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陝西寶雞曾經的名牌工業産品

作者:宏超說史

秦川大曲酒:為縣西秦酒廠傳統産品,1950年注冊商标西鳳名酒,1960年注冊商标改為雙鳳牌西鳳酒,1969年改為秦川大曲酒。1980年評為陝西省輕工業系統優質酒稱号,1984年在全國酒類品質大賽中獲銀杯獎、輕工業部授予優質酒稱号,1985年省人民政府命名為“陝西地方名酒”。

據舊志記載,秦川大曲酒約始于西秦太初元年至十三年(388~400)。其時,乞伏乾歸都于三交城(前秦苻健時建,址在今固川鄉佛岩崖,又稱秦王寨),發現崖下泉水清澈如鏡,甘甜可口,遂招募酒工,選優質大麥、豌豆

陝西寶雞曾經的名牌工業産品

、高粱釀酒,所釀之酒晶瑩清香,柔和爽口,餘香不絕。西秦覆沒後,因當地原料缺乏,其酒作坊選址于虢鎮,遷來繼續釀酒,距今約1600年的曆史。唐代,以“甘泉佳釀,清冽醇馥”被列入珍品,曾聞名于世。

秦川大曲酒用料考究,工藝繁雜,制作細膩。原料以高粱、大麥、豌豆為主,輔以高粱殼、稻皮,要求原料新鮮、無蟲、無黴變、無雜物、無怪味,水分、澱粉、蛋白質含量均達到規定理化要求;制大曲,将大麥、豌豆按比例混合篩選、吸塵、除雜後進行粉碎,制成曲面,按比例加水(水溫攝氏15度左右)、充分拌勻,然後壓制成薄厚一緻、軟硬适度、表面光潔、無夾灰、無裂縫、無水花的曲塊進曲房貯存培菌,月餘後經鑒定達到理化規定名額者,即可使用;制酒,其工藝流程需經配料、立窖、破窖、圓窖、插窖、挑窖等大小18道工序,開始蒸餾出新酒後,按度數高低分别儲存于酒海子,通過氧化還原,使乙醇與水分子結合,讓其自然老熟,增加香味,此為基礎酒。待貯存年餘,按其特點進行科學勾兌,經嚴格檢驗,合格者出廠銷售。品質标準分為理化名額和感覺名額。感覺名額要求,顔色:清亮透明;香:具有本品的獨特香味;味:醇香順口,甘潤柔淨。

陝西寶雞曾經的名牌工業産品
陝西寶雞曾經的名牌工業産品

秦川大曲酒理化名額華嶽牌藥襪:1983年縣針織廠與上海第一醫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協作研制成功,分70D錦龍彈力絲(尼龍襪)和60D錦龍絲(絲襪)兩種,用抗黴菌藥物加工而成,對防治腳癬病有較強的殺滅和抑制功能,對腳汗、腳臭有明顯療效。臨床試驗,有效率達87%,經百餘次浸泡水洗、200小時烈日曝曬,其效尤存。1985年,獲得寶雞市人民政府優秀新産品一等獎,暢銷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遠銷香港。

配合飼料:縣飼料加工廠與省畜牧研究所、西北農業大學聯合研究成功,分雛雞101、201,蛋雞1号、2号和育肥豬、奶牛、大家畜、豬濃縮等8種飼料,用玉米、大麥、高粱、黑豆、蠶蛹、魚粉、菜籽餅、棉籽餅、骨粉、鈣粉及其礦物質、微量元素、多元素等配合制成。1984年省科委鑒定為最佳配方,1985年省糧食局和标準計量局聯合鑒定,認為8種産品含代謝能、消化能、産奶盡能、粗蛋白、鈣磷等成分,均符合省頒标準,蛋雞1号、2号飼料被評為省優質産品。1987年生産的2650噸,除供應本縣和寶雞市、岐山、鳳翔、眉縣、麟遊等縣外,已遠銷新疆、甘肅、廣東、廣西、江蘇等省區。

梅花牌19/21白廠絲:為縣絲綢廠主要産品之一,以桑蠶繭為原料,經過精細選剝、煮繭、缫絲、複搖、整理等工序制作而成。産品質地優良,輕盈柔軟,潔白如玉,有“獨枝一秀”之稱。1969~1987年出口551.62噸,價值達2617.59萬元人民币,銷往日本、印度、蘇聯及西歐等地。

真絲電力紡:為縣絲綢廠新産品,1958年12月被市經委評為市優秀新産品二等獎。另有絲織品軟緞被面、寶光綢,在省内亦有名氣。

服裝:縣服裝廠生産的單童裝、中條絨男童長褲、男工作服、燈芯絨男長褲、硫化男童褲、男背帶褲、男連衣工作褲、全棉卡基連衣工作服、百慕達女式短褲、蛤蟆裝等11種服飾,以款式新穎,作工精細,美觀大方著稱海内外

陝西寶雞曾經的名牌工業産品

,暢銷日本、德國、法國、荷蘭、美國、澳洲、比利時、科威特等12個國家。1985~1987年,共出口服裝199178件,創彙420.6萬元人民币。

富強面粉:為縣面粉廠主要産品之一,以粉粒細而潔白名揚秦地,是制作進階營養食品之最佳用料。1987年10月榮獲陝西省優質産品稱号。本品除供縣内和寶雞市、西安、漢中、安康外,今已銷往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區。

虢鎮漆器:為縣木器廠傳統産品,以平整、光亮、不怕燙、退光(時間越長,光澤越亮)著稱秦川大地。以土漆為主要原料,近年又配以擦漆為輔料,産品更佳。工藝流程複雜,做工極其精細,需經生漆布裹、上泥補平、打磨、塗色、繪描、上光(熟土漆)、陰于(濕度在25~28度、氣溫在20度左右為宜,古有“二、八月油漆”之說)等返複20餘道工序。1980年生産的退光漆小飯桌,被評為寶雞市人民政府優質産品;1985年生産的四季花漆藝雕填屏風,獲得省工藝美術公司全省漆器生産優秀作品獎。

喜歡就點個關注,點個贊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