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城路這裡的路面發生了無聲、無感的變化……

作者:上觀新聞

近日,有市民經過水城路時,發現路面變成了黑色,還泛着光,以為是用了高科技材料,走近一看才發現,原來是鋪路鋼闆被平整地嵌入了地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一起來看看。

水城路這裡的路面發生了無聲、無感的變化……

鋪路鋼闆對于市民們來說并不陌生,有時走在路上經常會遇到。市政道路施工時通常會在路面維修的路段鋪設一段鋼闆并在四周設定減速帶以保障車輛正常通行。該做法一直是市政施工的傳統做法,在各區的操作都是一樣。

前不久,永達市政公司在施工過程中與一值勤交警進行溝通時了解到,臨時鋪設鋼闆并在四周設定減速帶的施工方法,對市政交通和市民們的出行存在一定影響和安全隐患。具體展現在:有車輛行駛到施工路段時,必須減速慢行或繞行避讓,如果車速過快會則會存在安全隐患。但在高峰時段,減速慢行則會産生交通擁堵的問題,并且車輛開過減速帶時會産生較大噪音,對周邊居民的生活産生影響。

正是這次對話引起了永達市政公司的重視,也與其一直以來希望研發嵌入式鋪路鋼闆技術的想法不謀而合。于是,便在位于仙霞新村街道的水城路路段開展試點改造工程。

水城路這裡的路面發生了無聲、無感的變化……

△市政傳統鋪設鋼闆的做法

今天(11月15日)上午,記者在水城路看到,該路段上面鋪設了一層鋼闆。跟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鋪路鋼闆被嚴絲合縫地嵌入了地面,像是與路面融為了一體。在車輛行駛過該路段時,并不需要減速、慢行及避讓,承重也與普通路面一緻,公共汽車開過并沒有較大影響。

“這套施工技術表面看上去僅僅是挖了一個凹槽,把鋼闆嵌入進去就行了。實際上,對施工技術要求很高,絕對是一套‘精細活’”。

據該項目負責人江毅介紹,鋼闆嵌入式施工,首先要反複測量尺寸,再對路面洗刨凹槽,待凹槽洗刨到一定程度後嵌入鋼闆,再将四周墊入麻袋,增加密合度,以達到緩沖、減震,增加摩擦、阻力。過程中要求凹槽與鋼闆的厚度一緻,為達到精細的效果,機器洗刨到一定程度後就需要人工修槽。

水城路這裡的路面發生了無聲、無感的變化……

“施工時,為追求與路面平整的效果,不僅要反複測量資料,保證鋼闆尺寸與凹槽尺寸一緻,還要經過不斷嘗試,保證與路面的平整性。往往是鋼闆蓋上去了之後再吊起來,如此反複調整,直到鋼闆嵌入凹槽與路面分毫不差并且不會造成路面塌陷才算成功。”

經過江毅與施工隊的不斷嘗試、調整,最終,鋼闆被嚴絲合縫地嵌入了凹槽。

“路面很平坦的啊,天天從這裡過,平時怎麼騎現在就怎麼騎,不用減速。”“以前那種技術,路面上的減速帶高出一截子,有時經過時怕摔倒,要特别注意放慢速度或繞開來,這次倒不用了嘛,心裡踏實多了。”來往的市民對路面反映良好,紛紛表示跟正常的路面沒有太大差別,通行時如履平地一般,跟以往相比安全系數也提高了許多。

水城路這裡的路面發生了無聲、無感的變化……

△嵌入式鋼闆鋪設的地面

據永達市政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嵌入式鋪路鋼闆的技術研發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這在全區尚屬首次,算是開創了“先河”。

目前,永達市政公司已将嵌入式鋼闆施工列入“我為群衆辦實事”項目,先以水城路為試點,開展先行先試,待技術成熟後會在全區範圍内進行推廣。屆時,居民的出行将更加有保障。

水城路這裡的路面發生了無聲、無感的變化……

部分圖檔來源于永達市政

文字/圖檔:李 博

編輯:畢揚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