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作者:曆史有點冷

1941年11月,在時任侵華日軍總司令畑俊六的指揮下,日軍出動5萬多兵力,對山東戰場實行了“鐵壁合圍”戰法,敵人在飛機、大炮以及坦克的掩護之下,兵分11路對山東分局以及山東縱隊等上司機關進行圍困。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畑俊六

12月,日僞軍出動上千人的兵力,對山東淵子崖村進行瘋狂進攻,戰鬥過程中,上百人壯烈犧牲。在短短2個月的反“掃蕩”過程中,山東的抗日軍民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部隊傷亡過千人,被殺害和被抓捕的無辜群衆更是超過萬人。

從1942年開始,日軍對山東一帶的“掃蕩”行為愈加猛烈,出動的兵力、投入的機械化部隊越來越多。一時間,魯南三區的黨、政、軍機關受到了嚴重的損失,當地百姓更是飽受戰亂之苦。

就在整個山東地區籠罩在危險重重的炮火之中時,一位名叫“胡服”的共産黨人突然來到了山東分局和一一五師駐地臨沭縣西朱樊村。

在“胡服同志”的上司下,山東地區的抗日形勢快速逆轉,群衆的抗日熱情也迅速高漲了起來。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胡服同志”就徹底扭轉了山東戰場的被動局面,使山東抗日根據地順利度過了抗戰的艱難時期。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劉少奇

在山東上司抗日鬥争期間,毛主席曾多次給胡服發送絕密電報,尤其是在最後一封電報中,毛主席更是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這個扭轉山東局面的“胡服”究竟是誰?毛主席為何會把他派到山東總攬大局?毛主席給他的最後一封絕密電報上又寫了什麼内容?

1941年1月25日,日軍司令部向侵華日軍部隊下發《對華長期作戰指導計劃》,計劃指出,對國民黨部隊實行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政策;對中共及其上司的抗日武裝進行集中打擊。很快,侵華日軍就将注意力放在了山東一帶。

山東作為連接配接華北和華中的樞紐,向北,可以進入平津一帶,向南可以挺入華中,向西則是中原大地。若山東地區失守,那日軍便可向中原以及西北地區長驅直入,到時候整個華北以及華中地區将危在旦夕。為了守住山東地區,我軍早在1938年12月便将三大主力之一,也是裝備最為精良的一一五師派至此地,可沒想到,日軍對山東的進攻竟會如此喪心病狂。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侵華日軍

1941年11月2日,日軍聯合僞軍開始對沂蒙山區發動多梯隊的大“掃蕩”,日軍第一路率先對駐紮在馬牧池一帶的山東縱隊機關發動突襲,緊接着日軍第二縱隊出動2萬人的兵力、7架飛機、10輛坦克以及數十門大炮,對臨沂、蒙陰以及沂水等地進行合圍,試圖一舉搗毀山東八路軍的上司機關。

出動了大量的兵力以及機械化部隊,可日軍的“掃蕩”成果并不顯著,氣急敗壞的日軍開始實行“分區合圍、抉剔清剿”的方式。毫無人性的日軍四處搜捕、屠殺抗日人員以及受傷的八路軍戰士,而且還在各地實行殺光、搶光以及燒光的“三光政策”。

在日軍肆無忌憚的侵略之下,山東多個村莊火光沖天,各地群衆的牲口、家畜以及糧食全部被掠奪,家具以及生活用品全部被破壞,大量無辜百姓遭到屠殺。

11月7日,在部隊突圍過程中,朱瑞已有身孕的夫人陳若克不幸遭到日軍抓捕,兩天之後陳若克在日軍的監獄内生下一名嬰兒,可禽獸不如的日軍并未對陳若克母女二人産生任何憐憫之心,為了讓陳若克屈服,日軍還以牛奶進行誘惑,陳若克非但沒有屈服,反而咬破自己的手指,用鮮血喂養剛剛出生的孩子。11月26日,惱羞成怒的日軍殘忍地向陳若克母女揮起了屠刀,朱瑞的妻子和不到滿月的女兒就這樣慘死在了日軍的刺刀之下。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陳若克

