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友好人士捐贈的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館 又一批流失海外文物回歸中國

美國友好人士捐贈的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館 又一批流失海外文物回歸中國

此次回歸中國的兩尊明代陶俑(國家文物局供圖)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王洹星)13日,國家文物局主辦文物捐贈入藏儀式,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蘇珊娜·芙拉圖斯女士捐贈我國的兩尊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館。

蘇珊娜女士的祖父約翰·赫伯特·韋特20世紀初在中國行醫,獲得兩尊陶俑,帶回美國,後交蘇珊娜女士繼承。1983年,為慶祝上海與舊金山締結姐妹城市,上海博物館赴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辦展覽。蘇珊娜女士發現參展的一套儀仗隊俑與其所藏陶俑極為相似。上海博物館随展負責人告知,陶俑應出自中國被盜貴族墓葬。蘇珊娜女士素愛中國古代科學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國人民懷有欽佩之情,此後近40年間,始終期待以合适的方式将文物送還給中國人民,如今終于得償所願。

在13日舉行的文物捐贈入藏儀式上,蘇珊娜女士表示,她敬仰中國的優美文化和藝術成就,決定将其送歸故土。兩件陶俑回歸,不是通過金錢或政治的手段,而是因為愛的力量和對中國人民的尊重。“我很高興把這些精美的藝術品還給中國人民。”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此次美國加州居民蘇珊娜女士将陶俑送歸故土的義舉,展現了令人欽佩的崇高品格。“兩件文物的回歸,生動展現了美國普通群眾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和共同保護人類文化遺産的樸素情感。尤顯珍貴感人。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館與館藏同類陶俑共同展示,彰顯了文物回歸所蘊含的藝術的真正價值。”

此外,上海博物館還精心籌備了“儀象萬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将兩尊受贈陶俑與當年在舊金山展覽的館藏明代彩色釉儀仗俑隊共同展出,再譜佳話。展覽展出文物共68件,展覽于12月13日開幕,展期一個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