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作者:缪老師妙筆生花

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别行政區。抛開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别行政區之外,其他28個省和行政區,有多少以省會/首府命名的高校呢?我把這些省/行政區分成五類,來介紹總共20所大學。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江蘇省的南京大學、湖北省的武漢大學、甘肅省的蘭州大學,這三所大學都是教育部部屬院校,都是本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都是985工程大學,也都入選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大學A類,無愧國内頂尖大學。

巧合的是,這三所大學都是人文社科和基礎理學比較強大,并不太擅長工科。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福建省的福州大學、江西省的南昌大學、河南省的鄭州大學,這三所大學都是211工程大學,都不是教育部部屬院校,而是省屬院校。南昌大學和鄭州大學是本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福州大學的綜合實力卻略遜于省内的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和南昌大學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鄭州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大學B類。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這三所大學在近兩年都得到了所在省份的強力支援,福建省的“十四五”規劃中,明确表态支援福州大學争創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江西省的“十四五”規劃中,明确提到江西省财政統籌安排30億元資金支援南昌大學建立“世界一流大學”,至少新增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力争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

河南省将在“十四五”期間投入50億元支援鄭州大學一流大學建設,力争讓鄭州大學全國高校綜合排名進入前30。鄭州大學2021年經費預算超出70億,與深圳大學相當(但生均預算隻有深圳大學的一半多一點)。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在這一檔裡面,還有台灣省的台北大學。這所大學的情況比較特殊,它的身上沒有“985”和“雙一流”的标簽,我們隻能拿這所大學在台灣省各所大學當中的地位來進行衡量。它不是台灣省綜合實力比較強大的大學(如台灣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但它的法學實力特别強,有點像内地的華東政法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是以把它放在了省内頂尖大學這一檔。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廣東的廣州大學、山東的濟南大學、遼甯的沈陽大學、吉林的長春大學、四川的成都大學都是省内的知名大學,都不是所在城市最優秀的大學,但它們都是“大學”而不是“學院”,是以它們被我排在第三檔。它們都不是985、211,也沒有入選雙一流。前三所大學有博士點,後兩所大學沒有,五所大學中發展速度最快的是廣州大學和成都大學。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廣東省上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前輩高人”,下有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後起之秀”,廣州大學看似不起眼,實則不一般。

你想想,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都是深圳市的高校,廣州大學可是廣州市的“親兒子”啊。2021年廣東省地方院校預算經費排名中,廣州大學僅僅排在深圳大學之後,領先南方科技大學和老牌211華南師範大學。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山東是人口大省,也是聯考大省,但它的高等教育整體上處于“高等院校數量多、頂尖高校數量少”的尴尬之中。

山東省有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三所頂尖大學,但後兩者都在青島市辦學,山東大學在濟南、青島、威海三地辦學,濟南市把發展重點放在濟南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身上,也就不足為怪了。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四川省的雙一流大學比較多,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财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都挺不錯,在衆多大學裡面,成都大學似乎不起眼。

但是别忘了,成都大學是成都市的“親兒子”,除成都之外的四川各市州,沒有任何一個GDP能達到成都的五分之一。再看看2021年四川省内非部屬院校的經費預算排名,成都大學可以說是“一騎絕塵”,比四所雙一流大學都“富裕”。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河北省石家莊學院、山西省的太原學院、湖南省的長沙學院、雲南省的昆明學院、安徽省的合肥學院、貴州省的貴陽學院、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甯學院,這八高校都是以省會/首府命名的“學院”,而不是“大學”。

這八所高校中,距離“更名大學”最近的是合肥學院,這所高校目前已經全面達到了“升格”的軟硬體标準,通過了省一級的稽核,等待最終批示。其他高校也都奔跑在更名“大學”的路上。從2020年到2021年,它們争先恐後地表态“誓要更名大學”。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2020年6月,哈爾濱學院公開表态,研究和制定“十四五”規劃,以建設哈爾濱大學為總目标。2020年10月,貴陽學院公開表态,奮力實作在“十四五”期間更名“大學”的目标。2020年10月,石家莊學院公開表态,把更名“大學”作為2021年工作計劃中的重點。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2021年4月,昆明市“十四五”規劃提到,加快昆明學院更名為大學的步伐。2021年5月,長沙學院公開表态,力争在2025年軟硬體達到更名“大學”的标準。2021年5月,廣西“十四五”綱要提到,推進南甯學院建立南甯大學。2021年9月,太原學院公開表态,要在2025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機關立項建設高校。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浙江省、陝西省、青海省、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甯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八個省級行政區,目前沒有以省會/首府命名的大學高校(省會/首府名稱+專業方向+“大學或學院”的不算)。

浙江省曾經有杭州大學,不過這一所頗具知名度、有實力進入211工程的大學,最終“回歸”了浙江大學。但杭州人民似乎一直都想要讓這一塊“金字招牌”重制于世。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陝西和青海的情況比較類似,陝西省會西安曾經想支援西安文理學院更名為“西安大學”,實際上,西安文理學院的英文名就是Xi’an University;青海省的西甯大學已經在建設之中,由原青海大學昆侖學院轉設為基礎建立。目前沒有任何公開資訊證明,其他五個省、自治區有興建以省會/首府命名高校的打算。

28個省份,隻有20是以省會命名的高校,分成5個檔次

成立以省會命名的高等院校,對省會城市和大學本身都有益處。對省會來說,有了一張“如雷貫耳”的教育名片,對大學來說,有了一個“休戚與共”的強大靠山。以上提到的20所大學,你最看好哪一所?8所學院中,你認為哪一家将率先更名“大學”?來評論區聊聊吧。

曆盡十年考察千所大學,我是“大學活地圖”缪登峰。原創不易,期待你的點贊和關注。

#教育聽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