适時成立了勞務公司,安排30餘名村民直接到景區從事管理、保安、保潔等工作,人均增收每年2萬元以上。在景區建設過程中,當地村民通過從事泥水、砌牆、油漆、木工等工作,在2018年到2019年賺取勞務工資達300萬元。并利用耕地等資源,發展農業特色産業,成立茶苗合作社、茶葉合作社、農業開發公司,建設葡萄基地、藍莓基地等,安排200餘村民就業,人均增收5300元,直接帶動70戶貧困戶就業。據雙井村黨支部書記姜偉介紹,随着全村旅遊的發展,茶葉已經成為村民增收重要管道,全村80%的農戶通過采茶、制茶擷取勞動報酬,全村現有茶園1000多畝,茶廠2家,茶館1個,年産值500萬元,人均增收600元。依托旅遊帶來的人流和資金流,10多家農家樂從無到有,在解決40多名村民就業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的基礎上,10多名村民實作了家門口當老闆的願望。與此同時,當地村民還依托自己的房子開辦超市、小商店、小賣部和民宿20餘家。全村僅2021年1月接待遊客4.9萬人,2月已接待遊客9.5萬人。到目前,全村300多人實作家門口就業,人均增收約3萬元,30多人實作家門口創業,全村43戶貧困戶、131名貧困人口全部實作脫貧,真正實作了鄉村旅遊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三、主要做法

修水縣杭口鎮雙井村:依托文旅資源優勢 帶動村民創業就業

(一)打造核心景區,開展專業化營運,引爆旅遊發展

黃庭堅作為修水縣一張響亮的名片,修水縣高度重視雙井村的發展。2017年,雙井華夏進士村項目啟動建設。景區開發中,充分挖掘黃庭堅詩詞文化、書法文化、孝廉文化,建設了書院文化展示館、黃庭堅故居、魁星樓等設施,讓文化有了旅遊載體。2018年9月修水縣同中惠旅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将雙井黃庭堅故裡景區營運交由其專業化運作。2019年4月雙井黃庭堅故裡景區正式對外經營,管理機關全面對景區進行日常營運管理。在景區營運中,開發茶文化、農耕文化等,設定研學旅遊課程,做足研學旅遊文章。讓非遺走進景區,甯河戲、全豐花燈等戲曲多次登上古戲台表演,修水貢硯、修水哨子、甯紅茶等非遺也走進景區,豐富景區體驗活動。結合景區文化特色,研發毛筆、硯台、字帖、雙井綠茶等系列旅遊商品,受到遊客的好評。加上元宵喜樂會、千人健步行、萬人遊茶品茗、端午粽趣節、重陽節敬老、七夕浪漫趴、中秋遊園會、萬人繪國旗、狀元遊街、漢服節、書法文化進萬家等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雙井黃庭堅故裡營運正走向正軌,黃庭堅這塊金字招牌正在被擦亮。2020年景區接待遊客達6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5000萬元。2019年雙井黃庭堅故裡被評為江西省AAAAA鄉村旅遊點,2020年4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20年8月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二)發揮村兩委班子主體作用,帶動全村上下共享旅遊發展成果

随着雙井黃庭堅故裡景區營運逐漸走向正軌,源源不斷的人流、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向該村彙聚。雙井村抓住景區發展機遇,充分利用各類政策開展民生保障工作,帶領全村村民共享旅遊發展成果。以雙井村兩委班子為依托,将全村黨員幹部化組分片區組成旅遊發展保障小分隊,吸納100多名群衆組成宣傳、護路、環境衛生、物資保障和愛心等志願者服務隊,全面參與全村旅遊發展工作。引導村民在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方面做好布局,開展差異化經營。并加大對遊客認可度高的産品和服務進行扶持,鼓勵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同時,實施産業、就業、易地搬遷、危舊房改造、健康、教育、村莊整治、基礎設施、生态、社會保障等十大扶貧工程,全面提升全村旅遊發展保障。4年來共發放畜牧、蔬菜、茶菊、林果産業扶貧資金近12萬元,惠及30戶貧困戶,發放小額信貸款30.9萬元。提供公益性崗位5個,發放就業扶貧資金近14萬元。2018年旅遊主管部門組織190多名雙井村民開展鄉村旅遊教育訓練,并帶其到靖安、銅鼓學習考察鄉村旅遊發展經驗做法,2019年又組織骨幹和緻富能手到平江等地取經,提升其經營能力和服務水準。四年在全村實施6個新村點,争取新農村建設及村莊整治資金780萬元,對全村的貧困戶進行了改水、改廁、改生活環境,使全村貧困戶整體生活環境徹底改變。改造路網7公裡,房屋風貌改造256戶。2017年建立100千伏光伏發電站一座,實作效益4.35萬元,光伏收益全部用于貧困戶分紅和村級公益性事業支出,其中安排2名貧困戶擔任保潔員,1名電站管理者,深度貧困戶分紅1.2萬元。四年來發放低保金67.632萬元,五保金15.444萬元,四年來共免除了143人的農村合作醫療費用11.44萬元,免除農保費用2.56萬元,發放臨時救助7.8萬元。全村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倍增,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四、經驗啟示及未來展望

修水縣杭口鎮雙井村:依托文旅資源優勢 帶動村民創業就業

(一)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夯實全村發展基礎

雙井村目前已經注冊成立了勞務公司,建設了山谷客舍民宿,接下來要按照公司化、市場化模式進行營運和管理。同時,随着景區的發展壯大,要加大投入,進一步盤活村級資産,以村集體為主導适時成立各類合作社、發展社、業務社,并形成自身核心産業,讓村集體在文化旅遊發展過程中起中堅作用,帶領全村村民适應市場需求來謀緻富奔小康。

(二)做活旅遊經濟,打造富民産業

充分利用好雙井古街,差異化布局全村旅遊業态,适時建設一批滿足不同遊客吃、住、玩、樂的特色餐飲、小吃店、農副特産店、手工藝精品店、咖啡奶茶店、水果店等,形成吃、住、行、遊、購、娛的産品體系,以口碑、特色打造屬于雙井的網紅打卡點。依托現有耕地,發展好西瓜、藍莓、草莓、葡萄、柑橘等觀光采摘産業,形成四季瓜果飄香、遊客體驗不間斷的良好局面。同時,依托資源優勢,重點打造好雙井綠的茶葉品牌,增加遊客茶葉體驗,延長茶葉發展鍊條,形成采茶、喝茶、品茶、買茶的濃厚氛圍。

(三)強化民生保障,解決村民後顧之憂

加強對困難村民的幫扶力度,采取一對一的幫扶政策解決好他們基本需要,鼓勵他們通過自身勞動發展緻富。針對失地農民,要多争取各項政策,在保險、就業、創業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和幫助。要進一步開闊思維,加強業務能力教育訓練,堅決抵制村民“等靠要”思想,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發展,讓村民在自身就業、創業過程中樹立信心、嘗到甜頭、提高自己。

案例點評

旅遊經濟在扶貧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雙井村依托文旅資源優勢促進旅遊發展,以旅遊發展促進旅遊扶貧,帶動貧困人口創業就業。将村域作為景區,徹底改造村容村貌,把家園作為景區,以景區為抓手,挖掘文化資源,發展研學旅遊,開發旅遊商品,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讓村民嘗到甜頭,真正實作了鄉村旅遊發展成果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