除了肆意屠殺無辜百姓之外,日軍還在侵略地區修建炮樓以及公路,同時還成立了居心叵測的“宣撫班”,試圖以威逼利誘的方式讓山東百姓屈服。

為了擺脫危機,時任山東分局上司的朱瑞和時任115師政委的羅榮桓商量之後,決定先将山東分局和115師的指揮機關先轉移到安全地帶,然後朱瑞和羅榮桓帶領師指揮所和特務營留守沂蒙地區,繼續同當地群衆一起進行反“掃蕩”鬥争。

可是,随着敵人“掃蕩”勢頭的不斷加強,山東縱隊的指揮機關接連遭到日軍合擊,大部分人員被打散,電台被破壞一時無法修複,各團指揮機關無法取得聯絡,沂蒙各地的武裝部隊損失嚴重。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1942年1月22日,羅榮桓、陳光以及陳士榘聯名向中央軍委緻電,不僅彙報了沂蒙山反“掃蕩”的戰況,而且還總結了當下山東抗日根據地的一些棘手問題。羅榮桓等人指出,必須盡快調整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布局,統一思想,提高認知,把山東地區的軍民擰成一股繩,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抗日鬥争進行下去。

接到羅榮桓等人的電報之後,毛主席清楚地意識到,必須盡快派一位能力出衆之人到山東主持大局,把山東的抗日工作扳回到正軌之上。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毛主席的腦海中很快就出現了一個久違的名字。

1942年4月10日,一位名叫“胡服”的大人物來到了山東朱樊村,在他的住所外圍,光是警衛就部署了三層,第一層是在院子裡,士兵隻帶胯刀;第二層是在院外,持槍警戒;第三層則部署在村子之外,有明哨有暗哨。經常會有警衛好奇地詢問:“這個胡政委到底是什麼人?”可是自始至終都沒人說出答案。這個“胡服”的真實身份,還要從他不久前接到的那封緊急電報說起。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劉少奇在山東(前排左二)

1942年2月4日,正在胡服準備動身從江蘇鹽城前往延安參加中共七大時,突然收到了毛主席發來的緊急電報:“山東戰局緊張,你途經山東時,請予以解決!”毛主席之是以對這個“胡服”如此信任,一方面是因為他曾經擔任過北方局書記,對山東的具體情況比較了解,另一方面是胡服非常擅長做群衆工作,善于把握情況。而這個“胡服”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叫做劉少奇。

接到毛主席的訓示之後,劉少奇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1942年3月18日,劉少奇帶着100多人的隊伍正式出發,若以劉少奇的性格,他根本不會同意帶着上百人的隊伍穿越敵人的道道封鎖,可殊不知,這100多人全都是受毛主席委托,為延安準備的經濟建設以及社會管理方面的人才。

為了躲避敵人的追蹤,劉少奇一行人一直是晝伏夜行,渴了喝河水,餓了吃野果。一路上,每到一個地方,劉少奇不管自己多疲憊,也不管情況多危險,他總是争分奪秒地四處去看看,了解一下當地百姓的生活以及需求,總是希望用有限的時間做無限的事情。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當進入山東境内之後,随處可見“積極進行減租減息工作”和“加強減租減息工作”的智語,可劉少奇卻充滿質疑地說道:“光是從這些智語上來看,好像這裡已經搞上了減租減息工作,可又好像隻是處于宣傳階段。”

為了搞清楚山東地區百姓的生活情況,劉少奇每到一處總會跟當地村民聊很久,不過他的問題卻總是那麼幾個:“家裡有多少土地?村裡有多少地主和農民?種地主家的地需要交多少租子?”

