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富汗國寶為何一直賴在中國不走了?國王下令不準将其送回國内

阿富汗國寶為何一直賴在中國不走了?國王下令不準将其送回國内

“我帶着橄榄枝和自由戰士的槍而來,别讓橄榄枝從我的手中失落”-阿拉法特

亞洲的心髒位置有這麼一個地方,在這裡紛争不斷,戰火紛飛,百姓們颠沛流離,苦不堪言。不知從何時起,戰争成了阿富汗的代名詞,在他們的國人眼中橄榄枝與和平鴿或許永遠也不會出現在這裡,明天與意外永遠也不知道哪個先來。

阿富汗與許多國家相接壤,這特殊的地理位置,帶來了宗教文化的碰撞與摩擦,或許會孕育出輝煌的曆史故事,或許會造就出殘酷的人間地獄。顯然,後者更能形容如今的阿富汗。

作為十六古國之一的大夏就是曾經繁榮的阿富汗,它也曾在世界的曆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留下過許許多多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但炮火連天、戰火紛飛的年代,一直都是曆史文物的最大破壞者,近代的中國便是最好的例子。

聯軍入侵圓明園,不僅毀壞了當時最大的園林,還搶奪了中國無數的文化遺産。如今的園林,隻有那殘破的大理石柱在訴說着這段可怕的記憶,如今的拍賣市場,那流通的中國國寶還同浪子一般,無法榮歸故裡。

阿富汗國寶為何一直賴在中國不走了?國王下令不準将其送回國内

31年,敵軍撬開了我國的國門,一路上燒殺掠奪、無惡不作,無數國人慘被殺害,目不能忍。生命都無法幸免,更何況那些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物呢,被搶奪、被毀壞的數不勝數,也是以這些文物從33年起,便開始了它們長達二十五年之久的全國之旅。

上海、四川、甚至是台灣都留下過它們的足迹,一路上它們領略了中國的大好河山、也見證了屍橫遍野,是國家的不幸,也是國家的幸運。不幸的是戰争年代、幸運的是文物留存。

終于,49年新中國成立,護送人員完美的完成了他們的使命,這些文物安然無恙的回到了它們最初離開的地方。可以說這是人類保護曆史上一次罕見的奇迹。雖說如今還有許多國寶未被找回,但我也相信總有一天,它們都會回到中國的懷抱。

當今的阿富汗就如同過去的中國,更可怕的是,不僅僅是入侵戰争,它們國家内部都有許許多多的沖突,也是以它們的戰争也會更加頻繁、更加慘烈。

阿富汗國寶為何一直賴在中國不走了?國王下令不準将其送回國内

前幾年,231件珍貴罕見的阿富汗國寶來到中,此前這些國寶也曾在法國、意大利、荷蘭、澳洲、日本等國家進行過巡展,中國隻是它在世界展覽的一站而已,本計劃的展覽時間為一年,但一年後這些國寶依然沒有離開中國。

在中國展覽的北京進行展覽完成後,這批國寶的下一個目的地本應是美國,但不知因為何種原因,它們沒辦法抵達美國,而國寶沒有了下一個目的地,就隻能回去,這是阿富汗所不願意看到的結局。雖說這是一場世界展覽,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一場保護國寶的戰争。

是以同樣是遭受過戰亂之苦、遭受過文物被毀的中國伸出了援助之手,為了不讓這些國寶再次經受戰火的洗禮,為了不讓這些流傳千年的人類精華再遭受滅頂之災,中國決定将這些國寶進行全國展覽。

第一個進行展覽的是四川博物館,天府之國的四川也有着厚重的曆史文化,有許許多多喜愛文物的人,是以參加展覽的人絡繹不絕,國家也因這次成功更加堅定了全國展覽的計劃。接下來是河南、湖南......每個省市都熱切的捧過這份珍貴的和平。

阿富汗國寶為何一直賴在中國不走了?國王下令不準将其送回國内

中國土地遼闊,省市衆多,若每個省市都願意将阿富汗的國寶收藏進博物館并展覽一段時間,那麼這批國寶将在中國至少停留3至5年之久,這對于阿富汗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在找到下一個展覽地之前,阿富汗都可以放心的将這批國寶安置在中國,不用面臨被毀壞的風險了,由于國内的戰亂,阿富汗國王下令不準将其送回國内!而中國也一定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保護這些國寶,因為這些代表着一個文明,代表着一段鮮活的曆史記憶。

這批阿富汗的國寶有黃金的飾品、小器具、王冠、雕像等等,它們見證了一個國家的成長、繁榮甚至是衰敗,每一個經曆都已經長成了它的骨頭和肉。世界環球的展覽讓它們将環球美景盡收眼底,也讓世界各地充分了解到了阿富汗這個國家,了解到了他們的文化與曆史。

阿富汗的戰争與國寶無關,更與世界文化無關。我們的所做所為是為了保護全世界人類發展史上珍貴的文化遺産,保護這些也就是在保護全人類的曆史,這本就是每個人的職責。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不知道阿富汗和中國的國際關系如何,但中國也有着這樣悲痛的曆史經曆,有着保護國寶的行為,他更能懂得阿富汗的痛,若不是形式所迫,誰又願意将國寶送離祖國、漂泊海外呢。

阿富汗國寶為何一直賴在中國不走了?國王下令不準将其送回國内

如今的中國,我們習以為常的和平,在阿富汗人民的眼中是如此的彌足珍貴,他們渴望着幹淨的水資源,堅固的房子,以及不會随時就失去的親人。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祖國強大,也希望資源富足,不想身處戰争年代,更不想家中之物毀于戰火與漂泊在外,但目前他們還是無能為力,隻能通過這種方式保護自己國家的文化,哪怕隻是微薄之力。

聯合國的辨別是世界地圖加上象征着希望與和平的橄榄枝,含義便是全球各國和平共處,共同努力發展。也許世界和平很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争,但相信總有一天銜這橄榄枝的和平鴿會飛遍所有大洋洲,将希望的種子灑向全世界。

每個國家的曆史與文化都應被尊重、被銘記,那是全人類進化的曆程,希望當有一天我們回首過去時,總能找到相應的文物去證明,而不是因為人類貪婪的欲望、因為無情的炮火徹底催毀那段曆史,使之無法認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