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此以後,再無喜劇

作者:自在樂觀的晴天

最早接觸星爺的相關作品,是大話西遊。那會在讀國中,大概2002年左右。懷舊的人,總會把過往的喜怒哀樂、甚至眷戀,與當時經曆的人和物聯系起來;然後,發現再也回不去的時候,就找尋當時的人和物、以撫平對于過往的懷念。這,可能就叫:睹物思人,或睹人思己。

沒有經曆,單純快樂

那會校門口的書攤上,幾乎随手一翻,就能看到那句“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而這句話正好迎合了青春的晦澀、懵懂、還有叛逆。而當時對于這種無厘頭式的幽默,也僅停留在好奇、有趣:好奇的是如此接地氣的“下裡巴人”文化,可以出現在書籍和影視;有趣的是這些有關情感的詞語,這樣組合以後,竟不覺得情意綿綿,反而成為一種娛樂。

在此以後,再無喜劇

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這就是我的“星之初體驗”,很淺的感受,卻給了青春裡很多單純的快樂。

成長路上,痛的領悟

大學時光,是最輕松的日子,沒有老師管、不被功課壓;但大學時光,又是最痛的日子,悄悄地、每個人都在被蛻變。

在這裡,幾乎看遍了星爺的所有經典影片。《算死草》《百變星君》《國産淩淩漆》《食神》《九品芝麻官》《破壞之王》《武狀元蘇乞兒》《大話西遊》。。。

但最喜歡的還是《喜劇之王》、還有那本尼坦尼詩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

在此以後,再無喜劇

一個市井小民,除了對于夢想的執着、幾乎一無所有。這,像極了那會剛入社會的我們。

沒有被社會這個大染缸浸泡,滿心單純而富有激情;親情、友情、愛情,還有興趣愛好、職業,對我們來說,都是純粹的。我們天真的以為,隻要努力、就沒有到達不到的終點。

在此以後,再無喜劇

直到,因為輕狂、浮躁、自以為是,被制度狠狠得按在地上、摩擦。但年少輕狂,并不是錯。

在此以後,再無喜劇
在此以後,再無喜劇

直到,因為白眼、否定、冷嘲熱諷,被權貴重重得逼到牆角、冷落。但崩潰邊緣,初心還在。

在此以後,再無喜劇

這不就是我們的成長之路。

對于理想,在堅持與放棄之間,徘徊過;對于機會,在得到與失去之間,卑微過;對于信念,在堅守與背叛之間,掙紮過。

最後,

在多彩的生活與暗淡的生存之間;尋找在堅持以後,最接近平衡的位置。

在炙熱的理想與冰冷的現實之間;尋找在妥協以後,最靠近真心的地方。

在此以後,再無喜劇

浮誇以後,難得糊塗

每一段路,都會有一些人和事;讓我們成長。

而視野越寬廣的人,越容易接受自己認知以外的東西。有容乃大。

是以,成長、并不應該是功利的。就如于學生而言,并非玩樂、就等于虛度,也不是埋頭苦讀、才配得上收獲;又如最好的劍招,其實是心中無招。無為而有為,不用刻意用力、堅持該堅持的,得失我命、富貴在天。

在此以後,盡力便好。

在此以後,再無喜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