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南充一重點監管樓盤反複爛尾:八旬購房老人無奈住售樓部

作者:中國房地産報
四川南充一重點監管樓盤反複爛尾:八旬購房老人無奈住售樓部

大合華府售樓部。十餘位老年人居住在裡面,他們是購房人。中房報記者 劉洪材/攝

數量不少的城市爛尾樓已經嚴重影響經濟社會正常運轉和損害政府形象,爛尾樓的“硬骨頭”還是要靠地方政府去“啃”,要堅決實行誰監管誰負責、誰受益誰負責、誰違法抓誰的有牙老虎懲治制度。

田恒銘 中房報記者 劉洪材 四川南充報道

南充的冬天,冷得徹骨。大合華府售樓部裡,一位81歲高齡劉大爺用木闆架起一張簡易床,每天晚上就睡在裡面。

劉大爺告訴中國房地産報記者,“我是75歲買的房子,現在已經過了6年了。我就希望能在活着的時候看到我的房子。”

2015年,劉大爺與兒子購買了大合華府7棟的兩套房,現在爛尾6年未能交房。今年9月,他住到了售樓部,天天盼着自己的爛尾樓能被解決。

早在2014年,大合華府的前身華聯國際城就一度出現資金鍊斷裂問題,2018年被南充市順慶區政府納入重點樓盤監管後,更名為大合華府,繼續銷售所得資金用于後續建設。沒人想到的是,2018年趕上了銷售的最好時機,大合華府也沒能順勢盤活,反而演變成了一個涉及1300餘戶的更大爛尾樓,截至現在第一期沒有傳遞一套房,項目卻賣到了三期。

不止劉大爺,大合華府售樓部裡還住了十餘位老人,同樣是買到了爛尾樓,他們天天守在這個水都被停了的售樓部,和幾名留守的銷售人員“和諧”相處着。在售樓部後面,他們架起了簡易的廚房,停水後連廁所都不能使用。

“我們老家的房子都爛了,現在新房子也爛尾了,我也沒地方住了。”劉大爺老淚縱橫地對記者說。

大合華府毗鄰學校,又是學區房,當年人氣度很高,2018年時出現搶号銷售狀況,讓人難以置信,這樣好的樓盤也會爛尾,并被多家法院查封。

另一位購房人謝女士告訴記者,“2018年最火爆的時候買房的人都快把售樓部的門給踩爛了,預售當天房子其實就被法院查封了,我們很多人都是在查封後才買的房子,根本不知道被法院查封了。”謝女士對此很氣憤:“既然法院把房子查封了,那為什麼還要拿出來賣?”

記者經了解獲知,目前南充順慶區重點樓盤聯系協調上司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順慶區重點樓盤辦“)已多方協調,近期将開會研究具體方案。

“當地政府建議我們業主自行籌錢修房子,這風險得多大啊。”針對當地政府部門給出的自救手段,業主們十分不解。

記者多番試圖聯系大合華府開發商了解最新情況,但截至發稿也未能聯系上。

反複爛尾

四川南充一重點監管樓盤反複爛尾:八旬購房老人無奈住售樓部

大合華府多數樓房主體已竣工。中房報記者 劉洪材/攝

大合華府是南充市政府西博會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占地約179畝,也是南充北部新城标志性項目之一。2013年,這塊地被南充大合置業有限公司開發。

大合華府項目還有兩個“曾用名”,第一個叫華聯國際城,第二個叫華聯城。從2013年拿地後啟動項目至今,曾多次出現項目停工以及關于其“資金斷鍊”“爛尾”的傳言。2018年年初,項目再次更名為“大合華府”并亮相,主打賣點變成“純臨江水岸華宅”。由于定價較周邊項目都要低,不少業主選擇購買了這裡的房子。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合華府的購房者實際上都是當地的拆遷戶,像劉大爺這樣如今“無家可歸”的人還有很多,曾海洋(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個。

曾海洋也是南充本地人,他的房屋于2017年被拆遷後,首付30萬元在大合華府7棟買了一套95平方米的房子。現在,舊房已經被拆遷,新房也爛尾了,他隻能租房居住。

“我當初會選大合華府就是聽說了房子被政府監管了,誰知道被監管後還是爛尾了。”曾海洋後悔又氣憤,後悔自己信錯了人,也氣憤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的行為。

“我當初買房的時候還算是很謹慎了,不僅确認了房子是不是被監管,還檢視了賣房需要的五證才決定買,結果現在不僅樓盤爛尾了,房子還被查封了。”根據記者的了解,曾海洋當初買的7棟,在剛剛預售後不久就被成都中院查封。很多業主像曾海洋一樣,沒來得及網簽,錢就被“套牢”了。

購買了7棟1單元的胡秀(化名)夫婦均是内燃機廠的退休職工,一直居住于機關宿舍。他們希望老了以後能有一套好一點的房子過老年生活,遂将原先的宿舍房出售,又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在大合華府買了一套76平方米的房子。本以為這個溫馨的小窩會成為夫婦二人以後安享天倫之樂的場所,沒想到成了自己的夢魇。

“我們現在就希望房子能早日修好,我們能住上新房。”胡秀說道。

目前業主們擔憂的是,他們不僅簽不了購房合同,還從南充市房管局網站查詢到資訊,大合華府大部分房源都被法院當機查封,2018年1月預售的7号樓383套房源全部都是查封狀态。

有業主向記者反映,2019年10月,有消息傳來,西安建工接手大合華府,項目終于又複工了,但是他們沒高興兩個月,又停工了,2020年,大合華府和希爾頓花園酒店簽約,開發商大肆宣傳,又開始了瘋狂的賣房模式,連沒有預售許可證的房子也被賣,資金同樣沒進監管賬戶。

