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國出兵30萬反擊越南,有約在先的蘇聯為何袖手旁觀?

在19世紀中葉以前的很長時間内,越南都是以中國的藩屬國的身份存在。1885年,中法戰争結束後,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随後的近一百年裡,越南戰事不斷。先是抗擊日本的侵略,獨立後又和法國軍隊戰鬥了十年,從1961年起,又和超級大國老美打了十餘年,直到美國大兵1973年灰溜溜地離開。統一後的越南愛上了打仗,走上了窮兵黩武的道路。侵略它的小鄰居高棉和寮國也就算了,竟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對有恩于它的最大的鄰居屢屢進犯騷擾。

大國出兵30萬反擊越南,有約在先的蘇聯為何袖手旁觀?
大國出兵30萬反擊越南,有約在先的蘇聯為何袖手旁觀?

東方大國終于忍無可忍,1979年春,解放軍出動30萬大軍,将越南這個不義之徒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大國出兵30萬反擊越南,有約在先的蘇聯為何袖手旁觀?

越南敢于招惹東方大國,自然有一定的底氣的,除了當時的國際形勢和它的軍隊幾十年打下來的作戰經驗外,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有超級大國蘇聯這個盟友。

大國出兵30萬反擊越南,有約在先的蘇聯為何袖手旁觀?

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革命陣營的老大哥,和東方大國一樣,對越南這個小弟進行過幾十年的各種援助。最重要的是,就在東方大國教訓越南前幾個月的1978年11月,蘇聯與越南就簽署了一個《蘇越友好互助條約》。其中在有關軍事方面的盟約中有一條規定:“一旦雙方中之一方成為進攻或進攻威脅的目标,締約雙方将立即進行協商以消除這種威脅,并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保障兩國的和平與安全。”也就是說,越南如果遭第三國進攻,蘇聯必須全力援助。

大國出兵30萬反擊越南,有約在先的蘇聯為何袖手旁觀?

但衆所周知的是,就在東方大國教訓越南之時,蘇聯這個盟友卻袖手旁觀,不願意出兵,完全不管什麼互助條約。這是什麼原因呢?

蘇聯不出兵,是有自己的難處的。首先是兵力問題,蘇聯雖然擁有400多萬的軍隊,但是我們知道,蘇聯國土面積非常遼闊,這400多萬的兵力要分布到各個地區去,就顯得不是那麼富裕了。除了本土,東歐地區也駐紮了相當一部分的軍隊。

大國出兵30萬反擊越南,有約在先的蘇聯為何袖手旁觀?

第二是戰略重心問題。冷戰時期,蘇聯的戰略重心放在東歐地區,東南亞地區是次要的。蘇聯如果從東歐地區調離大量的軍隊,那東歐地區就會防禦空虛,捉襟見肘,蘇聯不敢冒這個險。況且,以當時的戰況,東方大國出動了30萬軍隊,蘇聯要幫助越南,需要出動的軍隊至少也是幾十萬。

大國出兵30萬反擊越南,有約在先的蘇聯為何袖手旁觀?

第三就是軍隊的運輸問題。東歐連接配接遠東的通道隻有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鐵路的運輸能力有限,如果從東歐地區抽調軍隊到遠東地區,運輸龐大的軍隊以及大量的武器裝備,需要的時間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樣計算,等蘇聯軍隊到了越南,估計戰事早就結束了,而事實上東方大國教訓越南也就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大國出兵30萬反擊越南,有約在先的蘇聯為何袖手旁觀?

另外,阿富汗問題迫在眉睫,讓蘇聯無法抽身。阿富汗地處歐亞大陸東西交通要沖,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從1973年開始到1979年的六年間,雖然蘇聯在阿富汗扶持了幾任傀儡政權,但是最後扶持的阿明政府對人民民主黨内更為親蘇的旗幟派人士進行了清洗,在中央政權和各地的部落首領的戰争中,部落首領處于劣勢,阿明政府已經難以受蘇聯把控。而最擔心的是阿富汗極有可能倒向西方陣營,于是到了1979年12月,蘇聯幹脆自己派出十餘萬軍隊解決了阿富汗問題。

大國出兵30萬反擊越南,有約在先的蘇聯為何袖手旁觀?

在一系列的原因下,面對東方大國對越南的進攻,蘇聯無法出兵幫助越南。但蘇聯在武器和物資方面仍然一如既往大力支援越南,這種援助一直持續到了80年代末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