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春痘要有疫苗了?還有哪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抗痘?

青春痘要有疫苗了?還有哪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抗痘?

近日,一則#青春痘要有疫苗了#的消息登上熱搜,據報道,該疫苗預計将于2023年進入臨床應用,這讓一大批網友十分欣喜,并開始對疫苗翹首以待。

那麼,除了等待疫苗問世,我們還可以如何抗痘呢?

01 青春痘受多種因素影響

青春痘,在醫學上稱為尋常痤瘡,是一種反複發作于毛囊皮脂腺的發炎性皮膚病,好發于年輕人群,往往與多種因素有關。

青春期或女性月經期等特殊時期,體内激素水準容易發生改變,當雄激素産生增加,雌雄激素水準失衡,就容易導緻皮脂腺增大,分泌增加,這就為毛囊内痤瘡丙酸杆菌等寄生菌提供了充足的養料。

寄生菌分解皮脂所形成的産物,會刺激毛囊皮脂腺開口增生、過度角化,導緻皮脂排出不暢,淤積在毛囊中形成粉刺。

同時還可以引發一些發炎反應,甚至滲入真皮層引起深部發炎,産生丘疹、疱疹、囊腫等皮損。

根據皮損特點,痤瘡的嚴重程度分為四個等級:

Ⅰ級(輕度)——出現粉刺,開口、閉口粉刺皆可,但沒有明顯紅疹;

Ⅱ級(中度)——出現紅色小丘疹、膿疱,以紅色小丘疹為主;

Ⅲ級(中度)——出現紅色小丘疹、膿疱,以膿疱為主,可出現不超過3個小結節;

Ⅳ級(重度)——很多大結節、囊腫,皮損嚴重。

青春痘要有疫苗了?還有哪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抗痘?

02 “青春痘”并不隻有青春期會得

需要注意的是,尋常痤瘡并不是青春期人群的專利,在日益加大的生活壓力下,有的人即使25歲以後也可以出現,稱為遲發型痤瘡。

據統計,女性25歲後出現青春痘的人數占所有患者的17%,男性占到3%,相對較少。

痤瘡的産生還受遺傳、飲食、精神因素、不良習慣等影響。

如果父母雙方在年輕時臉都愛出油、都容易出現痤瘡,那麼子女也出現痤瘡的機率可達50%。

長期食用油膩、辛辣、含糖飲料、甜食、含激素食品等也會激發痤瘡。 現代社會精神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再加上勞累、長期熬夜等因素,就更容易導緻皮膚狀态不穩定,加重出油,出現痤瘡。

雖然還沒有明确證據,但抽煙、喝酒也常被認為是導緻痤瘡的重要因素。

青春痘要有疫苗了?還有哪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抗痘?

03 面部出現皮損還應考慮其他疾病

另外,痤瘡還需要與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瘡(酒糟鼻)、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疾病相鑒别。

脂溢性皮炎,更常在顔面部、前胸、後背等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出現,皮損可能以紅斑、脫屑為主。

玫瑰痤瘡就是俗稱的“酒糟鼻”,更常見于中老年人群,多與毛囊蟲感染、内分泌紊亂有關。

在臉部T區、鼻部均可出現丘疹、膿疱等痤瘡樣皮損,毛細血管擴張、毛孔粗大,甚至還可出現鼻頭變大的表現。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育齡期女性常見的内分泌代謝性疾病。除了一些痤瘡樣皮損,還會有月經不調,體毛增多如長胡子,皮膚毛孔粗大,愛出油,伴有脫發等特點,還可引起不孕。

青春痘要有疫苗了?還有哪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抗痘?

04 日常中的防痘抗痘技巧

溫水洗臉:使用溫水洗臉能更好地洗掉皮膚表面的油脂,對于油脂分泌旺盛的長痘人群,建議一天至少洗臉兩次,洗臉後還可以用冷水敷十分鐘以收縮毛孔。

出油多的人可以選擇使用硫磺肥皂清洗,幫助殺菌、去油;粉刺多的人可以使用含有較低濃度酸類成分的洗面乳,可以兩天使用一次,不要頻率太高,否則容易使角質剝脫,造成皮膚敏感。

避開危險三角區:已經形成膿頭的成熟粉刺,可以消毒後挑開排膿,再塗抹消炎藥等,可以縮短恢複時間。

但是注意危險三角區(兩側口角至鼻根連線所形成的三角形區域,如圖)處不要挑擠,否則容易造成顱腦感染,危及生命。

青春痘要有疫苗了?還有哪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抗痘?

堅持、正确用藥:輕度的痤瘡可以使用阿達帕林凝膠、維A酸軟膏等藥物,晚上避光使用,一般使用一個月才會見效,是以通常需要堅持用藥三個月;

中度痤瘡,可以外用紅黴素、米諾環素等抗生素藥水、藥膏,甚至使用口服藥物;

重度痤瘡還可以增加異維A酸軟膠囊、阿維A膠囊等維酸鉀類口服藥物。

但注意,藥物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注意飲食:清淡飲食為主,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奶制品、激素催熟、含糖量高的食物,避免吸煙喝酒。

可以适當多吃粗糧,粗糧中富含維生素B,可幫助調節皮脂代謝。

選對護膚品:護膚品、化妝品要選擇适合自己膚質和年齡的,比如二十多歲盡量不選用營養成分太多的、大分子的護膚品,以避免營養過剩,加重皮膚負擔。

及時卸妝:化妝品一般分子量較大,容易堵塞毛囊皮脂腺,造成粉刺,而粉刺往往是痤瘡的“罪魁禍首”。是以,應盡量減少化妝次數,帶妝時間,也要注意及時卸妝,并清潔幹淨皮膚。

參考資料:醫學微視官網 - 蔡林 主任醫師《痤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