順慶區重點樓盤辦的蔣傑告訴記者,開發商在銷售時預售金應該有一部分未進房管局的資金監管賬戶,私自讓購房者刷卡進開發商賬戶,用于償還其他債務,但具體金額不詳。

債務纏身

四川南充一重點監管樓盤反複爛尾:八旬購房老人無奈住售樓部

大合華府早期開發用名華聯國際城。劉洪材/攝

每一個爛尾樓項目,毫不例外都與開發商的債務有關系。

大合華府開發商大合置業成立于2012年,法人幾經更換後目前由李勇擔任。據企查查顯示,截至2021年12月1日,公司有風險244條,曆史風險356條。

大合華府是大合置業成立的第二年,即2013年正式拿地并開始銷售,截至目前總共建設房屋13棟,1至9棟主體已經完工,11至13棟還處于在建狀态。

2014年,開發商開始出現資金鍊斷裂情況,由于當時的問題并不大,故沒有引起當地的重視,到了2018年,大合華府還出現搶号買房現象。

“當初本來是隻開盤到11号樓,結果買房的人太多,開發商又把12号樓拿出來買。”有業主說道。

同在2018年,開發商遺留的債務問題完全暴露。

大合置業目前的具體欠債情況,順慶區重點樓盤辦從業人員蔣傑告訴記者,總計1.2億元。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還輪候查封了7号樓300餘套房屋。

大合華府項目還涉法涉訴案件70餘件,主要涉及成都中級人民法院、南充市中級人民法院、順慶區法院、營山縣法院、嘉陵區法院等多家法院,已售房屋被輪候查封,導緻不能辦理網簽備案、按揭回款和8、9、10、16号樓無法取得預售保障工程建設資金。

今年,因南充大合置業有限公司未全部交納土地款,後經四川省進階人民法院裁定,收回項目89畝土地。

政府方回應“正積極協調各方”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協調成都中院,将查封前就被業主購買的房産進行解封。”蔣傑告訴記者。

當記者問到被查封後購買的業主該怎麼辦時,蔣傑說:“這其實是屬于開發商違規進行銷售,我們也在想辦法協調。”

給業主解封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最開始,順慶區政府拿了幾位業主代表的資料,前去成都中院進行解封,在申請被支援後,随即又送了十幾個相似的業主的資料,結果被成都中院駁回了請求。理由是購房者尚無購房合同,僅僅是認購書不足網簽備案。後來過了一段時間,也把第一次已認證的解封一并撤回,理由是業主尚未占有房屋。

“這房子都還沒修好,業主怎麼占有房屋?”蔣傑也十分不解。

關于後續大合華府的建設計劃,南充市順慶區政法委書記楊蒈告訴記者,目前正在積極協調銀行進行貸款,等到貸款到手後再結合7号樓售房時的5000多萬元,就可以将大合華府1期修建完成。

等到1期修好後,2期就有機會被賣出去,2期售賣的錢款再繼續用來建設2期,這樣就能夠把爛尾工程全部完善好。

“我們正積極協調除成都中院外查封了大合華府的各個法院,将項目的全部案件統一歸集到順慶區法院統一管轄,建立查封池,轉移查封标的物,便于資産釋放和後期的債務執行、調解。這樣不管是解封業主的房子還是進行後續的售賣回款都會更友善操作,争取早日修建完成。”楊蒈說。

楊蒈告訴記者,“最近會開會研究如何打擊這種爛尾樓不作為的開發商,督促其積極籌錢,隻有讓他們動起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

楊蒈表示,目前順慶區已經處理了一多半的爛尾樓,以後也會加大打擊力度,盡早讓業主住進新房。

對于購房者買到被查封的房子的情況,中國房地産報記者采訪了北京盈科(成都)律師事務所銀行與網際網路法律事務部副主任麻建。他表示,如果開發商在售賣房屋的時候是知曉自己的樓盤已被查封,那這是一個無效的銷售行為,并且涉嫌詐騙,開發商應退還受害人的購房款項。如果開發商售房時尚不知曉,那麼開發商與業主簽訂的合同就是有效的,但由于房屋被查封,是以屬于無法履行合同,也屬于一個違約的行為,開發商應承擔相應責任。

麻建律師還提醒購房者,在買房前一定要詢問銷售方房屋是否被查封,也可以去房管局的資訊公開網站上查詢相關的情況。其次,買房一定要簽訂正式的購房合同,并且備案。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房子不受債權糾紛的影響。(應采訪人要求,文中人物均用化名)

記者觀察

解決爛尾樓就是維護經濟秩序和政府形象

爛尾樓已經是嚴重影響經濟和社會正常運轉的不良現象,全國很多城市都存在爛尾樓問題,搞得消費者和工程建設方連年苦楚,政府部門也苦惱不已。

在南充,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還存在不少爛尾樓項目。如南充龍吟華府,因資金鍊斷裂,目前被成都中院等多家法院查封,業主收房無望;南充逸合中央公園,2017年投入建設本應于2020年傳遞,但時至今日,工程仍未完成。

從責任上來講,爛尾樓的出現,除了開發商自身問題,地方政府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資金監管、規劃稽核、銷售規範等每個環節都離不開政府主管部門的直接限制,為何資金被監管後還會造成項目爛尾?資金監管是否到位這是地方政府需要正視的問題,也是值得深究的事情。

今年,四川、河北、湖南等多地陸續加大力度治理存量爛尾樓。北京和四川已經提出,面對重大風險隐患,政府将接管預售資金監管。希望,廣大如南充這樣的三四五線城市,政府部門要真正落實監管責任,做到“守夜人”的職責,既解決好老問題,又確定不再出現新的爛尾樓。其實,維護購房者合法權益,也是維護經濟秩序,更是維護政府的形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