劉少奇總給人一種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感覺,對于他詢問的每一個問題,村民們也都樂意回答。可是當從百姓口中聽到“吃不飽、沒地種”的回答後,劉少奇總是表現得有點激動。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經過在山東的一路走訪調查,劉少奇真切地感覺到,山東地區的減租減息工作并沒有實施開,百姓對減租減息的欲望非常強烈,由此可見,這是一項完全符合群衆需求的政策。

1942年4月10日,經過了近一個月的長途跋涉,劉少奇一行人終于順利抵達山東分局和一一五師師部駐地朱樊村,可劉少奇沒想到,這裡的鬥争形勢竟會如此艱難。

1942年7月9日,已在山東指導工作3個月的劉少奇收到了毛主席發來的第三封電報,剛剛打開電報,劉少奇就看到了非常醒目的幾個大字:無須向任何人提及。究竟是怎樣的一封電報,竟讓毛主席如此強調?

自從來到山東抗日根據地之後,劉少奇每天都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得非常滿,白天走訪、調查聽彙報,晚上開會、看材料。那段時間裡,山東地區的村民家裡、國小校園裡以及田地裡,到處都能看到劉少奇的身影。短短幾天時間,劉少奇就徹底摸清了山東地區的抗日鬥争現狀。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山東抗日根據地經常遭到敵僞頑三方勢力的圍擊,而當下山東地區面臨的最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生存危機。在剛剛進行的反“掃蕩”中,山東地區的物資遭到嚴重破壞,百姓隻能靠野果、野菜、地瓜秧以及樹皮等東西充饑,很多群衆在冬天裡隻能穿着單衣,赤着腳。

除了走訪群衆之外,劉少奇還通過實地走訪以及聽取彙報的方式深入了解了部隊的情況。很快,劉少奇就發現了山東地區的症結所在:

減租減息工作沒有在群衆中間具體落實,群衆沒有得到真切的好處,抗日熱情不夠高漲;軍事指揮存在不少漏洞,不僅缺乏主觀能動性,更缺乏統一行動性。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發現了問題所在之後,劉少奇立即做出訓示,既要盡快把減租減息工作落到實處,把群衆們發動起來,更要調整部隊的上司體系,盡快做到統一指揮。

在劉少奇的上司之下,山東分局立即做出了《關于減租減息改善雇工待遇開展群衆運動的決定》。很快,一場席卷整個山東地區的“減租減息,提高雇工待遇”悄悄展開。群衆的人權以及地權得到了保障,百姓們得到了實質性的好處,一時間,群衆抗日鬥争的熱情被徹底激發了出來。

群衆生存問題得到了保障之後,劉少奇又緊接着作出了“精兵簡政”的訓示,根據山東地區的實際抗日情況,對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黨、政、軍等機關構成以及人員組成都進行了調整和精簡。

首先,把山東的政治以及軍事上司中心集中在了山東分局身上,山東分局、一一五師以及山山東總隊司令部三個上司機關的總人數從原先的10000多人減少到3000多人,三個機關的上司在一起辦公,實作山東抗日根據地的統一指揮。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劉少奇的上司集中方式,大大提高了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工作效率,還大大加快了各部門的反應速度。

而就在山東的軍民工作逐漸進入正軌時,毛主席再次給劉少奇發來了電報:

我們的方針是團結國民黨,極力改善兩黨關系,戰後仍需合作建國……但又需提防國民黨有乘機消滅新四軍的可能,故掌握山東極有必要,待你确定行止之後,中央即通知華中、山東及北方局付托你以指揮山東、華中全局的權力……

在電報的最後,毛主席還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這句看似簡單的叮囑,實際上卻充滿了毛主席的高瞻遠矚。

1942年,毛主席給劉少奇的絕密電報,特意叮囑:無須向任何人提及

毛主席和劉少奇

正是因為有毛主席這樣高瞻遠矚的領袖,有劉少奇這樣以民為主的上司,我們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我們的民族和國家才能在戰火中獲得新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