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夢遊《程海三章》

作者:美麗永勝

《程海三章》

李夢遊

觀程海漁燈

程海邊的夏夜是涼爽的,聞着海水潮濕的氣息,海風輕輕地吹在臉上,那舒服的感覺跟汗水淋淋的中午相比,簡直一個是地下,一個是天堂。在這樣的夏夜,有海風可吹,有程海漁燈可觀看,也算是人生難遇的幸事和美事了。

建黨100周年慶典的日子,全國上下都在搞盛大的慶祝活動,這一天也是今年程海開湖打銀魚的日子。對于程海邊的漁民來說,7月1日是雙喜臨門的好日子。

李夢遊《程海三章》

黃昏時分,天下着雨,但阻擋不了漁民打銀魚的熱情。開湖時間一到,500多艘漁船齊發,從不同村落、不同岸邊湧向程海,争先恐後地往海裡下網和接燈,然後,就在船上坐等銀魚上網。

時光逝去,夜晚來臨,捕銀魚的燈光開始亮起來,先是一盞、兩盞,接着是八盞、十盞。然後,那燈光從點到線,再從線到線,最後由線到面,直到亮滿全湖,整個程海就成了星光璀璨的銀河。

為了打銀魚時不緻于誤打到其他魚類,銀魚網的網眼很小,而且捕撈的方式采用的是燈光誘捕。一條10多米長的網上就要挂好幾盞燈,有的直接用燈帶。銀魚有趨光性,當它們看到燈光,就像飛蛾撲火一樣撲向燈光,鑽進網中。

捕銀魚的燈采用電瓶供電,是以,燈光很亮,而且穩定和長久。從岸上看過去,透過夜的黑暗,水面上的燈光呈現出幽幽的藍色,而船上的燈光則多為橘黃色,跟岸上村莊的燈光一樣,給人溫暖的感覺。

李夢遊《程海三章》

近處的燈光很亮,可以看到一米左右的光亮,也可以看燈光與燈光的距離。稍遠處燈光連成一線,構成各種各樣的圖型,有的是大大的圓圈,有的像指路的箭頭,有的則組成不規則的圖畫,有的像英文字母。總之,今晚的程海漁燈用千奇百怪的形狀組成了絢麗無比的燈光風景。

更遠處的燈光要暗許多,但感覺密度很大,像滿天的星星都落在湖裡一樣,整個程海成了燈光的海洋。

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往下看,程海的湖面很平,像一張黑色的紙,上面密密麻麻地畫滿了燈光,在黑夜裡發着藍盈盈的光,那些燈光組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天羅地網”,仿佛要網住一切。程海漁燈的美景,真的能給人心靈的震憾。

“程海漁燈”是永勝十大名景之一,很早的時候就有了。以前,漁民打魚要在船頭點燃竹片做的火把照明,後來用上了能夠遮風擋雨的油燈。不管是火把還是油燈,都是真正的漁火。湖裡的漁火跟村子裡的火把和燈光交相輝映,形成壯觀的“程海漁燈”,自古深受人們的喜愛,有文人為此寫下了精美的詩作。

李夢遊《程海三章》

清初郡人胡澈的《程海漁燈》題寫道:

落日銜峰盡,漁燈徹夜浮。

鲛珠明野岸,螢火亂晴洲。

望影初疑月,鳴榔始識舟。

四望含煙合,蓼花到處秋。

清乾隆時期的謝秉肅也以《程海漁燈》為題寫道:

蘆葦蕭蕭水國幽,

寒燈幾點燦漁舟。

渾疑翰海骊珠現,

還訝晶宮寶炬浮。

駭浪難遮芳草渡,

瞑煙欲散白蘋洲。

清光達曙霜天冷,

照徹程湖兩岸秋。

我們能從詩中看到程海漁燈的美麗,也能看出這樣的景色是在秋季。也就是說,在以前,看程海漁燈的最佳時間應該是秋季。那時,莊稼成熟,魚肥水美,正是下海打魚的好時機。

李夢遊《程海三章》

如今,捕撈銀魚都在7月左右,正是夏季,而且,由于用燈光誘捕,那成千上萬的燈光是古時候的漁火無法比拟的,今天的程海漁燈要比古代的程海漁燈不知壯觀多少倍。随着交通的通暢、手相照相和網絡的普及、燈光誘捕銀魚技術的應用,讓更多的人看到了現代程海漁燈的美景。從湖面的燈光中,我看到了時代的飛速發展。

