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台鎮人才驿站駐站:以“黨建+” 解鎖鄉村振興密碼

作者:雲浮釋出

“鄉村振興需破解農村空心化、農業邊緣化、農民老齡化的凋敝現象,如何留住人才是關鍵。”每周一,鎮人才驿站駐站、佛山市三水區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一行都就駐鎮幫扶鄉村振興工作召開例會。據悉,平台鎮人才驿站駐站由佛山市三水區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5名、平台溫氏服務部技術能手2名、平台鎮鎮内砂糖桔、牛大力、殭屍電腦等種養能手3名等10名人員組成,自人才驿站駐站組成以來,以“黨建+”模式為平台種養結合促産業發展、技術攻關、人才培養等提供智力支援,助推平台鎮鄉村振興。

平台鎮人才驿站駐站:以“黨建+” 解鎖鄉村振興密碼

“黨建+組織建設”築牢鄉村振興基礎

“學習黨的重要理論是過來山區幫扶‘第一議題’。”李亮豪隊長如是說。每周一的工作例會上,駐站組成人員都會貫徹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通過線上或線下學習黨的理論知識,互相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進一步啟發對鄉村振興工作的了解。

“雖然我不是黨員,但在黨員同志的帶領下我也能自覺主動地學習,通過交流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開闊視野之餘還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人才驿站駐站工作隊李永賢表示。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的李嶽文,除了加強學習提高自身能力之外,特别注重各村的組織建設,積極地加強黨的建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一是書記上好黨課。身為佛山市三水區人民醫院紀委委員、卒中中心黨支部組織委員,李嶽文同志以自身黨員經曆談疫情防控期間通過辦好群衆身邊事所帶來的影響和變化,事迹鮮活,事例豐富,進一步激發了萬洞村黨員帶頭發揮作用投入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二是帶頭加強學習。不管是新一輪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還是最近市組、縣組關于全面推行黨支部建設“網格化+清單式”管理模式等的工作部署,李亮豪隊長都第一時間帶領隊員們對相關檔案進行仔細閱讀、讨論,結合到村走訪時對村黨組織開展“網格化+清單式”等相關内容進行指導,形成“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

平台鎮人才驿站駐站:以“黨建+” 解鎖鄉村振興密碼

“黨建+紅色文化”厚植鄉村振興底蘊

駐站專家秦澤良是妙門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駐村的第一天,他就感受到了高高飄揚的紅旗下妙門村的紅色氛圍,這裡孕育了郁南縣當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郁南縣第一個中國共産黨黨員——鐘世強,郁南縣第一個中共支部——中共郁南縣支部,郁南縣第一個鄉級農會——第六區妙門鄉農民協會,第一任中共郁南縣委書記——鐘炳樞。在妙門村黨總支部書記鐘土明詳細講解了妙門村的紅色故事後,秦澤良深深地被妙門村十日十夜“反圍剿”的等故事所震撼,決定繼續深挖當地紅色資源。

經過多次實地勘察、探讨,駐站工作隊最終确定了“黨建+紅色文化”的初步規劃,以練村農會紀念館為依托,因地制宜整治村道、民居、古樓,全面展示鄉村沿革、曆史名人、紅色文化,增加鄉村文化内涵和印記,将練村建設成為有獨特文化的紅色農村示範點,再以點帶面深層次挖掘整個郁南縣的革命曆史,進一步增強妙門革命老區的紅色生命力。

平台鎮人才驿站駐站:以“黨建+” 解鎖鄉村振興密碼

“黨建+産業發展”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産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點,關于這一點駐站專家關橋新頗有體會。關橋新是賜步村委的一名黨員,也是平台鎮的沙糖桔種植能手,他帶頭成立了一個以土地入股的專業合作社,以“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采用科學種植的方式試點種植一批來源于廣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的無病毒沙糖桔種苗,并通過土地流轉方式,不斷擴大沙糖桔種植面積,至今,種植基地已達450畝。

平台鎮人才驿站駐站:以“黨建+” 解鎖鄉村振興密碼

如今,金秋沙糖桔已‘搶鮮’上市,市場價是16元每公斤,價格明顯高于往年,利潤比以往大大提升了,合作社種植的沙糖桔經濟效益逐年提高,吸引了周邊近90戶農民加入種植沙糖桔行列,種植面積近一千畝,帶動當地的沙糖桔産業迅速發展。

2019年平台鎮賜步村高密植無病毒砂糖桔種植基地成功申報了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關橋新認為,黨組織的頭雁作用帶動了村民願意以土地入股,而他也将繼續将種植技術傳授給更多的人,培養更多本地種植人才,帶領群衆共同緻富。據了解,關橋新和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拟在現有的水果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建設砂糖橘種植示範基地、香印葡萄示範基地、衆籌水稻種植基地,進一步促進産業發展。

平台鎮人才驿站駐站:以“黨建+” 解鎖鄉村振興密碼

通訊員:彭婧

責編:秦小青

值班主任:陸緻彤

值班總編:盧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