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分布式系統的那些事兒(三) - 系統與系統之間的調用

系統與系統之間的調用通俗來講,分為本地同一台伺服器上的服務互相調用與遠端服務調用,這個都可以稱之為RPC通信。淺白點講,客戶通路伺服器A,此時伺服器要完成某個動作必須通路伺服器B,伺服器A與B互相通信,互相調用,A通路B的時候,A挂起,等待B的響應,B響應傳回相應的資料個A,A再傳回給使用者,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栗子。

舉個常見栗子,使用者上傳圖檔,使用者上傳圖檔首先會經過自身的伺服器,然後再對圖檔進行處理,此時圖檔處理放在圖檔伺服器中進行,那麼我們隻需要調用圖檔伺服器提供的接口即可,然後等待響應傳回的圖檔位址,此時我們隊它進行額外的處理,儲存到資料庫然後在傳回到前端進行顯示。

再不明白就說說這次的順豐和菜鳥資料安全事件,就是你調用我我調用你這樣的一些列RPC通信。

其實在多年以前,系統之間的通信通過建立tcp協定來進行互動,非常麻煩,而現如今使用RPC的話那麼就簡單的多了,很多細節方面的事我們無需關注,比如socket啊,資料的轉換啦解析啦等等。

RPC通信在系統之間的主要資料格式會以json為主,當然也有xml的形式,但是不多,不過很多老系統還是都會以xml為主。

在傳輸過程中,系統和系統之間的通信通過網絡,而通信并不會保證每次都會成功,是以各類錯誤也一定要完善,就像咱們有時候對接第三方接口那樣,會提供很多的錯誤碼供我們分析,甚至還有逾時請求的響應時間配置等等。對于這一系列的異常以及錯誤,我們一定要捕獲并且處理,不然在頂端的客戶不知道系統發生了什麼而一直等着,這樣是不人性化的。

系統之間通信收到網絡的影響很多時候響應會比較慢,此時的使用者可能會在用戶端多次點選按鈕,這樣被調用的服務端就會執行多次,那麼就要考慮系統的幂等性,這個不多說了,以前的文章裡有講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