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說起清朝的這位康熙大帝,大概很多人都不會感動陌生。康熙幼年登基,逐漸掌握朝政,并且将清朝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常言道“龍生龍、鳳生鳳”,康熙優秀,他的兒子們也是個個優秀,并且因為康熙嫔妃較多,是以他的兒子也多。

這就造成了一個大難題--皇位傳給誰,阿哥們也不敢屈居臣下,最終導緻了九子奪嫡事件發生。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近幾年的穿越大戲,也使得我們對九子奪嫡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一部《步步驚心》,更使我們看到了九子奪嫡的驚險。

而其中奪位最有希望的要數以下四位。被兩立兩廢的太子胤礽;在康熙帝眼裡極其孝順且和睦兄弟的四阿哥胤禛;懂得拉攏人心、擁護者最多的八阿哥胤禩和善于領兵打仗的十四阿哥胤禵。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然而你所不熟悉的是十二阿哥胤祹,他是一個深得康熙寵愛的皇子,且手裡握有重兵,但并未參與九子奪嫡。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去看看這位十二阿哥胤祹。

康熙的兒子衆多,而在宮廷之中,若想過得好,皇上的寵愛是必不可少的,是以他的兒子便想盡辦法,渴望得到他的贊賞。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然而有一個孩子,本身以他的出身,并不可能受到康熙的喜愛,但是卻因為一些獨特的原因,他受到了康熙獨有的寵愛。

康熙二十四年的時候,紫禁城中迎來了十二阿哥--愛新覺羅·胤裪,胤裪的生母是定嫔萬琉哈氏,地位低微,而在清朝,禮儀制度規定地位低下的嫔妃,是不能親自養育自己的孩子的,這就導緻可憐的十二阿哥自幼就離開了生母。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似乎命運總是奇特的,此時,孝莊太皇太後的侍女蘇麻喇姑因孝莊崩世,悲痛難耐,康熙帝看到自己的啟蒙老師如此傷心,心有不忍,便讓她養育年幼的胤裪。

這位蘇麻喇姑也是一位奇人,她是陪着孝莊太皇太後從科爾沁大草原一步步抵達清朝太後之位的忠仆,而她本身壽命也很長,曆經了太祖,太宗,世祖,聖祖四朝。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她的閱曆是相當豐富,并且總是陪伴在孝莊身旁,孝莊是個偉人,其思想卓越,想必蘇麻喇姑常伴其身側,必然耳濡目染。

十二阿哥胤裪的到來,給蘇麻喇姑孤苦的世界帶來了歡樂,她傾盡心力照顧胤裪。事實證明,她把胤裪照顧的很好,皇帝也十分疼愛這位十二阿哥。

然而,在十二阿哥20歲的時候,已至93歲高齡的蘇麻喇姑與世長辭,十二阿哥失去了這個處處為他着想的“養母”。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這是一個極具孝心阿哥,雖然他的養母隻是一個宮女,但是蘇麻喇姑卻教了他為人處事,陪伴着他從小孩兒長成大人,他請求康熙帝為蘇瑪喇姑披麻戴孝以盡孝道。

這一份孝心,得到了康熙帝的贊賞,胤裪在康熙帝心中的地位更高了,在胤裪25歲的時候,康熙帝将他封為固山貝子。

而在這之後,康熙對胤裪的寵愛更是無人能及,每逢康熙帝出巡,必有胤裪伴其身側,在仁憲皇太後駕崩的時候,康熙帝直接将内務府總管一職交給胤裪。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在康熙晚年,直接讓胤裪代替自己去一些大型的祭祀活動,要知道這可是皇位繼承人才有的待遇,此時的胤裪可謂是風光無限,既有自己卓越的才能,還深得康熙帝的寵愛,手握重權。

帝王之家多是無情,為了那把龍椅,骨肉相殘,血淚相濺。康熙帝的兒子們,為了得到這把龍椅,也是互相迫害。

最開始康熙帝與他的皇後舉案齊眉,于是便将他們的嫡子也就是二阿哥胤礽立為太子,然而,這個太子能力不夠,出現了兩立兩廢的狀況。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當時皇上的第四子也就是未來的雍正帝,選擇韬光養晦靜待時機,最後讓康熙認為他最具孝心,且會善待兄弟,最終傳位于他。

而素有八賢王之稱的八阿哥籠絡了一衆朝臣,然而,自古帝王最忌諱便是結黨營私,拉幫結派之輩,八阿哥失敗了。

而當時皇上還有一個寵愛的阿哥,這個阿哥與雍正帝是一母同胞,他便是當時被皇上封為大将軍王的十四阿哥,然而最後他也沒能鬥過四阿哥。

九子奪嫡最終以四阿哥胤禛勝出結束,而其餘參加九子奪嫡的阿哥皆沒有好下場,八阿哥的下場最慘。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十二阿哥胤裪在九子奪嫡之中,面對多方勢力對他的拉攏,他選擇保持中立,不站任何隊伍,也沒有去自成一派參與九子奪嫡,這使得在雍正帝報複其他阿哥之時,他得以避開這場災禍。

然而,并不是說他沒有參加九子奪嫡,他便會一生富貴。畢竟他當時可是深受康熙帝寵愛,而雍正帝其實并不得康熙帝寵愛。

是以雍正帝也在找機會想要難為一下他。人總會有犯錯知識,有一次,胤裪将熹妃的姓氏寫錯了,雍正帝便借機将他貶為了鎮國公。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然而胤裪此人并沒有對此有任何不滿,也沒有想着要謀反,而是将自己放于臣子之位,一旦皇上需要便傾盡所有。

胤裪的忠心能幹被雍正帝看到了,雍正帝能成為康乾盛世承前啟後之人,也是一位曆史明君,于是他便恢複了胤裪多羅履郡王的爵位。

乾隆時代到來,乾隆帝看到了胤裪的才能,對他加以重用,不僅封他為碩履親王,甚至将重兵交給他,還授予他軍機大臣和議政大臣兩大重權。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在乾隆帝之,胤裪的官職可謂是達到了頂峰,在乾隆二十八年享年78歲的胤裪安然離世。

結語:

縱觀胤裪一生,可謂是非常成功的一生。幼時,深得蘇麻喇姑的疼愛,習得一身令人尊敬的修養。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我們大膽猜測,胤裪之是以沒有被九子奪嫡風波波及大概與這位蘇麻喇姑有很大的聯系,蘇麻喇姑的言傳身教使他受益終生。

在康熙大帝還在位時,胤裪深受其疼愛,擁有很多其他皇子羨慕的歲月,且他的人生軌迹曆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并且皆手握重權。

胤裪的一生是非常幸福的,這與他自身的品性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深受康熙寵愛卻不驕不躁,心态堅韌,不參與政權之鬥;手握重兵,卻清醒自己的位置,一心效忠君王。

精明的十二阿哥胤祹:手握重兵卻躲過九子奪嫡,78歲正終壽寝

正是因為他保持中立,是以九子奪嫡沒有影響到他;正是因為他盡心盡力地為朝廷付出、效忠君王,是以在乾隆時期得到重用,得以活至七十八歲善終。胤裪可謂是善始善終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