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盜墓賊早就知道霸陵的位置,大衆對考古在這點上誤解很深

為什麼盜墓賊早就知道霸陵的位置,大衆對考古在這點上誤解很深

考研名師張雪峰說過一句話,不建議大家跨學科考曆史類研究所學生,當然了,大多數學校的曆史系也不支援跨學科考,為什麼呀?

因為他不想侮辱你,讓你受到打擊,曆史學是一本非常嚴謹的科學,他可不是我們平常以為的那樣,曆史上的人物事件,你看了幾本甚至幾十本之後,就能考曆史研究所學生的。

這段話非常準确地說出了,曆史的專業性和大衆心中曆史學的錯位,在中國基本上每個人關于曆史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說法。

為什麼盜墓賊早就知道霸陵的位置,大衆對考古在這點上誤解很深

三國,明朝,清朝這些都是故事比較多的朝代,誰都可以聊上幾句,有段時間宋史特别流行,有人想找宋史專家寫文章什麼的。

但後來有人說,你這個專家怎麼回事,知道的還沒我多呢,怎麼就說出來這麼一點東西呀,這裡面的誤解可就深了。

為什麼盜墓賊早就知道霸陵的位置,大衆對考古在這點上誤解很深

曆史人人都可以談,但是如若你是個專家,用專業的眼光來看,那就必須是有一份證據說一分話,沒有證據的東西,絕對不能亂說。

電視劇裡可以說秦宣太後叫芈月,你作為曆史學家,肯定不能講他叫什麼,甚至包括武則天這麼出名的人物,翻遍史料你都不知道她原名叫什麼。

寫小說寫劇本,當然可以給這個偉大的女性安排一個名字的,但是你作為嚴肅的學者,就不能随便說,武則天的原名叫什麼。

為什麼盜墓賊早就知道霸陵的位置,大衆對考古在這點上誤解很深

對于考古,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态度和誤解,很多人都說最近發現的漢文帝陵墓,早就有人說過那就是漢文帝的墓,盜墓賊都比考古專家知道的清楚。

這話說說可以,但你要當真可就離譜了,這個墓其實早就開始發掘了,為什麼現在才宣布這是漢文帝的墓,為了謹慎和嚴謹,為了確定公信力。

作為考古工作者,必須是有一說一,你不能大眼一看,就說這是什麼朝代的什麼墓,這個對于盜墓者來說是可以的,他不在乎自己說的對不對,他在乎的是能不能賣到錢,甚至乎不自覺的把朝代往前說。

為什麼盜墓賊早就知道霸陵的位置,大衆對考古在這點上誤解很深

當然這裡面很多時候也有蒙對的時候,我國對于考古發掘,一項都是比較謹慎的,主要是發掘萬曆皇帝陵寝的時候,留下的深刻的教訓,是以我們通常不會主動挖掘大型陵墓,漢武帝陵寝主要是遭到了破壞,是以必須進行保護性發掘。

而且也不是隻要開挖,就能立馬确定這是不是就是漢文帝的墓,作為中國曆史上非常重要的皇帝,漢文帝的墓要想官宣,必須是證據紮實可靠,要不得一點點的可能也許。

為什麼盜墓賊早就知道霸陵的位置,大衆對考古在這點上誤解很深

曆史和考古是相通的,王國維先生就提出過,文獻和考古的雙重證據法,用文獻和文物互相印證,這就是為什麼曆史學必須非常嚴謹的原因。

有些東西如果不是很确定,甯可先不說,最近偃師的二裡頭遺址,被定名為夏都就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議,這就是證據不足造成的。

為什麼盜墓賊早就知道霸陵的位置,大衆對考古在這點上誤解很深

每個中國人都希望夏朝的都城能夠确定,但是你不能靠猜測呀,就算後來那個地方确實被證明就是夏都,但目前的證據是不足的,你這麼搞,跟盜墓賊和民間曆史愛好者沒什麼差別。

考古就是考古,他是嚴謹的學問,靠猜也許能猜對,但那不是考古學和考古專家應該做的,嚴謹和證據,是考古學的核心法門,必須要堅持。

為什麼盜墓賊早就知道霸陵的位置,大衆對考古在這點上誤解很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