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作者:博物文化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編者按:本期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系列第一篇,我們從開山祖師講起~

說起中國現代考古學史,短短一百年,不算太長。由于它探索未知的特性,以及特殊的工作場景,使得很多人對之非常好奇。然而,在“鬼吹燈”、“盜墓筆記”、“盜墓軍閥孫殿英”之類盜墓故事的影響下,很多人曾來問綠小馬,學考古是不是就是名正言順的盜墓?綠小馬可是很有職業榮譽感的,當然不能苟同,于是嚴肅地把這些朋友教育了一番,考古其實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實踐學問,

今天,綠小馬想給大家講講中國考古學的緣起,這段長達100年的曆史,要從現代中國考古學界的開山祖師——李濟說起。

李濟,中國考古學之父,著名的中國現代考古學家,湖北出生,北京長大,美國讀書。1918年,李濟作為清華學堂(留美的預科學校)預科生,被選中送去美國留學。他有多厲害呢?,麼說吧,在美國克拉克大學一年拿下心理學學士,一年修完社會學碩士,最後去了哈佛,三年攻讀完人類學博士,更是中國第一位人類學博士,五年時間本碩博連讀,放到現在,恐怕都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

當年他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就曾在“自撰履歷”中寫道:“要是有機會,還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墳掘墓、斷碑尋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來尋繹中國人的原始出來。”“刨墳掘墓”的玩笑話後來竟成了李老一生的事業,沒有他這玩笑話的志向,中國的考古學研究或許得倒退幾十年吧。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No.1

“博父”的“學閥”兒子

考古學界的大咖實在是太多了,李濟那個年代的,像傅斯年、董作賓、石璋如、梁思永、吳金鼎等等,随便挑出一個人來那就是一座泰山,唯獨李濟,稱得上是泰山的泰山。著名的考古人類學大家張廣直、考古學家夏鼐都是他的學生,考古學、曆史學大家尹達、甲骨文專家、考古學家石璋如都曾受到他的教導。

據說他父親給自己起了個外号叫“博父”,以此來炫耀自己的兒子有多厲害,李濟的“學閥”之名,大概就是從這裡來的。當然,事實上,李濟是個很謙遜、又非常專注于學術的人。

當時的留學生,學成後都是要回國的,李濟也不例外,回國後被聘任到南開大學、清華大學,還和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一同執教于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别看他資曆淺,清華給他的标配可是和四大教授一樣的,有助教、有教研室,還有400大洋,當時的他,不過29歲。

我們看看李濟的履歷,不難發現他并非考古學科班出身,他是研究人類學的,那怎麼走上了考古的路呢?

No.2

合作可以,東西留在中國

李濟走上考古之路,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丁文江。丁文江就是李濟考古之路上的指路明燈,他自己也曾說過,當年去南開後:“便遇到了幾件與我一生有關的事。第一件事,便是認識了丁文江先生,他實在對我有很大的影響。”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丁文江

丁文江是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是中國地質事業的創始者。當年,兩人剛認識不久,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濟指出丁文江做的人體測量資料有問題,關鍵是,這個問題真的存在,原來是丁文江的卡尺不夠準确造成的,這讓丁文江對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刮目相看。自那之後,丁文江特别積極地把李濟介紹給國内外的考古學專家們,帶他走上了這條路。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傅斯年

1928年,國民政府成立了中央曆史語言研究所(簡稱史語所),傅斯年任代理所長,組建了考古學組,開始了對

當時傅斯年先派了甲骨文專家董作賓去調查,知道發掘可行之後,他便想着再找一個合适的人選,于是,便選中了在學界小有名氣的李濟,傅斯年看上的不隻是李濟的學識和實操經驗,還有李濟的風骨和德行。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

1924年,美國弗利爾美術館主動找到李濟,想要邀請他一同進行考古,不過李濟提出了一個合作條件:在中國的地方挖中國的東西,必須要和中國的學術團體合作,而且東西得留在中國。于是,在傅斯年看來,一個這樣有民族氣節人,小屯村的發掘工作,非他莫屬了。

No.3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

史語所在安陽的發掘,始于1928年10月13日,這是個非比尋常的日子,正是從這一天開始,殷商王朝最輝煌的時刻漸漸展現在世人面前。

殷墟是我國商王朝後期的王都,也是商王朝最輝煌時期的駐地,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陽市老城西北郊,殷墟遺址以小屯為中心,小屯村,後經過考證,被認為是甲骨的發現地。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不過,殷墟的古物可不是李濟最先發現的。清政府的國子監祭酒,相當于皇家學院院長的王懿榮是最先注意到這件事的。清光緒25年的某一個秋天,當時京城流行起了瘧疾,就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王懿榮也得了這個病,中醫給他開藥的時候,有一味叫“龍骨”的藥材讓他很好奇,不過早就煮成了藥渣也無從考證。

直到有一天,一個山東的古董商知道他喜歡搜集古董,從河南給他帶了幾樣“寶物”前去拜會,其中竟然又碰到了那個“龍骨”,他把龍骨全部拼起來後居然是一整塊龜闆,上面的上古文字讓王懿榮意識到那可能是殷商的文字。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在各個地方搜集“龍骨”,這就是後來震驚世界的“甲骨”。這個叫“龍骨”,也叫“字骨頭”的東西,多出土于河南安陽,當時農村裡的人根本沒把他們當回事,賣的賣,丢的丢,散失了不少,同時也維持了安陽小屯附近好多人的生計。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甲骨

王懿榮去世後,大部分甲骨落到了一個叫劉鹗的人手裡,也就是《老殘遊記》的zuo'z和,他撰寫的《鐵雲藏龜》讓甲骨市值飙升,随之而來的就是猖獗的盜掘、造假活動,很多甲骨還被賣給了外國人。末世好古董,那個年代下,饑荒和戰亂連綿不絕,刻字的甲骨甚至都可以用作綁票的贖金。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亂世之下,盜掘者不僅盜走了青銅器、甲骨等物,更破壞了殷墟遺址的曆史面貌,滿目瘡痍的盜洞讓李濟感歎:“這個文明古國,盜墓的曆史就和喪葬的曆史一樣長。”

傅斯年有句名言:“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一個找字,奠定了中國考古事業的基底。李濟就是踐行這個“找”字的人。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李濟在殷墟考古現場

殷墟的第一次發掘,由于沒有經驗,隻知道向下挖洞,跟盜掘沒有什麼差別,直到李濟加入,才改變了這一現狀。從1928年10月到1937年6月,李濟參與了十五次殷墟發掘工作,也是在殷墟,李濟、梁思永等人,培養出了中國近代最早的一批考古人士,“殷墟考古大學”名副其實。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很多人對考古這一行為是不了解甚至是抵制的,他們認為考古是對祖先的一種侵犯,是絕對不能做的事情,而李濟這些人,他們就做了,而且這一做,做出了前所未有的中華文明。

李濟這麼說過:“安陽殷墟發掘所獲得的文字、青銅器、石刻,以及商人的人體骨骼,無論哪一方面,都把中國的曆史推早了六七百年至一千年,這些史料,印證了殷商時代的真正面目。”殷墟發掘,是中國考古事業中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考古發掘,這裡出土的文物,為後世研究商朝曆史提供了實證資料,可以這麼說,我們現在仍然活在李濟發現的商朝曆史中。

中國考古學開山祖師居然不是科班出身?

李濟生前最後一本著作是《安陽》,他應該還是想回安陽看看的,至少,一直在牽挂着那締造他一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