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作為一名廣東仔,腦海中有很多關于舞獅的記憶。

小時候過新年,大年初一清早,一家人齊齊整整換好新衣服,燒香拜神放鞭炮,然後等待舞獅隊的鼓聲在門外響起,神氣十足的獅頭來到家門前,小朋友們拿着早就準備好的紅包,等到舞獅隊表演完後,把紅包塞到獅子嘴巴裡。

看完舞獅,會覺得這一年真的要雄氣赳赳地開始了,這是廣東人對新年的尊重和儀式感,也是對來年的美好希冀。可是,随着城市文明發展,家裡拆遷搬遷,慢慢長大,畢業工作,我有将近20年沒有看過舞獅了。

是以,看到電影《雄獅少年》居然大膽采用了舞獅這個民俗文化作為主題,而且真實還原了真人舞獅表演的靈活靈動,獅頭的毛發纖毫畢現,采青時的精彩競技……我幾乎是流淚跪服,這是由電影與童年回憶一起構成的感動。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沒有IP,不靠神話,勇氣可嘉

《雄獅少年》是這些年來唯一一部沒有中國古典文學IP、不靠神話傳說進行創作的院線動畫電影(《熊出沒》不在讨論範圍),全新的原創故事,還是現實主義題材,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人折服,原創故事+現實主義,對于國漫來說,是一件需要極大勇氣的事情。

衆所周知,國漫界有兩座大山——《西遊記》和《封神榜》。在這其中,孫悟空和哪吒是被國内動畫人反複使用/消費的靈魂人物。從1961年的《大鬧天宮》到2015年的《大聖歸來》,從1979年的《哪吒鬧海》到2019年的《魔童降世》,都證明了孫悟空和哪吒就是國漫頂流。

除此以外,還有後起之秀《白蛇傳》,所謂男有悟空哪吒,女有小白小青,似乎隻要帶上這幾個祖宗,國漫的票房就不會太差。正因如此,出于路徑依賴心理,國漫這些年似乎就沒有逃出過這幾個IP的怪圈,正如孫悟空逃不出如來佛的五指山,脫離了神話傳說,動畫人彷佛就不懂講故事了。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當然,也有零星一兩部試圖創新的國漫,比如今年上映的《俑之城》,從西安兵馬俑中取材,雖然劇本故事并不好,但也算有創意。再把思路打開一點,就隻能是《熊出沒》和《喜羊羊與灰太狼》這些低幼動畫了。

由此可見,國漫在原創故事上,是如何缺乏創新與想象力。

反觀發展更為成熟的日漫,小時候看《灌籃高手》、《火影忍者》、《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長大後看《銀魂》、《在下坂本,有何貴幹?》、《動物狂想曲》、《工作細胞》……日漫無論在題材上還是畫風上,都更多樣多元,我有多愛看日漫,就有多希望國漫再向前一步。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而《雄獅少年》此時橫空出世,用民俗元素來講現實主義故事,無論畫面、技術還是配樂,都做到了盡善盡美,彌補了國漫現實題材上的空白,是國漫裡程碑式的存在,很多國漫擁趸,高唱“就這樣被你征服”。

二次元也沒有童話,但可以創造奇迹

《雄獅少年》的故事其實不新鮮,甚至有點老套,廢柴少年成長記、鹹魚翻身逆襲路,這在無數影視作品裡都被反複咀嚼過很多次,但電影又用無數動人的細節、情感、情懷去填充豐盈了故事脈絡,使得它不落窠臼,令人驚豔。

影片的故事主線概括起來很簡單,廣東潮汕農村,留守少年阿娟、阿貓、阿狗在村裡倍受欺負,為了争一口氣,踏上了追夢舞獅之路,找到多年前的舞獅一哥鹹魚強拜師學藝,師徒四人一路摸爬滾打,在世人的質疑中前進,最後抵達人生高光時刻。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影片主角都是平平無奇的底層小人物,在農村裡沒見過世面的留守少年,每天求神希望爸媽早日回家;

懷揣熱血卻不得不屈服于現實的中年貧窮男子,為了生計,放下獅頭,賣起鹹魚;

乃至大城市中的外來務勞工員,大年三十晚上,坐在正在建設的高樓頂上,吹着冷風,啃着饅頭,對電話裡思念的兒子說:“我們很好,大魚大肉,明年一定回家。”

