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物聯網來臨 應用性能監測凸顯重要

日前,包括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上海國際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展等多個物聯網行業盛會相繼在北京、上海等地召開。今年以來,随着技術的不斷成熟,新的應用正在不斷出現在我們每個普通人的身邊,讓我們逐漸熟悉了什麼是物聯網(IoT)。

物聯網來臨 應用性能監測凸顯重要

時常,當我們想起物聯網的時候,最初映入腦海的往往是可穿戴健身追蹤裝置或可調節溫度器的智能手機應用等。而實際上,物聯網的采納速度非常廣泛。Gartner預計,到2020年,世界上将有200多億件互聯物品。物聯網不僅僅在消費領域影響深刻,還能促進商業領域迅速進行數字化轉型。我們已經見證了物聯網助力各行業的一系列應用。比如,英國最大的資源回收管理公司 William Tracey集團就利用物聯網從輪式垃圾箱、垃圾回收車上的智能稱重臂與車載電腦等處收集資料,進而幫助企業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創造新的商業機會。

越來越多關于物物相連的商業案例也意味着公司的資料流量随之增加。然而,在公司得以通過連接配接裝置獲得并分析這些資料、并緻力于改善決策流程與效率的同時,由于加入了更多的線上互聯裝置,IT部門将投入更多精力,維持足夠的應用性能水準。

實施應用性能監測(APM)可以建立IT所需的端對端可視化,以随時發現任何引起應用性能下降的問題,在問題擴大前修複它。

IoT帶來的挑戰

為了使物聯網活躍起來,許多事情都在默默發生。即使使用者隻是在手機上安裝一個簡單的應用,許多因素也在共同作用,進而使這個簡單的數字型驗順利進行。

考慮一下可穿戴健身追蹤裝置運作的過程,我們就能了解物聯網的複雜性了。使用者界面很簡潔,但腕帶一直在通過智能手機的藍牙收發資訊,将其上傳到雲應用,并分析一系列名額,包括活動量、營養、睡眠品質與心率等。然後雲應用再将分析回傳給智能手機專用App,可能也會提供給其他移動裝置或網絡應用。

使用者期望這些都能實時進行。為了滿足這種期望,分布式環境網格中網絡通信與正在發生的關聯應用程序需要完美的表現。如果應用任何一個環節發生故障,其他的全部環節也會受其影響。有些公司可以需要管理一系列運輸工具,如UPS等,該流程的複雜性就愈加放大了。UPS安裝了各種連接配接裝置,用于實時監測運輸工具的裡程、最佳行駛速度與總體引擎狀況。進而使公司可以確定司機安全駕駛、自動安排維修并為顧客提供即時更新。當需要為整個車隊進行監測的時候,操作就變得愈加複雜了。

實作無縫應用性能

企業将資訊存儲在雲端,也存儲在當地系統,這造就了我們所知的混合環境。也使員工獲得越來越多互聯裝置的資料,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與平闆電腦等。然而,網絡内以及應用内容出現故障的機率就會增加。

對IT來說,監測混合網絡内所有應用與系統性能變得越來越困難、且昂貴費時。這就是許多機構尋求技術幫助的原因:實作實時可視化,監測大量的分布應用。如果有了專門的應用性能管理工具,公司就能實作:

1. 監測分布式應用與基礎網絡:通過實作對企業應用的全面可視化,IT可以檢測網絡中資訊流的類型,映射資訊收集方式,并在裝置、應用、雲服務與分析系統間共享。進而使IT快速發現是否有問題影響到終端使用者體驗。

2. 精确探明瓶頸問題或錯誤起因:IT可以繼而找到資訊瓶頸的根源,确定哪些問題影響關鍵業務流程,最先處理這些問題。

3. 尋找改善性能的機會:由于APM工具持續監測應用與資訊交換,IT能夠積累大量資訊,進行模式分析,進而在問題變得嚴重前,識别小故障,或尋求提高性能的機會。

下一步怎麼辦?

如今,業務關鍵型物聯網應用跨越了實體、虛拟與混合環境,終端使用者期望值也在持續增長。IDC預計,三年内,50%的IT網絡将由目前處理更多物聯網裝置能力過剩的狀态,轉變為幾乎10%的站點不堪重負、網絡受限的狀态。

基于這種考慮,監測性能與業務應用有效性變得尤為重要,員工與顧客對業務生産率的依賴将會增加。企業需要先發制人,增強資料流能力,確定擁有足夠的帶寬應對資料高漲的能力。

應用性能管理工具通過端到端可視化與診斷,發現複雜網絡與分布式應用中的問題,在問題更新前采取措施。并且,APM提供的細節分析不光為企業提供了對性能提升的控制,還對全網應用的業務影響提供了全面評估。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