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影《鐵道英雄》上映,導演楊楓:拍我的戲,你就别想“好看”|封面會客廳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11月19日,電影《鐵道英雄》全國上映,張涵予、範偉、魏晨、周也、俞灏明組成的抗日小隊,各負使命堅定奔赴,面對敵人的明槍暗戰,鐵道隊戰士絕不妥協,義無反顧地投身這場阻擊侵略者、捍衛民族榮譽的戰鬥中。近身搏鬥、街頭爆破、激烈槍戰,構成了極具戲劇性沖突的正邪對峙,行雲流水的動作場面和火花四濺的沖擊碰撞,讓觀衆感受到了魯南鐵道隊譜寫的一曲蕩氣回腸的抗戰史詩。

在此之前,11月14日,電影《鐵道英雄》在北京舉行盛大的全球首映禮,導演楊楓攜衆多主創亮相,暢聊創作感受。張涵予再塑硬漢展現英雄本色,在片場腰傷複發的他依然堅持拍戲;範偉與戲中的“兒子”周政傑隔空連線,溫情滿滿;魏晨和俞灏明兩位好兄弟再同框,不僅現場合唱《我最閃亮》,魏晨還貼心為壽星俞灏明送上生日蛋糕,感動全場。

電影《鐵道英雄》上映,導演楊楓:拍我的戲,你就别想“好看”|封面會客廳

為何要用5年時間去原創一個鐵道英雄的故事?張涵予、範偉兩大影帝飙戲,幕後是否火花四射?電影上映前夕,導演楊楓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電話專訪。采訪過程中,楊楓多次提及的一個詞語是“真實”,為了還原一個真實的鐵道英雄,劇組1:1複刻了侵華日軍的火車,使用150噸特效雪還原魯南地區當年的氣象。楊楓真誠地說:“創作紅色經典,首先要對得起曆史,其次要對得起年輕的觀衆,讓他們知道真實的曆史和戰争是什麼樣。”

【緣起】

還原真實的鐵道英雄

電影《鐵道英雄》取材于抗日戰争時期,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魯南鐵道大隊”抗戰英雄的事迹,講述了在山河淪陷、民族危亡的關鍵時期,臨城棗莊英勇的“鐵道隊”與敵人鬥智鬥勇,殊死捍衛家園的故事。

楊楓反複強調,《鐵道英雄》是基于嚴肅考證、史實資料之上原創的一個傳奇故事。津浦鐵路是晚清政府請英國、德國公司建造的一條交通大動脈。1937年,侵華日軍占領了津浦鐵路,一方面将掠奪的物資輸送出去,另一方面将大量的武器、兵力輸送入戰場。

2016年,在了解了津浦鐵路和魯南鐵道隊的相關資料後,楊楓希望能打造全新的鐵道隊故事。為此,主創團隊走訪了許多鐵道隊隊員的後人,查閱了黨史、史志,廣邀津浦鐵路專家座談,接觸了鐵道英雄的後人。

電影《鐵道英雄》上映,導演楊楓:拍我的戲,你就别想“好看”|封面會客廳

“真實了解這段曆史之後,我們看到了戰争的殘酷,大軍壓境,必須殊死一搏,打不過也得以死相搏!”經過多年的采風、籌備,楊楓終于決定将這些鐵道英雄搬上大銀幕。

電影裡張涵予飾演的“老洪”、範偉飾演的“老王”,是主創團隊從幾百個鐵道隊員裡梳理、提煉而成,用楊楓的話說,“是根據魯南鐵道隊幾百人次的口述之後,逐漸捏成的兩個人物。”曾經有鐵道隊員回憶,有個鐵路勞工跟着德國工程師弗蘭克學修鐵路,盡管沒有文化,但能看得懂圖紙,是個技術大拿;也有人回憶了自己的爺爺,喜歡喝二兩白酒,看似醉醺醺的,但是傳遞情報從來沒失誤過。這些口述曆史的素材,最終變成了銀幕上血肉豐滿的鐵道英雄。

電影《鐵道英雄》上映,導演楊楓:拍我的戲,你就别想“好看”|封面會客廳

【真誠】

張涵予範偉互相成就

《鐵道英雄》剛一開畫,風雪籠罩下的魯南地區,侵略者肆意欺辱平民百姓,嚣張氣焰令人齒寒。為了打擊無惡不作的日寇,鐵道小隊隊長老洪沖鋒在前,持槍血拼,以冰錐為武器消滅叛徒的一幕更是讓人拍案叫絕;範偉扮演的老王巧妙迷惑日軍,街頭殲敵絕不手軟,身陷險境依然保持鎮定,痛斥日寇的風骨催人淚下。亓順、莊妍、林棟等各路角色也一一閃現,事關家國大義的戰鬥同樣關系到他們對個人前途命運的選擇。

