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鄰水劉金:我們當代人如何看待儒家思想,繼承發展儒家文化?

作者:匠心讀書會
鄰水劉金:我們當代人如何看待儒家思想,繼承發展儒家文化?

中國人,首先傳承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影響着中國幾千年,雖然我們進入了2021年,但儒家依然浸潤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特别是年歲大和從農村出來的人。每個民族都有其劣根性,并非盡善盡美,這是實話非狡辯。面對儒家文化,有幾點可以聊聊當代人的态度,怎樣看待儒家,孔子,儒家思想,做到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一是,我們要批判性接受儒家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魯迅先生說的拿來主義。一棍子打死,一屋子燒掉都是不明智。

二是,儒家和儒教差別很大。儒家,可以是每個中國人;儒教,主要是統治者将儒家思想拿來統治和愚民被統治者。我們要批判的主要是後者。一種學說流派,本身是中性的,無毒無害的。

三是、孔子不能和儒家,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完全劃等号。孔子隻是儒家的創始人,儒家文化經過很多代人的努力修補完善,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認知的儒家或“儒教”。孔子一介教師,尚不能和儒家儒教完全畫等号,很多說法皆後人加上去的。

四是,日常的儒家思想和儒家經典差别很大。我們生活中的儒家形式具化,與經史典籍還有很大差距,是否有白話文和文言文的差别,這種說法不知恰當否。意即俗世的儒家和儒家最高境界有很大差距,除非儒家大儒,普通人做不到達不到。

五是,儒家文化要與時俱進,順應世界潮流。儒家思想傳承性幾千年,幾乎從未中斷,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特例和奇迹,其傳播性也很強,比如儒家文化圈,在東亞、東南亞諸國中證明儒家文化并非一無是處,無人接受。儒家思想要發展,還要與時俱進,還要觀天下與順世界潮流,我們要學習當今世界先進科學文化。

六是,文化人不是提純的人群,也有自身缺陷。傳統意義上的讀書作文人,滿懷的是“仁義禮智信”,君子固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身無分文心憂天下。文人活着也會有七情六欲,也有名利要求。記住除少數“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飛黃騰達外,多數還是“孔乙己”,還活在社會底層。要求文人做神仙聖人,就像定義教師道德真空般不切實際。

綜上所述,用現代的眼光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儒家,儒家思想不會消滅,儒家文化還會傳承下去,如何利用好發展好這是一個嚴肅的課題,需要更多人更長久的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