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攝影家劉香成:上海人潛意識裡一直存有上海要做世界上最優秀城市的雄心

作者:酒死了
記者 | 林子人 編輯 | 黃月

2010年,攝影家劉香成與藝術評論家、策展人凱倫·史密斯(Karen Smith)應邀為上海世博會上海企業聯合館編纂一本上海主題攝影集。據劉香成回憶,這個任務從最初的向上海市民征集上海圖檔一步步發展為用圖檔整理、講述上海城市史,“如果隻做圖檔征集,其實不會有很多實質性内容,我知道業餘攝影師能拍的東西是很有局限的,倒不如回顧上海的曆史有意思。”最終,他們交出的答卷是《上海:1842-2010,一座偉大城市的肖像》(下稱《一座偉大城市的肖像》),整部攝影集橫跨了上海一百多年的曆史,勾勒了上海自開埠(1842年)到舉辦世博會的前世今生。

在上海的又一重要曆史節點——浦東新區開發開放30周年——到來之際,劉香成推出了全新大型畫冊《上海: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下稱《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自2015年創辦上海攝影藝術中心以來,他一直緻力于用圖像記錄和诠釋上海。在《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中,劉香成編選了海内外知名攝影家的141幅作品,分為“春天到了”“進入新時期”“創新之城”“人文生活”“城市更新”五個篇章,從城市景觀、人文生态到經濟發展、人民生活,記錄了上海1991-2021年期間的各類畫面和鮮活瞬間。

攝影家劉香成:上海人潛意識裡一直存有上海要做世界上最優秀城市的雄心

七年前,劉香成來到上海定居,在每日的行走中開始用居民的眼光去丈量這座城市。他注意到,與其他許多有殖民史的城市不同,上海的老建築反映了罕見的多元文化主義——19世紀末、20世紀初,來自歐美的各國人士将最時髦前沿的建築設計帶到了上海。“我覺得這一點打開了上海人的眼界。上海人知道,我們已經見過了最好的東西,而且我們想要最好的東西。”在劉香成看來,上海人的潛意識裡一直存有“要做世界上最優秀的城市”的雄心。在浦東開發30年的當下,這座城市的飛速發展接續了曾一度沉寂下去的“世界主義”,恢複了其“世界城市”的願景——全球最優秀的人才和理念再度彙聚于此。

劉香成說,這本畫冊表現了上海如何被推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畫冊中收錄的一組照片直覺展示了上海在此期間的驚人變化:攝影師陸傑于80年代在外灘拍攝了一張照片,十多年後又在同一個地點拍攝了另外一張。此時,上一張圖檔中平坦的陸家嘴已完全變樣,東方明珠塔、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正在建設的世界第二高樓上海中心不斷突破上海天際線的極限,成為上海不容忽視的城市奇觀和視覺符号,與浦西一側的“老上海”形成強烈對比。

攝影家劉香成:上海人潛意識裡一直存有上海要做世界上最優秀城市的雄心

“圖檔的好處是,它能引起觀者的思考,當然,這取決于你如何組合這些圖檔,”劉香成說,“我希望讓圖檔告訴人們,在這座城市生活是怎樣的。”與前作《一座偉大城市的肖像》不同,《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與其說是一部視覺史,不如說是一篇關于過去30年上海經曆的散文。“我沒有試圖在這本書中捕捉曆史,我想的是記錄上海如今在發生些什麼。我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一篇散文,記錄下這七年來我看到的生活瞬間,以及‘世界城市’這個新概念。”

在用圖檔描述城市時,劉香成給予城市中的人最多的關注。正如他在1976年注意到,中國人肢體語言的逐漸放松預示了中國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他發現上海過去30年的巨大變化也展現在人們的神情舉止、衣着氣質的改變中。書中收錄了一張設計師蔣瓊耳的照片,她大跨步穿過展廳,鏡頭捕捉到了與她眼神交彙的瞬間。在另外一張照片中,攝影師拍下了正在參觀畫廊的年輕女藏家們。在劉香成看來,人們充滿自信的步伐和眼神顯現出一種即使是十年前都少有的身體語言和精神面貌,它揭示的是上海精英階層的财富水準和雄心壯志。

書中最動人的部分或許是這座城市裡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劉香成印象最深刻的照片之一是一張拍攝于2010年的照片:在老城廂喬家路,兩位上海爺叔圍着樓梯旁的一張小桌子吃飯,一隻花狸貓蹲在樓梯上,從它面前的飯碗擡起頭來。“不同年代的人面對的是不同的問題,住房當然是其中之一。雖然90年代初改革開放就如火如荼地展開了,但(對部分人來說)一些生活條件和物質環境依然如故。”

攝影家劉香成:上海人潛意識裡一直存有上海要做世界上最優秀城市的雄心

劉香成認為,和攝影者相比,擔任圖冊編撰者在某種意義上對客觀性和大局觀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拍攝的時候按快門的是你自己,你會覺得和作品關系太近,創作的作品個人色彩太濃。但身為圖檔編輯,你想的是用圖檔去講述一個故事,這種情況下你考慮的會是,為什麼要把這些圖檔放在一起,而不能完全隻考慮個人趣味。”他希望通過《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講述“上海為什麼是世界城市”的故事,為此他拜訪了很多攝影家,從他們的作品中獲得啟發,“比如說攝影師看到陸家嘴,一個世界城市一定要有金融中心,外彙24小時的買賣怎麼表現全球性的城市?我覺得那些畫面很重要,是以我讓攝影師回去再拍。”

對劉香成來說,對中國的了解其實是一個過程,如果沒有上世紀70年代探訪中國的經曆,或許很難閱讀一張圖檔中中國人的表情。這或許是他與一些拍攝當代中國的外國攝影家的差別——他們觀察中國的方式或許有一種善意的好奇,但很多時候隻有善意是不夠的,對當地社會、文化和人的了解更為關鍵。“有觀點是一件好事,但有深思熟慮的觀點并不那麼簡單。”他說。

攝影家劉香成:上海人潛意識裡一直存有上海要做世界上最優秀城市的雄心
攝影家劉香成:上海人潛意識裡一直存有上海要做世界上最優秀城市的雄心
攝影家劉香成:上海人潛意識裡一直存有上海要做世界上最優秀城市的雄心
攝影家劉香成:上海人潛意識裡一直存有上海要做世界上最優秀城市的雄心
攝影家劉香成:上海人潛意識裡一直存有上海要做世界上最優秀城市的雄心
攝影家劉香成:上海人潛意識裡一直存有上海要做世界上最優秀城市的雄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