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假如張靈甫不自斃,活着當了俘虜,以後命運會如何?

1947年5月16日,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以國民黨整74師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自殺身亡(一說被解放軍擊斃。本文采信鐘子陵《張靈甫傳》一書中張系自殺之說)而結束。

假如張靈甫不自斃,活着當了俘虜,以後命運會如何?

随後,華東野戰軍總部釋出公報,宣布這次戰役的結果:

“孟良崮戰役戰果經清查後,共俘獲蔣軍74師少将參謀長魏振钺、少将副參謀長李運良、51旅少将旅長陳傳鈞、少将副旅長皮宣猷、57旅少将旅長陳噓雲、58旅上校副旅長賀翊章等以下官兵19676名;斃傷蔣軍74師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傑、58旅旅長盧醒以下官兵1.3萬餘名(包括蔣軍25、65、83、48、11等師及第5軍各一部共6000餘名),共斃傷俘敵3.2萬餘名。”

孟良崮戰役斃敵1.3萬,俘敵為1.9萬餘人,活捉的俘虜比斃傷的多得多。這裡引申出一個話題:假若張靈甫不死,當了俘虜,他最後的命運會如何?

先看看他的同僚——74師被俘将校們後來的命運吧。

假如張靈甫不自斃,活着當了俘虜,以後命運會如何?

74師參謀長魏振钺被俘後,先關押在戰俘營改造,後被選調到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擔任戰史教員,當了解放軍,還成了教授。

51旅旅長陳傳鈞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說他在俘虜營不服從改造,在越獄逃跑時被擊斃;一說他在獄中改造得很好,被釋放回鄉,在50年代的鎮反運動中被處決。副旅長皮宣猷一直在獄中改造,後保外就醫時病故。

57旅旅長陳噓雲,作為戰犯被關押進行改造,1975年被特赦,後定居在南京,擔任南京市政協副主席。

從這些人的結局來看,若是服從改造,表現好,或者活到特赦,一般都有好的結局。假如張靈甫當了俘虜的話,會如何呢?他自然也是這兩種結局中的一種。

假如張靈甫不自斃,活着當了俘虜,以後命運會如何?

張靈甫的一種結局是:他認識錯誤,改造得好,轉而投入人民懷抱,甚至重新帶兵,投入反蔣的人民解放戰争中建功立業。從張靈甫在戰前和孟良崮戰役中對國民黨的失望和對國民黨内部爾虞我詐的指斥來看,他經過一番思考後,幡然醒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張靈甫的另一種結局是:他與多數同僚一樣在戰犯監管所進行改造,最後被特赦,再走向新生。

而他即使走的是第二條路,結局可能也要比其他人好得多。

假如張靈甫不自斃,活着當了俘虜,以後命運會如何?

因為,他的夫人王玉齡棄蔣赴美後,經過打拼,自立自強,于六七十年代在美國當上了華美協會主席。1973年,她應邀秘密通路北京,還受到中共高層接見,由此與中共建立了良好的關系。若張靈甫此時還在改造之中,肯定會被提前特赦。夫妻團圓後,他要麼去美國,要麼選擇留在中國,不管是何種選擇,都将是不錯的人生。

是以,對于張靈甫之死,他的妻子王玉玲晚年對人說:“他(自殺)死得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