程海10年禁湖,如果不打銀魚,平時看不到漁船,也見不到漁燈美景。

銀魚自20世紀80年代從太湖引進放入程海,每年500噸左右的産量曾給程海漁民帶來不錯的收入,但是,這個外來品種對土著魚類和程海水質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30多年過去,程海土著魚的品種和數量都有所減少,有的土著魚甚至絕種;程海水質持續變差,程海環境保護治理難度加大。

多年來,程海再沒有新放銀魚,程海裡的銀魚卻一直捕撈不幹淨,不管漁民怎麼捕撈,從開始的人工拉大網,再用上柴油機拉大網,甚至有條件的地方用電帶的卷揚機拉大網,都沒有把程海裡的銀魚捕撈幹淨。銀魚的數量似乎一直未曾減少過。

李夢遊《程海三章》

銀魚是一年生的魚類,也就是說,如果不捕撈,每年會有大量的銀魚死在程海裡,對程海水造成二次污染。是以,從治理生物種類和環境污染的角度,都要對銀魚進行捕撈,直到把銀魚從程海裡打盡的那一天。但那一天似乎還很遙遠。

去年有10天、今年也有10天的銀魚捕撈期。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裡,我們不僅能吃到美味的程海銀魚,還可以觀賞壯觀的程海漁燈,讓夏夜充滿更多的浪漫和記憶。

然而,從保護程海環境的角度來說,我希望程海的銀魚早一天被捕撈幹淨,即使看不到壯觀的程海漁燈,我也心甘情願。我期待的是,程海的山更綠、水更清。

獨坐程海

獨坐,成為夏天傍晚親近程海的一種方式。姿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親近程海的心情。

最近幾天,也許是連續天晴的緣故,天氣越發炎熱,傍晚來臨,太陽落山,熱氣似乎沒有消失一點,感覺更加悶熱。這時我想到了離住處不遠的程海,還有程海裡清亮的湖水。

李夢遊《程海三章》

黃昏時分,程海邊許多地方都站滿了人,尤其是那些有沙灘的海灣更是人滿為患。他們大多來自附近的村莊,許多人從小在海邊長大。他們當中,有吹海風的、有戲海水的,用樸素而自然的方式親近着程海,盡情地享受着夏天的傍晚。

我獨坐在程海邊的一個草叢裡,看着不遠處在海邊納涼的人群。有海鳥不時從天空飛過,海面上停留着一些野鴨之類的水鳥,它們浮在湖面上,似乎一動不動,卻又像在随波逐流。它們放松的樣子顯得特别可愛,如我此刻的心情,随着它們的身影波濤一樣搖曳。

夏季是程海湖邊最綠的季節,放眼過去,滿山滿湖都是翠綠的顔色。湖灘上的野草長得很茂盛,人已經無法鑽過去,密密的草叢就成了水鳥的天堂。它們在裡邊栖息、産卵、繁殖後代,年複一年地像湖水一樣生生不息,展示着頑強的生命力。

離湖邊遠一些的草叢就沒有那麼幸運。雖然湖邊早就禁牧了,看不到成群結隊的牛、馬、羊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草,但割草的人來了,他們依然有成群結隊的架勢。他們開着三輪車、帶着電動的割草機,争先恐後地在湖邊尋找着最好的草地,然後,由男人背着不算太重的機器,手裡握着長杆刀具,在草地上一行行地割,一會兒的功夫就在身後割了一大堆。跟在身後收草的女人,把丈夫割下的草收攏來,再放到三輪車上,等三輪車幾乎裝不下草的時候,他們才沿着彎彎曲曲的湖邊路小心翼翼地駛離湖邊。家裡圈養的幾頭甚至數十頭的牛羊又有嫩嫩的青草吃了。

李夢遊《程海三章》

割草的人走後,程海邊甯靜了許多。此時沒有風,湖面也很平靜,寬闊的湖面不緊不慢地揚着一些微波。不遠處,在湖邊遊玩的人傳來陣陣喧鬧聲,他們有的在湖中洗澡,有的在湖邊散步,有小孩在奔跑、打鬧,有的在唱歌,有的甚至跳起了廣場舞。一切都那麼自然、那麼和諧。這才是程海夏天傍晚應有的風景。

跟他們的熱鬧相比,我獨坐的身影顯得有些孤單,但我的心情一點也不孤獨。我并不是不合群,或者要特意玩什麼清高,我隻是想靜靜地坐一會,靜靜地看一看身邊的風景,靜靜地想一些心事。或者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就那麼靜靜地在風中坐一會,然後,再次回到生活的喧嚣之中。

