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伯溫《郁離子》刑赦

作者:天下大道至簡

刑赦

郁離子曰:“刑,威令也【刑法,是威嚴的法令】,其法至于殺【刑法直至死刑】,而生人之道存焉【但是裡面卻存有使人生存的道理,本文意指:以死刑可以震懾人們不去犯罪,進而避免身死】。赦,德令也【赦免,是仁慈的法令】,其意在乎生,而殺人之道存焉【本文意指:赦免了某些罪過,會緻使有些人存有僥幸心理去從事某些犯罪,反而被誅殺】。

《書》曰:‘刑期于無刑。【設刑法的目的是期望于沒有人觸犯刑法】’又曰:‘眚(shěnɡ)災【因無心的過失而造成災害】肆(sì)赦【寬緩赦免】,此先王之心也。’是故制刑,期于使民畏,刑有必行,民知犯之之必死也,則死者鮮矣【是以,制定刑法,期望于使百姓畏懼,刑法必定施行,百姓知道觸犯它必死,那麼觸犯刑法而死的人就很少了】。赦者【赦免犯罪者的人】是以矜(jīn)【同情】蠢愚【愚蠢的人,這裡指犯罪的人】,宥(yòu)【寬恕】過誤【過失和錯誤】。知罪不避【防止】,而辄(zhé)【立即,就】原【原諒】焉,是啟僥幸之心而教人犯也【赦免犯罪者的人同情愚蠢犯罪的人,寬恕他們的過失和錯誤,知道他們有罪也不去想辦法防止其再次犯罪,就立即原諒了他們,這是存在僥幸心理而教唆人(也包括别人)犯罪啊】;至于禍稔(rěn)【事物積久養成】惡積,不得已而誅之,是以恩為穽(jǐng)【通“阱”陷阱】也,然則赦令卒不可行與?【以至于惡貫滿盈,迫不得已而誅殺他,這是以恩作為陷阱啊,然而赦令始終不可以施行嗎?】

曰:法有二,有古今之通禁,有一代之私禁【有古今通用的禁令,有一時獨有的禁令】。古今之通禁,惡逆也【是阻止罪惡的】,殺人、傷人及盜之類也。而釋勿治,是代之為賊也【反而釋放他們不去治罪,這是取代他們成為了更壞的盜賊啊】。一代之私禁,茶、鹽、錢、币之類也,民無以為生而官不能恤,于是乎有犯【百姓沒有生計而官長也不能同情他們,于是才會犯此類的罪】,雖難以為常【雖然難以認定他們的行為是正常的】,原情【推究事情的本源】而貸【寬恕】之可也。【但是推究事情的來龍去脈而寬恕他們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