少年在追夢路上當然有冷眼和嘲笑,但偏見并不會壓垮主角,真正打倒他們的,是貧窮、是為了錢向生活低頭的每個瞬間。

就像阿娟,學習多時,有了一身能夠上場比賽的好武藝,但當爸爸癱卧在床,他還是要像多年前的師父一樣,放下獅頭,背上行囊,去大城市打工賺錢。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在廣東,并不是人均包租公,更多的是這些為了生存不斷跪下的普通人。

廣州這個大城市,外來務勞工員保守估計有500萬,出身于貧困小地方的他們,抛家棄子,背井離鄉,頂着大城市密集的天際線起早貪黑賺錢,像阿娟一樣,一人打幾份工,一邊搬磚一邊送外賣,還可能會受工友欺負,被迫睡在“下下鋪”。

電影最具諷刺意味的一個鏡頭,大概是阿娟在搬磚的時候,頭頂上有飛機飛過,他擡頭望天,眼中滿是迷茫。飛機很美,象征着城市科技文明以及上層階級,卻與阿娟無關,遠遠望一眼,這是兩個階級僅有的互動。

就像搬磚的工地,建成的大樓,即使上面附着了無數“阿娟們”的汗水甚至血水,但也與他們毫無關系。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郝景芳的《北京折疊》裡,不同空間、不同階級的人,唯一的聯系是垃圾,下層階級的人通過撿垃圾分垃圾辨識臆想上層階級的生活,人生的盡頭,也僅剩垃圾。

是以,無論科幻小說還是動畫電影,兩個階層的通道,從來不明朗,尤其是在資源進一步傾斜集中的當下,下層人民要通過努力奮鬥實作階級躍升,遙遙無期。

觀照現實,關注留守少年以及外來務勞工員,這是《雄獅少年》的人文關懷精神,也是它差別于其他國漫的出彩之處。而在現實之外,影片中的舞獅線,又令阿娟在窒息的生活裡窺見一絲光亮。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隻要戴上獅頭,阿娟就能暫時掙脫現實,喘一口氣。在高樁之上,他是當之無愧的焦點,踩着鼓點,發出咆哮,一步一步,攀登擎天柱。

最後一場比賽,影片處理得極為絲滑,受傷的阿娟,帶血的腳印,在沸騰的鼓聲中,化身雄獅,一躍而起,成功登頂。

這部現實主義國漫,用超現實主義的手法,讓主角創造奇迹。這是屬于無數小鎮青年的奇迹,電影用舞獅向城市建設中被“犧牲”的無名氏行一次注目禮,給面目模糊的他們影一張清晰的沙龍照。

盡管摘下獅頭後,阿娟還是要回歸現實。不過,舞獅就像人生一樣,上山下山,起起落落,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采青,但隻要不認輸,隻要心中還有鼓點響起,未來就仍會有路。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觀影過程中,我想到普普通通的麥兜,《麥兜我和我媽媽》有一句台詞:“面對命運,媽媽可以輸的,通通輸光了;面對命運,媽媽可以赢的,也都赢了回來。”這也是阿娟,一無所有的少年,通過舞獅,赢回了尊嚴,也赢得了哪怕一次的尊重。

電影裡還處處可見經典港片元素,阿娟穿着紅背心、對着天空勸誡自己要努力奮鬥、還有鹹魚強的名字,都讓人想到周星馳。

這些一方面是主創對港片的緻敬;另一方面,映射出了港片對廣東地區的影響深遠,無論黃飛鴻還是周星馳,都是廣東人從小念到大的文化精神符号,這也是影片的用心之處。

《雄獅少年》的出現,讓國漫從此多了一份想象力。

至于電影在畫面上的精緻、技術上的細緻,我不多贅述,僅說幾處,電影前半段,廣東夏天的戶外,少年晾曬着,我們能在螢幕上看到真實的熱浪蒸騰;還有諸如手打牛丸、祖宗祠堂、芳村地鐵站、英雄木棉花,時不時傳來的廣東話、粵語歌等等,都讓我這個廣東北漂在電影院哭出聲。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這部電影有缺點嗎?當然也有,比如大家都能看出來的前面半小時節奏和排程都不夠好,但這個小缺點阻止不了它是我目前最喜歡的院線動畫。

影片提到,舞獅中,擎天柱意在警醒舞獅者保持敬畏,因為一山還有一山高,論武功,俗世中不知邊個高;但是,論愛心,在當下國漫中,《雄獅少年》做到了“世間始終你好”。

國漫裡程碑,讓我流淚跪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