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票房9億美元仍虧錢?《波西米亞狂想曲》編劇狀告拖欠報酬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以皇後樂隊主唱弗雷迪·莫庫裡為主人公的《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是2018年最熱門的影片之一,并在翌年的奧斯卡獎上赢得包括最佳男主角獎在内的四座小金人。然而,該片編劇安東尼·麥卡滕(Anthony McCarten)日前一個匪夷所思的爆料,令這部三年前的影片重回外界的視野。

安東尼·麥卡滕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全球票房高達9億美元,但仍有5100萬美元的賬面虧損,這導緻他無法獲得應得的報酬。為此,他已将一紙訴狀遞上洛杉矶高等法院,控告制片人格拉漢姆·金(Graham King)及其名下的GK電影公司違反合同,要求法院重新稽核影片的賬目,主張自己應獲得賠償金等。

票房9億美元仍虧錢?《波西米亞狂想曲》編劇狀告拖欠報酬

《波西米亞狂想曲》海報

現年50歲的安東尼·麥卡滕,曾執筆《萬實體論》《至暗時刻》《教宗的繼承》,并憑借《萬實體論》和《教宗的繼承》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提名。他手上目前正在籌備的項目,包括Bee Gees樂隊靈魂人物巴裡·吉布的傳記片、以約翰·列侬小野洋子夫婦為主人公的影片等。

票房9億美元仍虧錢?《波西米亞狂想曲》編劇狀告拖欠報酬

《萬實體論》海報

在訴狀中,麥卡騰稱,正是自己采訪了還在世的皇後樂隊成員,及時完成了劇本,不然影片無法開拍,将陷入數年的開發泥沼中。雖然影片的全球票房高達9億美元,但被告方始終未核算清楚影片獲得的淨利,是以合同中約定的麥卡騰應得的5%的淨利酬勞,始終未能得到落實。

《波西米亞狂想曲》由彼時還未被迪士尼收購的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格拉漢姆·金的GK電影公司牽頭制作,其制片人團隊中還包括羅伯特·德尼羅、皇後樂隊成員布賴恩·梅等。

根據票房網站Box Office Mojo的資訊,《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全球票房為9.1億美元,制作成本僅為5200萬美元。就算其宣發費用與制作成本持平,那麼加起來也就是1億美元左右。按一般人對于收支的認識來看,最後怎麼也不會造成5100萬美元的虧損。

麥卡騰的訴狀中表示,被告方GK電影公司在做賬時,未采用行業慣用的标準,而是照搬了20世紀福斯自己的一套标準;他甚至懷疑,GK電影公司的賬目,其實根本沒有任何标準可循。

現年50歲的格拉漢姆·金,曾制作過《紐約黑幫》《逃離德黑蘭》《僵屍世界大戰》《雨果》等影片,并在2007年憑借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無間行者》赢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小金人。截至發稿,他并未就麥卡騰的訴訟表态。

票房9億美元仍虧錢?《波西米亞狂想曲》編劇狀告拖欠報酬

《無間行者》海報

事實上,好萊塢電影公司利用會計核算方式,在賬面上誇大支出、減少淨利潤,以降低應支付的從業人員報酬的做法并不鮮見。比較早的案例,可以追溯至1983年盧卡斯影業的《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比較有名的案例是2007年的《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該片以9.42億美元高居當年全球票房榜第二位,其制作成本為1.5億美元,但從出品方華納兄弟的财務文檔來看,這部賣座片巨虧1.67億美元。

票房9億美元仍虧錢?《波西米亞狂想曲》編劇狀告拖欠報酬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海報

而由此引發的官司也層出不窮。1988年,美國著名幽默作家包可華(Art Buchwald)将影片《美國之旅》(Coming to America)的出品方派拉蒙影業告上法庭。2002年,斯坦·李也因為《蜘蛛俠》拿下超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但他卻沒有獲得合同約定的利潤分成,将漫威告上法庭。此類訴訟最後往往以雙方協商解決收場。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張亮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