其實,生活有太多的匆忙和無奈,有許多要緊的和不要緊的事情要做,很難有這樣清閑的時光。忙中偷閑地到湖邊走一走,到湖邊坐一坐,也是對情緒最好的一種釋放。

李夢遊《程海三章》

獨坐程海,是人生中難得的一段美好時光。以這種形式跟程海呆一會,跟程海近距離的厮守,雖然短暫,卻是難忘的記憶。

背後燈火輝煌的地方,是我的住處,也是我工作的地方。那兒離程海并不遠,雖然聽不到程海的濤聲,但我喜歡。跟程海隔着一段不遠不近的距離,每天默默相伴,是我喜歡的跟程海相處的方式。

程海秋韻

提起秋韻一詞,我首先想到的是紅紅的楓葉在風中飄落,那是秋的舞蹈,帶着秋天的豐盈,還有秋天凋零的淡淡的憂傷。此時,如果能夠放寬胸懷極目遠眺,看到的則是層林盡染的美景,是濃濃的讓人陶醉的秋意。

在現實生活之中,也許是氣候和地理的原因,我很少能看到山中的楓林,如有幸遇見,也隻是一棵兩棵而已,很少能看到成片的楓林,不得不說是人生的一種缺憾。

李夢遊《程海三章》

更多的時候,我會呆在程海邊,每天看程海的日出日落,一年又一年感受程海的春去秋來。其漫長的時光很像湖裡的浪花,每一次潮漲潮落都沖刷着心中的記憶,使許多記憶如岸邊的沙子越來越淡、越來越少。

程海的秋天是甯靜的,沒有紅彤彤的楓葉,也沒有黃澄澄的銀杏葉,是以,程海的秋韻就沒有期待和想象中那麼多的絢麗色彩,而是保留着程海自己獨特的韻味。

秋天的程海在我面前大面積呈現的是草木的枯黃色,這種接近泥土的顔色是生命絢爛之後的生命本色,更讓人感覺親近和親切。當草木枯黃的時候,其實新的生命正在泥土之中孕育,隻不過要度過一個寒冷寂寞的冬季,最後終将在春天破土而出,展現出新的生機。

程海的秋韻就在一叢叢的蘆葦之上,那些在海風中搖曳的蘆葦,随着秋天的來臨漸漸換下身上的綠裝,穿上更接近土地的顔色,舒展着身體,頭戴絨絨的白色的花朵迎接秋天的到來。

李夢遊《程海三章》

蘆葦适合在濕地裡生長,程海的蘆葦受環境的影響,夏天長勢非常旺盛,那綠色的長長的枝葉在海風中飄蕩,此起彼伏,像綠色的波浪,一浪接着一浪,生生不息。

秋天是蘆葦開花的季節,白色的蘆花開在蘆葦的頂端,長長的、柔柔的花朵像稻穗一樣,那些白白的蘆花在綠色蘆葦中随風搖曳,特别顯眼,特别引人注目。

看到漂亮的蘆花,許多人都會停下忙碌的腳步,跟它們呆一會。有的會迫不急待地走進蘆葦叢,仔細觀看蘆葦和蘆花形狀,跟美麗的蘆花合影,然後,發在抖音裡,炫耀一段與秋天相處的美好時光。

除了岸上的蘆葦,程海湖裡有許多的水鳥,它們依靠程海豐富的水環境,世代在這裡繁衍生息。有許多水鳥愛把鳥窩築在蘆葦叢中,在蘆葦裡繁衍後代,與蘆葦相依相伴,哪怕在冬天,枯萎的蘆葦叢也會給過冬的水鳥帶來許多庇護與溫暖,成為水鳥的天堂。

李夢遊《程海三章》

蘆花如狗尾般在風中飄搖的時候,湖邊的草開始逐漸枯黃,随後便迎來蕭條的時節。而這時天空更藍、雲朵更白、湖水更碧,程海的秋色也更加美麗。

程海秋天的顔色跟壩區稻谷的金黃不同,也跟山中紅葉鋪滿小路的景色不同,那一眼看不到盡頭的波浪起伏的碧水,湧動着時光的滄桑,給人更多遼遠、博大的感覺。程海在秋天呈現出來的獨有韻味,吸引着更多人來體驗和享受程海秋韻。

秋天到程海邊走一走,看一看程海美景,感受不一樣的秋景。不經意間看到那些可愛的水鳥飛過蘆葦叢,在湖面随着波濤一起一伏地漂流,似乎沒有終點,也沒有目标,卻那麼怡然自得。我們在塵世因過多拼搏而疲憊的心情,此時也會像程海水鳥一樣通透和明亮起來,暫停一下追求的腳步,讓人生沉澱出更多美好的記憶和情感。

李夢遊《程海三章》

作者:李夢遊

選材/編輯:華子

稽核:熊錦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