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米家崖遺址看着不起眼,可是經過發掘,卻發現國内考古的兩個第一

在考古發掘的過程中,有一些驚奇的發現往往出土于不起眼的墓葬或遺址,是以也讓專家們不敢輕視任何一處遺迹,一旦不留神就可能與偉大的發現失之交臂。比如,再不起眼的米家崖遺址,專家們本以為不會有什麼發現,結果沒想到竟然有兩個“第一”,也在學界内引起了極大的熱議。究竟是什麼樣的發現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米家崖遺址看着不起眼,可是經過發掘,卻發現國内考古的兩個第一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米家崖遺址位于陝西省西安市的東郊,分布在浐河西岸的米家崖村一帶,占地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在上世紀20年代初,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在中國境内考察,他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西安一帶尋找古代遺迹,并在米家崖村發現了很多彩陶,後來他又聯合我國的考古學家們共同發掘,最終确定了這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多年。根據出土的彩陶确定它也是仰韶文化的一部分,不過因為發現于米家崖村,就按照考古學慣例命名為米家崖遺址。

米家崖遺址看着不起眼,可是經過發掘,卻發現國内考古的兩個第一

或許是因為米家崖遺址面積小,出土文物也不多,是以專家們一直以來都沒有太關注,導緻米家崖遺址一直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态,直到2003年國家有關部門才組織考古專家對其進行發掘保護。在此次的發掘過程中,專家們收獲也并不小,出土了各類彩陶,石器和玉器等随葬品300多件,另外還有118處灰坑和8座房屋遺址,不僅基本弄清楚了米家崖遺址的分布,也對當時米家崖先民生活狀态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然而,正當考古專家們為沒有發現寶貝感到遺憾時,有一位專家卻驚奇地在灰坑中看到一些碳化顆粒,經過仔細地辨析确實是小麥。

米家崖遺址看着不起眼,可是經過發掘,卻發現國内考古的兩個第一

小麥的發現讓專家們欣喜不已,說明了米家崖先民在5000多年前就已經種植小麥,比以往專家們認為的小麥培育曆史還要早1000多年。緊接着,或許是小麥的發現給了專家們動力,不久之後他們又發現一件陶制的漏鬥,不過出土的時候都已經碎裂,經過數月的修複才複原漏鬥的模樣。它口徑約12厘米,底部的細嘴長約8厘米,值得一提的是,在細嘴内還有小麥腐爛物碳化後的固态物質,是以讓專家們感到十分納悶,這件漏鬥是做什麼呢?為什麼有小麥腐爛物呢?

米家崖遺址看着不起眼,可是經過發掘,卻發現國内考古的兩個第一

專家們經過深入研究,得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結論,這個漏鬥是米家崖人釀造啤酒時用的工具。首先,米家崖遺址發現小麥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是以也就有了釀造啤酒的前提條件,或許是米家崖人意外發現小麥腐爛後産生一種帶有香味的液體,然後用漏鬥将液體收集起來,再經過清水的稀釋就得到了一種飲品,也就是我們現代人喝的啤酒。此前,還從未有發現啤酒的遺迹,是以米家崖古人也成為最早釀造啤酒的先民,同時也推翻了啤酒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錯誤結論。

米家崖遺址看着不起眼,可是經過發掘,卻發現國内考古的兩個第一

米家崖先民除了釀造啤酒之外,他們還發明了一件古代第一。專家們在進一步地發掘過程中,發現有些房屋遺址下的泥土竟然是活土,也就是人工翻開後經過加工的土壤,并且這些土壤質地堅硬,用小鐵鏟都不容易插進去。對此,專家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夯土,即用石塊将泥土打結實,這在從古至今的建築中都打地基的重要一步。然而,您要知道的是,米家崖遺址可是5000多年前的房屋,說明當時的先民已經學會了打地基,這在史前遺址中也還是首次發現,讓專家們都感到驚奇不已,甚至有的專家一開始還都懷疑是自己判斷錯了,最終又經過深入發掘,确定果然是5000多年前的夯土。

米家崖遺址看着不起眼,可是經過發掘,卻發現國内考古的兩個第一

專家們都沒想到,在長達半個多世紀都無人問津的小遺址,竟然能同時發現兩個“第一”,并且還對後來的考古發現産生重大影響,也讓專家們都感慨不已。不管是“最早釀造啤酒”,還在“最早的夯土”,都能讓這處不起眼的米家崖遺址脫穎而出,成為當時的“全國十大發現”之一。由此,也說明了我們不能輕視任何一處遺址,比如當年在湖南發現馬王堆漢墓,雖然利倉的主墓室被盜一空,但專家們卻在他夫人的小墓中發現了大量的随葬品,甚至還發現了利倉夫人的故事。

考古就是這樣,必須要認真和仔細,不過分期待大遺址和大墓葬,也不要過分低估小遺址和小墓葬,時刻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态,對所有的遺址墓葬都一視同仁,才能在一次次的發掘中看到不一樣的寶貝……

參考資料:

《西安米家崖遺址》作者: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