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三國志》有遊俠傳,哪七位名将能入選?誰是三國第一遊俠?

作者:半壺老酒半支煙

《史記》中有《遊俠列傳》,其中最有名的是朱家郭解,這二位算是遊俠中的大佬,關中長安樊仲子、槐裡趙王孫、長陵高公子、西河郭公仲、太原鹵公孺、北道姚氏、西道諸杜、南道仇景、東道趙他(也作趙佗)和羽公子、南陽趙調,都是一方豪強,如果以江湖規矩劃分,那麼朱家郭解是武林盟主,樊仲子、趙王孫、高公子、羽公子等人,就應該是十大派掌門”,羽公子和趙他屬于一山二虎。

《漢書》中也有《遊俠列傳》,但是朱家郭解兩大盟主之下的各大門派掌門人卻有所不同:除了《史記》中羅列的十位, 還有楚田仲、洛陽劇孟、長安萬章、齊人樓護、杜陵陳遵、茂陵原涉(原巨先),這些人有的“雖為俠而恂恂有退讓君子之風”,有的不過是“盜跖而居民間者耳”。

如果《三國志》有遊俠傳,哪七位名将能入選?誰是三國第一遊俠?

按照《史記》和《漢書》的描述,遊俠算不上君子,但也有值得尊敬稱道之處:“今遊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足,值得;多,稱道、贊美)者焉。”

漢朝尚武,遊俠衆多,在漢末亂世,遊俠之風更加盛行,我們所熟知的很多三國名将,就至少有七位是遊俠出身,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來聊一聊三國遊俠:如果《三國志》裡有遊俠傳,我們熟悉的名将,哪七位能入選?

這個問題在熟讀《三國志》的讀者諸君眼裡,一點都不難回答:關羽、甘甯、徐庶、太史慈,這都是漢末三國時期響當當的遊俠兒。

有時候遊俠兒跟亡命徒是可以劃等号的,這跟我們現在了解的行俠仗義有本質差別:關羽殺了地方豪強,或許是行俠仗義,而徐庶徐元直,可能就是一個流竄犯。

如果《三國志》有遊俠傳,哪七位名将能入選?誰是三國第一遊俠?

徐庶進曹營,并沒有一言不發,而是當了靠說話吃飯的禦史中丞(跟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一樣,沒有禦史大夫的時候,禦史中丞就是言官之首),他在投靠劉備之前,當了很長時間遊俠:“庶先名福,本單家子,少好任俠擊劍。中平末,嘗為人報雠,白垩突面,被發而走,為吏所得,問其姓字,閉口不言。吏乃于車上立柱維磔之,擊鼓以令于市鄽,莫敢識者,而其黨伍共篡解之,得脫。”

徐庶是有同夥的,但徐庶的同夥遠沒有甘甯甘興霸多:“甘甯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也。少有氣力,好遊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群聚相随,挾持弓弩,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甯。甯輕俠殺人,藏舍亡命,聞於郡中。其出入,步則陳車騎,水則連輕舟,侍從被文繡,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缯錦維舟,去或割棄,以示奢也。”

如果《三國志》有遊俠傳,哪七位名将能入選?誰是三國第一遊俠?

甘甯當了将軍之後,他的仇人還經常叫他“錦帆賊”——此公實在是太會擺譜兒了,他招搖過市的範兒,就是星宿老怪見了,也會自歎弗如。

本來筆者想說劉備也是遊俠,但是想了一想,又覺得有些不太恰當,因為劉備俠而不遊,等他遊走四方的時候,已經戴上了縣尉或縣令乃至左将軍、豫州牧的帽子,如果不是黃巾之亂,劉備還真有可能成為一代大俠——劉備的武功可能高于關羽張飛,因為最初關羽張飛死心塌地跟着劉備,并非敬他是“帝室之胄”,因為那時候漢室宗親多如牛毛,劉備也就是個織席販履的小商人而已,如果沒有兩把刷子,是鎮不住場子的。

如果《三國志》有遊俠傳,哪七位名将能入選?誰是三國第一遊俠?

