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Android Activity類應用技巧分享

onCreate和onDestory對應。onStart和onStop對應,onResume和onPause對應。

這幾個函數大概是這樣定義的,當啟動一個Android Activity類的時候,onCreate方法首先會被啟動,然後接着是onStart和onResume,也會啟動,一般地,等這幾個函數都啟動完了之後你這個Activity就可以被顯示出來了。當然我這裡說的是一般的情況,如果你要是在這三個函數初始化的時候啟動了一個背景的Service,那麼還要等待ServiceConnection執行完畢才能夠被顯示出來,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什麼是Service了,在以後我會介紹它,這裡大家就先了解下Service的回調函數也會影響Acitivity的啟動就可以了。

這是Activity啟動時會調用的三個函數,在Acitivity銷毀的時候會調用onPause,onStop,onDestory。當調用完onDestory之後,你的Acitivity也就被銷毀完畢了,這時候你在調用Activity的isFinishing的時候,就會傳回true,但是此時Activity的this指針還可以被使用,如果你在Activity單起一個線程做其他事情的話,那麼上下文變量context指針還是能夠被使用的。

當然Android Activity類有可能還處于其他狀态,不一定就是被顯示或者被銷毀,很有可能這個Activity啟動了另一個Activity,這個時候前先的那個Activiy就會被放到系統的堆棧中,等被啟動的Activity傳回的時候,它又重新被顯示出來,這個流程是這樣的,一個Activity啟動了另外的一個Activity,那麼它就會調用onPause函數,進入一種停滞的狀态,然後被啟動的Activity被銷毀傳回後,又會調用onResume函數。

對于Activity的這種機制,我感覺在初始化的工作最好放到一個自己定義的一個接口中,因為由于Activity狀态的改變,你的Activity的Layout就有可能會被改變。說到這裡就要談一下什麼叫做Layout,每個Activity的界面的布局就是一個Layout,每個Activity都要有這樣一個布局它才能夠被顯示出來,一般地,我們都會把一個Layout放到一個XML檔案當中,然後直接調用Activity的setContentView函數來填充這個Activity,如果Layout不放在xml檔案中,也可以用代碼生成一個動态的Layout,也就是說用Activity。

this指針生成一個Layout。這個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叫做droiddraw,論壇裡就有連結,站長好像發過貼。這個工具非常好用,不用看教程半小時就能學會,上面有一些特定的控件,把控件擺好布局後直接能生成xml檔案。把這個xml檔案放到項目的res/layout檔案夾下面就可以了。生成好Layout檔案後,你就要為你程式要用到的一些控件設定ID,具體怎麼設定大家可以在google的Android首頁裡有,叫gettingstarted,那個寫得很明白,我就不跟這裡重述了。

接下來還是談下Android的這幾個主要的函數,我還有些建議就是在onCreate函數中盡量少寫代碼,把盡肯能多的東西放到onResume和那個自定義的初始化函數裡去寫,onResume這個函數被調用的幾率是非常高的,這裡大家在模拟器上開發可能沒有感覺到onResume的重要性,在真機上測試就會發現,當螢幕變黑進入等待狀态,然後你手動恢複螢幕變亮時也會進入onResume狀态,是以我感覺把一些重新整理控件的方法放到onResume函數中來做還是非常必要的。onPause,onStop,還有onDestroy函數都是用來做一些清理工作的,比如說一些變量要被釋放,一些線程要被停滞等等都可以放到這裡來做。

下面我來總結一下Android Activity類一個大概的設計思路:

首先設計一個方法,這個方法主要作用就是初始化Activity的控件,進行各種條件判斷,對Acitvity來進行不用的布局初始化,這裡舉個例子來解釋下為什麼要初始化不同的布局,例如你的這個Activity從SD卡讀取了一些資訊,那麼當你拔出SD卡的時候這些資訊肯定也就沒有了,那麼你就要進行另外的一個布局來顯示這個Activity,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重用這個函數來進行布局的初始化。

onCreate函數:注冊你要用到的變量,比如說service,receiver,這些變量是無論你的Activity是在前台還是在背景都能夠被響應到的,然後調用上面那個用來初始化的函數初始化布局資訊。

onStart函數:注冊一些變量。這些變量必須在Android Activity類在前台的時候才能夠被響應。

onResume函數:調用一些重新整理UI的函數,每當Activity調用到這裡時就要重新整理一下UI各控件的狀态。

onPause函數:一般是做一些變量的設定,因為這個時候Activity馬上就要切到背景處理,可能有些變量就要被釋放掉或者狀态要做些相應的調整。

onStop函數:反注冊在onStart函數中注冊的變量。

onDestory函數:反注冊在onCreate函數中注冊的變量。

上面談了些Android Activity類的最常用的一些方法,當然還有很多方法沒有談到,有很多方法我也沒有用過,其他方法大家可以參考google的文檔。

接下來我來談談Activity中最簡單的一些通信方法,這裡我先定義兩個名字為友善接下來的叙述,啟動另外一個Activity的那個Activity我們稱之為主Activity,被啟動的那個Activity我們稱之為子Activity。

主Activity和子Acitivity通信的方式有很多種這裡介紹兩種最簡單的方法。

方法一:通過Intent來進行參數的傳遞,在Intent中有各種putXXX方法來存放各種參數,然後在子Activity接收到這個Intent時能夠從這個Intent裡取出這個參數,利用getIntnet()。getXXXExtra()方法就可以了。

方法二:當一個主Activity想從一個子Activity接受消息時可以使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方法,例如這樣啟動一個Activity,startActivityForResult(i, REQUEST_CODE); 然後在主Activity中的onActivityResult方法對requestCode進行判斷來對子Android Activity類不同的傳回處理不同的情況,另外子Activity也可以利用setResult方法來設定主Activity方法中的resultCode,這樣主Activity也可以根據子Activity的不同的resultCode來處理不同的情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