之前已經集齊“海陸空”領域英雄角色的張涵予,此次再展硬漢本色,扮演鐵道隊的重要核心、隊長老洪。承擔了許多動作戲部分的他在片場腰傷複發依然堅持拍戲,導演楊楓還透露,許多近景的近身肉搏戲份都是張涵予自己完成。談及這位老戲骨的表演,楊楓贊不絕口“很精彩”。拍戲過程中,他對張涵予的台詞功底印象深刻,兩人經常讨論那個年代的人怎麼說話。張涵予提到了“老味兒”,就是将那個年代的山東俚語融入國語之中,讓人物形象更貼近時代。

而演員範偉的表演,更被楊楓點評為“耐品、好厲害”。片中,範偉塑造了深度僞裝、一人千面的卧底老王,在片中臨危不亂、怒怼日寇的情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與小石頭的另類“父子”戲更是催人淚下。楊楓透露,為了更加契合人物的特質,範偉主動表示挑戰說山東話。“他專門找到一個棗莊人,把所有的台詞都錄了一遍,每天都要練習。我們在試拍的時候把很多的語言口語化,并且融入了更接近棗莊話的一些詞。”除此之外,範偉對細節也嚴格把控,在拍攝老王被打的戲時“求真打”,被捆綁時要求“再緊一點”,十分敬業。

電影《鐵道英雄》上映,導演楊楓:拍我的戲,你就别想“好看”|封面會客廳

盡管張涵予、範偉兩人飾演的抗戰英雄,一個在明,一個在暗,平日少有交集,但楊楓忍不住“劇透”,兩人實際有兩場對手戲,火花四射,可以看到兩位影帝的互相成就。特别是在老王冒險傳遞情報的那場戲,範偉一邊佯裝與日軍聊天,看到張涵予之後遞了一個眼神,“老洪兄弟,借個火”,在日軍的眼皮子底下傳遞情報。拍攝片場,大家摒棄了劇本,用肢體動作、表情去演繹。回憶片場,楊楓依然覺得享受:“他們每天都給我帶來驚喜。”

除了兩位影帝,年輕演員們也在《鐵道英雄》中貢獻了不俗的演技,他們“視片場如戰場”,在拍戲時全情投入、不遺餘力,也讓楊楓連連稱贊。在拍攝一場卧軌舉槍的戲時,身着單薄戲服的魏晨在零下20度的環境裡,堅持從天黑拍到天亮;俞灏明為了讓“扒火車”的情節顯得更加逼真,與動作指導反複溝通細節,不斷摸索嘗試,最終達到滿意的效果;周也飾演的小護士穿着破棉襖,面黃肌瘦,嘴唇裂口,努力還原劇情中營養不良的感覺。楊楓笑言,拍戲之初,他對演員們直言“拍我的戲,你就别想好看”,臉部的曬斑、凍傷,甚至頭發髒亂,大家都盡可能地做好細節,貼近片中的角色。

電影《鐵道英雄》上映,導演楊楓:拍我的戲,你就别想“好看”|封面會客廳

【嚴謹】

服化道設計别具匠心

從創作初期開始,主創團隊就抱着嚴謹的态度,力求真實再現英雄們的戰鬥場面,無論是噴着黑煙的火車,還是風雪肆虐的夜景,電影的質感與畫風獲得無數觀衆點贊。

楊楓透露,其實從劇本寫完第1、2稿,就已經确定了影片的畫風,“整個電影我們是百分之百的場景還原。”小到昭和九年的蒸汽火車,大到火車站站台,甚至是一塊日軍站台上的辨別,老洪家牆上挂着與德國人合影的老照片,全都有據可依,根據曆史、老照片進行還原。

秉承着對曆史和英雄的敬畏之心,從大小場景的布置到人物形象,主創團隊都進行過全方位考究,緻力于契合時代特征。年代戲的妝化更為複雜,需要有更高的要求,主創團隊悉心鑽研,精心設計每個角色。老洪永遠有泥垢的指甲縫,老王經常喝酒形成的酒糟鼻、印證年齡的黑白交加的胡子,點滴細節讓人物更具說服力。在服裝上,為呈現出陳舊的質感,從業人員特地把石頭、沙子放在洗衣機裡和衣服一起洗,染色到成品需要數月的時間。

在這場酣暢淋漓、驚心動魄的大戰落幕之後,由劉德華重繹經典、全新獻唱的《又彈起心愛的土琵琶》在片尾緩緩奏響,讓大家在熟悉的旋律中重溫故事裡的感動。值得一提的是,劉德華、張涵予、範偉17年前曾合作拍攝電影《天下無賊》,聯手為觀衆奉上銀幕佳作,此次劉德華獻唱《鐵道英雄》片尾主題曲,也讓三人再續“鐵道之緣”。

采訪尾聲,楊楓用詩意的語言描述了這個緣分:17年前的一列火車上,《天下無賊》講述了一個盜亦有道的故事;17年後,另一列火車,穿越時空回到抗戰時期,劉德華用歌聲與老洪、老王對話,向英雄緻敬,頗有一種意識流的美感。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