劉備帶着關羽張飛向張世平蘇雙收保護費,那場景跟古惑仔電影也差得不多——劉備大剌剌地居中而坐,關羽張飛在他背後叉手而立、吹胡子瞪眼:“先主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結豪俠,年少争附之,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與二人寝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赀累千金,販馬周旋于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财。”

張世平和蘇雙要想在涿郡做買賣,就得到劉備那裡“拜碼頭”,他給劉備很多錢财,實際就是交保護費。

關羽從遊俠變成街頭霸王,也算找到了門派,而地頭蛇(龍)劉備,就是涿郡“豪猾大俠”,至于劉備這樣的人能不能算遊俠,那就得由讀者諸君來評判了。

如果《三國志》有遊俠傳,哪七位名将能入選?誰是三國第一遊俠?

咱們今天說的是有資格列入《遊俠傳》的三國名将,是以劉備那樣的主公級枭雄就不再讨論了,如果要讨論,那麼董卓、曹操、袁紹,在當時也都算是遊俠兒,他們不是結交江湖巨擘,就是偷人家新娘子,大漢律法對他們一點限制力都沒有。

既然說大家熟悉的三國名将,那麼我們就不能不提一下魯肅魯子敬,他可不像小說和影視劇中描述那樣是個面團團老好人:“肅體貌魁奇,少有壯節,好為奇計。天下将亂,乃學擊劍騎射,招聚少年,給其衣食,往來南山中射獵,陰相部勒,講武習兵。”

魯肅敢跟關羽單刀赴會,說明他對自己的武功比較自信,就是真翻臉打起來,他也不怵關羽。

關羽、甘甯、徐庶、太史慈是遊俠,魯肅在投奔孫策之前,也是一位遊俠,他一出手就送了一倉庫糧食,讓周瑜感激了一輩子——這就是俠客風範。

如果《三國志》有遊俠傳,哪七位名将能入選?誰是三國第一遊俠?

除了前面所說的五位,筆者認為還有兩人堪稱遊俠,他們就是鐵戟大将典韋和虎癡許褚。

典韋在江湖上闖出名頭,始于一次白日刺殺:“典韋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有志節任俠。襄邑劉氏與睢陽李永為雠,韋為報之。永故富春長,備衛甚謹。韋乘車載雞酒,僞為候者,門開,懷匕首入殺永,并殺其妻,徐出,取車上刀戟,步去。永居近巿,一巿盡駭。追者數百,莫敢近。行四五裡,遇其伴,轉戰得脫。由是為豪傑所識。”

典韋放棄遊俠生活加入曹軍,還是不改遊俠習氣:“太祖行酒,韋持大斧立後,刃徑尺,太祖所至之前,韋辄舉斧目之。”

如果《三國志》有遊俠傳,哪七位名将能入選?誰是三國第一遊俠?

如果把曹操比作總瓢把子,那麼典韋和許褚就是他的雙花紅棍,有許褚和典韋在,不管是呂布還是馬超,都休想取走曹操的性命。

除了前面咱們所說的七位遊俠出身的名将,在魏國人魚豢所著的《魏略》中,還記載了四個漢末三國時期的大俠,他們的名字分别叫孫賓碩、祝公道、楊阿若、鮑出,其中最喜歡打架的就是楊阿若,當時流傳一句順口溜,叫做“東市相斫楊阿若,西市相斫楊阿若”——楊阿若不是正在砍人,就是奔走在砍人的路上,堪稱遊俠界的蜜獾。

漢末三國時期遊俠出身的名将,筆者隻知道這幾位,這一番盤點下來,肯定遺漏了不止一位重量級遊俠名将,是以最後還是要呈請讀者諸君指教:在漢末三國名将中,還有哪幾位是遊俠兒出身?他們的武功與關羽甘甯徐庶相比,哪一個更高?要評選三國第一遊俠,這頂桂冠應該戴在誰的頭盔之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